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三国刘备的底气: 用好带尖带刺的人

揭秘三国刘备的底气: 用好带尖带刺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400 更新时间:2024/2/20 11:47:02

一个组织里,所有人可以分为两类,有才干的和没才干的;有才干人里也可以分两类,好用的和不好用的。有才干而不好用的人,最让老板头痛。不好用,可能是他太有个性,不受拘束,也可能是他身份特殊,让人顾忌良多。不好用,但却不能弃用,因为用好他们,产生的能量远比那些没才干而好用的人多。

刘备的集团里,重要文臣诸葛亮、法正都是严正谨慎的人,言行从不越礼;他早期的谋臣简雍孙乾糜竺等属于无功无过之辈,也没有带尖带刺的;武将以五虎将为首,其中黄忠年纪老迈,性格纯良,不会让人不放心;赵云追随刘备日久,一向对刘备忠心耿耿;关羽和张飞都是有个性的人,时不时小小地发作一下,但他们是刘备的生死兄弟,历经无数患难考验,毫无疑问是和刘备一条心的;最难办的,是马超。

网络配图

马超是东汉开国功臣马援的后人,父亲是征西将军马腾,马超出身世家,又是武将家风,在刘备集团无人可比。马超的个人能力极其出众,他原本统军割据关中,潼关一战中,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在渭河也一度打败曹操,曹操赞他“马超不减吕布之勇”,又说“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后来马超中了曹操的离间计,与盟友韩遂反目,被曹操打败,退回了甘肃。他不甘心雌伏,联合了羌部继续对抗曹操,经过几年的努力,到建安十八年(公元223年),马超几乎控制了凉州全境。后来夏侯渊西征,马超的内部出现了分裂,妻儿被部将杀死,马超逃出,投了汉中张鲁。他就是在代张鲁出战时归顺刘备的,当时诸葛亮派人买通了张鲁的谋士杨松,杨松向张鲁大进谗言陷害马超,马超无奈之下才投了刘备。

刘备任命马超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马超见到刘备对待自己这么优厚,就疏忽了对主上的礼节,和刘备讲话,常像朋友那样称他为“玄德”。这让刘备很不舒服,关羽和张飞也非常气愤。他们要求刘备惩治马超,刘备认为像这种情形必须用礼节来开导他。

一次,刘备会见诸将,关羽、张飞同时拿着武器站立刘备身边,马超一到,只顾入座,后来看见关羽、张飞两人侍立一旁,大吃一惊,从此以后,马超才在刘备面前开始注意上下之分。

如果说礼节还是小事,马超的身份也让刘备感到非常棘手。和其他降将不同,马超自己本也是一方诸侯,当初遇曹操都是死磕到底的,如今寄人篱下,难保他不再生异心。反复权衡之后,刘备将马超放在镇守西凉的岗位上,不让他出现在后期的战场。这一方面可以借助马超对西凉羌族的影响力,保持边境安定,另一方面,也防止马超在主要战场继续建功,力量逐渐坐大。事实证明刘备这招棋效果很好,马超守西凉期间,从未发生过羌族叛乱事件,为蜀汉的大局稳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马超死后,诸葛亮才开始重用马超的弟弟马岱和他留下的西凉军。

网络配图

刘备是如何恩威并重弹压马超的,没有具体的记载,但从一些事情上,可以看出来马超在后期心高气盛的脾气已经收敛,变得非常服帖了。有个叫彭漾的人由于不受刘备重用,一肚子牢骚,到处乱讲话。一次喝醉了,在马超的寓所里说了几句对刘备不恭的话。马超立刻向刘备报告,最后刘备把彭漾给杀了。马超如此急于表明立场,说明他已经充分认识到刘备的手段,不敢稍有异动。

用人,不只是把各路精英招揽门下,如果只招人而不能管人,那么人才越多越头痛。要严明法度,就要从难管的人下手。清末一代名臣曾国藩,就深谙“驭人”之术,让手下的人既敬又畏,深深折服。

陈国瑞15岁时,在家乡湖北应城投了太平军,后来又投降清军,几经辗转被收在曾国藩部下。据说陈国瑞异常骁勇,打仗时,炮弹击碎了他手中的酒杯,他不但不避,反而抓起椅子,端坐在营房外,高叫“向我开炮”,使手下都很敬畏他。

有本事的人,难免有脾气。一次,陈国瑞部和另一名淮军悍将刘铭传部冲突起来,事情闹到曾国藩那里,曾国藩感到只有让陈国瑞真心地服自己,才有可能在今后真正地使用他。

于是,曾国藩拿定主意,先以凛然不可侵犯的正气打击了陈国瑞的嚣张气焰,继而历数了他的劣迹暴行,使他知道自己的过错和别人的评价。当陈国瑞灰心丧气、准备打退堂鼓时,曾国藩话锋一转,又表扬了他的勇敢、不好色、不贪财等优点,说他是个大有前途的将才,切不可以莽撞自毁前程,使陈国瑞又振奋起来。紧接着,曾国藩坐到他面前,像与儿子谈话那样谆谆教导他,给他订下了不扰民、不私斗、不抗令三条规矩,一番话说得陈国瑞口服心服,无言可辩,只得唯唯退出。

