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真小人徐阶:一心想做名臣却最终晚节难保

真小人徐阶:一心想做名臣却最终晚节难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591 更新时间:2023/12/25 23:52:28

徐阶是明朝官员,嘉靖年间官至内阁首辅大臣,是一位十分有能力的官员。徐阶是以科举正途为官的,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他高中第二名,也就是探花及第,当时意气风发,一心想做名臣。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在他为官不久就因为得罪了在朝大臣而被陷害,被贬职到地方做不知名的小官,这对他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这将断送他的前程。最终他凭借自己的能力逐渐又回到了权力中心京城,在这里他能力出众,又能和当时的首辅大臣严嵩保持良好的关系,最终成为仅次于严嵩的次辅,得到了嘉靖皇帝的充分信任。

当时严嵩在朝廷里面做首辅,权力非常大,形成一个以他为首的利益集团,贪赃枉法,无恶不作,百姓被贪官搞得民不聊生,这在徐阶眼中是不能接受的,但是在当时他没有办法,在等待了长达十年之久后他等来了机会,终于将严嵩惩之于法。

之后徐阶任首辅大臣,一改严嵩当政时的风气,开始整肃官场和朝政,让当时的明朝有了很大的恢复,普通民众的生活也有所恢复,得到了人们的拥护。他当政时期将严嵩党羽一网打尽,大快人心,也得到了当时士子们的支持,对于皇帝的不当举措他也能纠正,十分有能力。

最终由于不满皇帝的一些举措,辞职归乡。但是在归乡以后他却不再正直,而是变得横行无忌,他的子弟亲属横行乡里,大肆兼并土地,导致民怨沸腾,当时的海瑞是著名清官,想要插手此事,被他行贿官员罢官调任,可谓晚节不保。

徐阶小人

明朝时期,严嵩可谓是大奸臣之一,徐阶之所以被称之为“真小人“,大多原因在于恶斗严嵩这样的奸臣所致,徐阶是嘉靖皇帝身边的内阁首辅之时,受到严嵩的提拔举荐,从而升职为次辅,虽然在之前严嵩迫害了徐阶的恩师夏言,也是当朝的大奸臣。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对于徐阶来说也算的上是恩重如山的同僚,可是最后扳倒的却也正是这位被举荐升职为次辅的徐阶大官人,并且最终还要了严嵩的爱子严世蕃的性命。

不仅仅于此,最主要的则是徐阶扳到严嵩所使用的手段,可以说是非常下流的手段的,最终用诬陷的方式一举扳倒了严嵩父子,他在政治争斗中取得想要的胜利,不择手段,看着自己的恩师夏言被严嵩迫害致死,都默默地一直没有站出来,而且还拍马屁迎合的方式来保住自己当时的地位。

徐阶为自己的计划和保住自己的位置,升职期间可以说都是不择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对于徐阶就有了两面的评价,有的说他是为官清廉,不招权,不纳贿,而另一种说话测试容悦顺从、只能说是“甘草阁老”,虽然扳倒了大奸臣严嵩之后,深得皇帝信任,可谓是一代英雄,而在徐阶掌权之后,后面改变了嘉靖皇帝的政治主张,运用倒行逆施,让社会陷入了混乱之中。

俗话说小智慧并不代表大智慧,而徐阶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人,非常聪明的地方,就一定是自掘坟墓的时候,在嘉靖皇帝死后,裕登基之后就回到了他的故乡,最终家族沦陷,两个儿子充军,不得善终。

徐阶的结局

徐阶是明朝中后期的重要人物,他从科举进入官场,本想做一个有为的好官,但是因为得罪了当时朝廷中的大人物,于是被派到偏僻的地方做推官,这样的安排就是要断送他的前程。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徐阶的官场之路就此终结的时候,他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的走了出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徐阶为人机智,在官场上不断突破,最终成为了内阁首辅,他将贪得无厌的严嵩绳之以法,把严嵩的党羽彻底消灭,让整个明朝焕然一新。他还对当时的政府进行了改革,扫除积弊,是明朝的重要功臣。但是他的结局并不好。

徐阶在当首辅大臣后非常注重对朝廷的改革,但是他致休养老后就像变了一个人。整个人在乡里变得非常霸道,他开始兼并土地,自己拥有大量的土地,附近的人都成了他的佃户,而这些地方官也不敢管,不想管。

但是徐阶的家人和佣人开始为祸乡里,欺男霸女的事情也有出现,徐阶不但不管,反而对这些人多加维护,和官府串通对这些人进行打压,好的乡里怨声载道,而想要管理他的人也被他勾结官府调走了。

