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诗仙”李白为何一生都没有参加科举考试?

揭秘:“诗仙”李白为何一生都没有参加科举考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566 更新时间:2024/1/16 8:57:20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因其在诗歌作品中常常运用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综合手段,给人造成一种豪迈奔放、神奇异彩、飘逸若仙的意境,而被后人赞誉为“诗仙”。

这样一位天纵奇才的大诗人,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那就是,李白为何没有参加当时的科举考试?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要知道,自从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杨坚正式取消九品中正制,设立科举考试为国家选拔官吏的新制度以来,但凡想要入仕的读书人,只有通过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后,才有了做官的资格。

在唐代,一个读书人不去参加朝廷组织的科举考试,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当然,如果你是世家大族之后,也是可以享受一定的照顾,入朝为官的。

但这种官员往往又不被那种进士出身的官员所认同,所以,在唐代及以后的宋、元、明、清各朝,读书人要想出人头地,必须参加科举考试,在取得进士头衔后,才有可能在未来的人生飞黄腾达。

唐代诗人孟郊在46岁时才进士及第,当得知自己终于得中后,心花怒放的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登科后》: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首诗大概代表了从古至今,那些读书人在考取功名后的得意情境。

那么,作为一个素有远大的抱负的李白,立志要“申管晏之谈,谋帝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他为什么没有参加科举考试呢?

天宝元年(742年),42岁的李白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兴奋中的他,挥笔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的自负之语,通过这两句诗,说明李白也是渴望入仕为官的。

能把诗歌、文章写得天人合一、出神入化的李白,假如他去参加科举,我想,即使考不中状元,进士及第的目标还是能轻易实现的。

其实,李白之所以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他是有难言之隐的,这和他的身世有关。

在唐代,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参加科举考试的,应试之人是有着诸多严苛的要求的。

中唐时期的科举考试,考进士时还要考你的判案能力,年轻的白居易特别聪明,他自己就做了一些模拟题,其中就有一道讨论题:商人的儿子能不能参加进士考试?

白居易自己做的回答是:可以的,他希望朝廷的科举政策能够开明一点。

从白居易的这个小故事里,我们就可以得知,在那时,经商的后代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

在唐代要参加科考,要先通过资格审查,即要求“郡县乡里名籍”,也就是你是哪个地方的人,还要求注明“父祖官名”,也就是你的父亲、祖父叫什么,都是干什么的?同时,如果你是犯人之后,也是没有资格参加科考的。

众所周知,李白的家世和身世,在当时就讳莫如深,李白自己很少谈及家世,偶有所及,也往往只提远祖,讳言近亲,闪烁其辞。

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李太白氏族之疑问》一文里说李白的先人“因罪窜谪”,还说他们是“胡商”。

“诗仙”李白的身世,恰好把这两条都给占了:罪人之后、商人之子。

这样一来,李白不是不想参加科举考试,而是他根本就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但是,对于李白来说,中不中进士真的是无所谓,因为,他的诗歌成就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史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王阳明被锦衣卫追杀,一首绝命诗流传至今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王阳明(1472年—1529年),本名王守仁,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书法家和军事家,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他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王阳明提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

  • 传闻中的杨贵妃到底长什么样 李隆基为何对她情有独钟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隆基和杨贵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引言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唐代是个人才济济的时代,不光出了很多杰出的文人墨客,还有许多传奇女子。白居易以

  • 明朝有多少奇葩皇帝?他们有哪些奇葩的行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的奇葩皇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明朝的历史,说到明朝其实还是有很多的人都知道的,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很著名的一个朝代,当时的明朝经济还是很发达的,当然了。有很多的人也是在说明朝是一个社会等级很森严的朝代,其实却是是这样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在明朝有

  • 武则天临死前之前 武则天为何不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侄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武则天传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孤凤展翅腾龙位,弱女挥手伏众臣。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她从一名秀女开始做起,一步步成为了大唐的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在当上皇帝后,武则天抵挡住了无数压力,改了大唐的国号,改国号为周,建立了武周政权。做到这一步可以

  • 太后作为帝王母亲的尊称,《史记·秦纪》中对此有何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太后,封建时代帝王母亲的尊称。始于秦昭王,《史记·秦纪》:“昭襄母,楚人,号宣太后”。汉承秦制,“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事物纪原·帝王后妃部·太后》),以后历代皆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词多解根据封国、非封国的情况分为王太后和皇太后。这里的王太后是指诸侯国藩王(

  • 揭秘:三国名将黄忠和魏延到底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和黄忠原本是荆州牧刘表的部将,征讨黄巾贼时颇有战功被提拔为校尉,后因没有足够的政治背景无法升任将军,官渡之战后被派去长沙守城。长沙太守韩玄是无能之辈,多次排挤魏延、黄忠两人,致使两人投奔刘备。而魏延和黄忠虽然出身荆州派也做过多年同僚,但两人的关系并不好,在刘备旗下经常争斗,甚至差点火拼,刘备经常

  • 曹操为何执意要杀最出色的高顺?背后啥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高顺,字伯平。东汉末年吕布帐下中郎将。你只知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但是在当时流传的可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将中高顺”。那就先说高顺。《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说:“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可以看出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好饮酒,也不接受贿赂,自身品格高洁。所统率的部队精锐非常厉

  • 宋太祖赵匡胤不让后人杀害士大夫得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宋太祖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会不让后人杀害士大夫?第一、时代背景,武将掌权危害太大唐朝的时候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在全国设置节度使统率诸军、镇,以此方便征调全国军队。节度使一职对一方的军队有专制的权力,“受命之日,赐之旌节,谓之节度,得以专制军事。行则建节符,树

  • 秦昭襄王如果多活几年的话 他能不能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昭襄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的崛起其实充满着艰辛。秦人原本只是替周王朝养马的马倌能够得到一块封地,并与老牌的诸侯国君主平起平坐这种机会实属难得。那些实力强劲的老牌诸侯国大多都是周王朝建立初期周武王封赏的,秦人何德何能能与这些诸侯国相提并论呢?况

  • 荀彧明知曹操有篡汉的心思,为什么不改投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荀彧应该知道,初平二年曹操已有篡汉之心,但他为何不改投刘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荀彧是大汉忠臣吗?很多人都认为是,因为荀彧反对曹操进魏公加九锡,为此跟曹操闹翻并神秘死去。但是这其中也有一个问题:曹操的篡汉之心是一点点培养起来的,我们看以曹魏为正统的三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