网络配图

但是,陈国瑞莽性难改,此后又发生了不服调遣的事,把曾国藩的教诲抛在脑后。这次,曾国藩马上请到圣旨,撤去陈国瑞的帮办军务之职,剥去黄马褂,责令戴罪立功,以观后效,并且告诉他再不听令就要撤职查办,发往军台效力了。陈国瑞一想到无酒无肉、无权无势的生活,立即表示听曾大人的话,率领部队开往指定地点。

大事业是集众人之力做出来的,对于有棱角的人,懂得什么方法可以拴住他,什么方法可以抑制他,就不怕他不臣服。如此,就可以量才使用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他是宋灭南唐第一功臣 却也是祖国被灭第一罪臣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南唐人樊若水,屡试不第,仕进无望,上书言事又不被理睬,因为国主李煜喜欢的是风花雪月的诗词。“大丈夫抱经世之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于是,他决定弃南投北。只是,拿什么作为见面礼呢?经过一番思考,他认为北宋立国已有十年之久,先后灭掉各路诸侯,只是苦于长江天堑之阻隔,才迟迟未对南唐用兵。因此他想:“若能

  • 他出卖皇帝当上了皇帝 却被太监出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石鉴(?—350年),字大郎,后赵皇帝石虎第三子,石遵、石世之兄,历任代王、义阳公、义阳王。在石虎的十多个儿子中,石鉴既无文艺,又无武德,为人吊儿郎当,处事荒诞不羁,一直不为石虎所看重。石鉴镇守关中时,除了徭役繁多,赋税沉重,而且“文武有长发者,辄拔为冠缨,余以给宫人”(《资治通鉴》),文武官员只要

  • 曹操染指美女无数 为何墓中仅有两位佳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2009年,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魏武王曹操的大墓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确认发现,这虽然揭开了曹操死后葬身何地的千古谜团,但是,仍有许多尚待专家解开的谜团一时引起了人们的议论,而大墓之中殉葬的两个女人之谜更是让许多人沉迷于热议之中。网络配图在被考古界确认为曹操大墓的发现过程中,在墓室中出土了人头

  • 三国刘备慧眼又开!聊会天就给他升官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逝世后,诸葛亮担心孙吴听闻刘备死后会别有所图,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此时,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一番言语后,诸葛亮决定让他出使吴国,而他不负众望,重新使吴蜀修好,孙权也对他大加赞赏。这个人就是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网络配图刘备入主益州后,有一次碰到邓芝,两人聊了一会,刘备“大奇之”,升他为郫城令,后

  • 一再误国: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状元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的科举制源远流长,自唐至清,先后诞生了一千多名文、武状元。这些状元中,有的成为郡守,有的成为刺史,有的跻身学士,有的跻身翰林,有的官至巡抚,有的官至宰相,而以状元身份能够成为皇帝的却只有一人。他,就是西夏神宗皇帝李遵顼。李遵顼(1163—1226),西夏皇室齐王李彦宗之子。《西夏书事》称李遵顼“

  • 葭萌关之战是什么结果?马超为何两次磕头认错?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葭萌关之战是什么结果,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现在很多人都在争论马超与张飞的葭萌关之战谁赢了,认为马超赢了的,依据是曹操说马超有吕布之勇;认为张飞赢了的,也有自己的道理:即使马超有吕布之勇又当如何?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张三爷,打纳了貂蝉的吕布,一百回合

  • 明朝开国功臣都是草根出身的人,他们的兵法从哪里学?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明朝开国功臣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元朝中后期,政治极其腐败,民族压迫与阶级压迫交织在一起,社会矛盾被激化而趋于无法调和。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各地的起义军四处蜂起。1368年,朱元璋的军队攻入元大都,元朝的全国性政权宣告结束,自此中国进入了朱元璋开创的明朝时代,从忽必烈建国到元大都被攻

  • 郭子仪75岁入朝接受封赏的时候 郭子仪为何只要美女不要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郭子仪要美人,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嬴政统一天下建立秦朝自称皇帝之后,皇帝就成了封建时代地位最高最有权势的人。而有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朝中也会出现权倾朝野,势力膨胀到能够影响皇权的权臣。古往今来权臣要么能够将皇帝赶下台,如西汉汉平帝时期的权臣王莽、魏国时期的司马家族、南朝梁时

  • 关羽千里走单骑时,为何没有斩杀了“第七将”夏侯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关羽千里走单骑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三国演义中,关羽秒杀颜良和文丑后,得知大哥刘备的下落,于是挂印封金,护送着两个嫂嫂踏上了寻兄的旅程。他没有曹操颁发的过关公文,过了东岭、洛阳、汜水、荥阳、黄河渡口五关,斩杀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在关羽

  • 历史上真实的芈启是什么样的?他是什么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昌平君芈启,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大秦赋》热播,许多配角的表演十分精彩,例如郭开、郑货等人,把对应角色饰演得惟妙惟肖。在历史上,郭开确有其人,但却没有关于郑货的记载。除了这两位外,还有一个人演技也不错,此人就是《大秦赋》中的昌平君——芈启。只是,芈启在历史上非常尴尬,因为关于历史上的确有芈启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