作为一个做过首辅的人来说,这些可能都不算什么,但是作为一个名臣,一个非常注重名节的人来说,徐阶绝对不应该这样做。徐阶这样做也没有得到好处,因为他的晚节被污染了,最终徐阶在家乡病死,享年81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雍正皇帝有时很肉麻 君臣竟然像是搞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帝王除了像李煜这样,动不动赋词一首的。朱批是了解古代帝王真性情很好的途径。网络配图说到朱批,还要提一下清代特有的奏折制度。作为君臣之间的一种机密文书形式,奏折制起源于康熙前期,主要用来臣下向皇帝汇报工作情况和社会见闻等事。皇帝阅览后,往往会根据所奏内容予以批示,然后返回官员手中,照其意旨来执行和

  • 具有铁手腕的文臣曾巩是如何治理辖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夏朝主掌审判的官吏称,宋太祖统治后以宽恕死罪为借口,尽夺藩镇之权的具体措施

    唐宋八大家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八位在文学等多个领域有非常杰出造诣的学者,因为他们所处的年代都在唐朝和宋朝两个时期,所以被合称为是唐宋八大家,曾巩就是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非常杰出的散文家、史学家。但是因其几人都是合称,所以有的时候就不知道他们每个人别的情况,更不清楚曾巩是哪个朝代的人。图片来源于网络曾巩

  • 岳飞被冤杀!为何助纣为虐者多 敢于说不者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被供奉于庙宇,享千年的烟火;秦桧被铸成铁人,在岳飞墓前长跪不起。然而在当时,岳飞作为朝廷钦定要犯,名声不如后来显赫,与之迅速划清界限的有之,检举、揭发者有之,为求个人荣华富贵而落井下石者亦大有人在。网络配图先说说他的僚属姚岳。南宋初,陕西陷落,姚岳逃奔四川,于绍兴二年(1132年)考中流寓进士(

  • 揭秘可怜而又不甘心蹂躏的曹魏皇帝曹髦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曹髦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善丹青诗赋。可惜历史阴差阳错,让他做了一代帝王,而且生逢魏国末代,又碰到了一个阴险常怀篡逆之心的司马昭,以致曹髦的处境势若累卵。网络配图曹髦字彦士,本是魏文帝曹丕之孙。公元254年,司马师废掉魏国皇帝曹芳,十二岁的曹髦被立为帝,改元“正元”。正本清源,按理说曹髦天赋高,悟性好,

  • 西楚霸王项羽夺取天下失败,也斗不过刘邦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西楚霸王项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楚汉战争的结局有点“不尽人意”,很多人都搞不懂:西楚霸王项羽那等的英雄豪杰,怎会败于刘邦这个奸诈小人之手?夺取天下的难道不该是项羽吗,兵败自刎的难道不该是刘邦吗?为何结局会反过来呢?很多喜欢楚汉历史的人都想不通这点,

  • 盛唐都有宦官乱政,宋朝为什么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上,由于皇帝这一至高无上的特殊性,在皇宫内出现了以净身之后服侍众嫔妃的太监,也就是宦官群体。可不要小看这群太监们,一旦他们得势,不仅仅是乱政而已,更是可以操纵皇帝的生杀废立。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不少,但人们比较称道的是“强汉盛唐”,这两个王朝可谓是古代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

  • 秦武烈王真的是莽夫吗?他在位期间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秦武烈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西汉文豪贾谊曾在其代表作《过秦论》一文中曾如是写到:“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认为,秦王政之所以能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顺利灭掉与秦

  • 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是“六出祁山”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在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曹魏是该书后期特别着重描写的大事件,从第九十一回《伐中原武侯上表》到第一百零五回《武侯预伏锦囊计》,罗贯中先生洋洋洒洒地写了十五回,其中大小战役不计其数。诸葛亮北伐曹魏,“兴复汉室”,这是诸葛亮在隆中时就与刘备制定下的战略决策,同时也是他一生的理想。因此,在“七擒

  • 晚清三杰指的是谁?他们分别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晚清时期的历史,有三个人不得不提,他们就是被称为晚清三杰的左宗棠、曾国藩和李鸿章。他们是中兴名臣,也是洋务重臣,在晚清汉臣政治势力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帮助清朝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维护清政府的统治,这是晚清三杰对清朝做出的伟大贡献。但是从更深的层次来看,他们最大的贡献是维护了正统的中华文化,保

  • 水镜先生给刘备推荐诸葛亮和庞统,为何不推荐司马懿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水镜先生为什么只给刘备推荐诸葛亮和庞统,而不推荐司马懿?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刘备在荆州时,遇到了一位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精通奇门遁甲、阴阳五行、兵书战策的高人——水镜先生司马徽。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自己的两个弟子——诸葛亮和庞统,说他们是能认清天下大势的俊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