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斯为什么要推行郡县制?郡县制是一种怎样的制度?

李斯为什么要推行郡县制?郡县制是一种怎样的制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506 更新时间:2024/1/17 6:20:31

李斯,原本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但是因为不甘于现状,希望能够拥有一番事业,于是辞去原本的官职,找到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即辅佐君主的才能。学成之后来到秦国,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完成统一后,李斯与众臣在实行怎样的管理制度上面产生了分歧,其他很多官员认为,分封制应该沿袭下来,说白了,就是想要自己分得一块土地,但是当时是廷尉的李斯坚持认为,分封制坚决不能推行,应该改为郡县制。那么,为什么李斯要这样坚持呢?

先来看看,很多大臣们坚持的分封制。分封制度的起源已经模糊了,但是很著名的应该就是西周初期分封诸侯的事情。周天子把整个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分给王族、功臣以及先代的贵族们,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小国家,但是必须要向周天子贡献财物,出兵的时候要随同征战。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分封出去的国家该怎样管理,那都是诸侯的事情,周天子不用操心,也就相当于是权力下放。但是坏处也同样很明显,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时刻保持对周天子的敬畏之心,时间一长,难免跑出来几个不忠的人,毕竟自己也拥有自己的国家,吞并一些小国家,扩大疆域增加人口提高势力,谁不想这样做。

于是,西周的分封带来的结果就是东周列国你争我打,分封制面临崩溃,诸侯争霸,全然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因此,很多人在提到东周的时候,都是有些懵的,完全不知道东周有什么,但是一说起春秋战国,马上就不一样了,最不济也知道战国七雄秦国统一的历史。由此可见,分封制给周王朝带来的到底是什么。

在这里就说两个历史事件。一个是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楚庄王北伐,向周天子周定王的使者王孙满询问制作九鼎需要的尺寸和大小九鼎象征着国家权力,楚庄王这一举动,丝毫不掩饰自己取代周天子的心。尽管王孙满说,没有德行,有鼎也没用,前代夏禹、商朝、周朝,哪一个不是因为有德而前朝失德,鼎才会转移,天下易主。这话虽然让楚庄王对不出来,但是他的野心和这个故事,却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另一个,就是秦国了。秦国从何而来?就是周王室分封的诸侯国啊。如果没有周王室分封,就没有最开始的秦国,更不会有后来一统天下的秦国,取代周朝建立秦朝。这样的分封制,弊端可想而知。

再来看看郡县制,也就是在中央集权的体制下,通过郡、县两级政权对地方进行统治。

县制被认为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楚武王熊通是先楚熊坎的次子,夺得兄长熊旬的王位后自立为楚王。三年之后,楚王渡江攻打西周在汉中布置的重镇,第一次失败后回国养精蓄锐,吞并了周围的国力衰弱但物资丰富的权国,改权国为权县。熊通命权王做了县尹,权王哪里愿意接受这种从王变成县尹的落差,于是私下召集兵马发动叛乱。楚王熊通知道后马上发兵平乱,将权王带回楚国看管,又在权县选拔人才做县伊。这就是县制的起源。

郡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秦穆公嬴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被《史记》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九年(前651),晋公子夷吾即晋惠公,对秦国使者谈到“君实有郡县”,为秦国设郡的最早记载,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郡制的记载。

到了秦始皇时期,他当然知道,分封制究竟有什么样的弊端,如果真的要用分封制,保不齐什么时候秦朝就被另一个“秦国”取代了。因此,当大臣们都建议实行分封制的时候,秦始皇怎么会不知道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尽管所有人都对分封制没有异议,他还是在朝堂上让大家讨论,也能看得出来,秦始皇其实根本不希望实行分封制。

这个时候,还是廷尉的李斯就站出来了,陈数分封制的弊端,再用事实说话,郡县制已经在一些地方试行,并且很成功,完全可以推而广之。

秦始皇自然明白其中的差别,他非常赞成李斯的观点,郡县制也就这样实行了。事实证明,郡县制的确更优于分封制,对于中央集权优势更加明显。尽管后世唐朝废除了郡县制,改为州县制,但是从方法上来看,依旧属于郡县制度变体。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斯为什么来到秦国?为何会舍弃其它六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李斯原本是楚国上蔡人,出身不高,曾经做过一名掌管文书的小吏。但是,拥有很强进取心的李斯,对此并不满足,而促使他下定决定继续深造的,却是两堆老鼠。他在厕所看见过一堆老鼠,那里的老鼠自然是又脏又臭,吃的东西也可想而知,但是每天还战战兢兢,一旦有人或者抢食的狗到来,老鼠们就会吓得四散而逃。而后,他又在粮仓

  • 长孙皇后为什么能得到李世民的偏爱?她死后李世民再无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长孙皇后,她是唐朝开国皇帝李世民的皇后,也是李世民唯一一个皇后。而说到了长孙皇后,从她的姓氏上,就不得不想到凌烟阁排名第一的功臣长孙无忌。关于长孙皇后和李世民的感情,向来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他们只是政治联姻,不可能有什么真情实感,而有的却又与这种观点完全相反。那么,究竟那一种是真实的?长孙皇后为什么

  • 终结汉朝的皇帝是谁?并不是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说起来,东汉的灭亡,也不可能就是某一个皇帝的事情,可能是某一位,在位的时候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出台过什么政策,颁布过什么法令,这些政策法令让百姓们的生活更加困苦,而到了下一位皇帝,也很可能变本加厉,如此一来,再强盛的基业,也都会给磨掉了。今天,我们不做太多的,追根溯源式的追究,因为如果这样一

  • 李斯写《谏逐客书》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李斯这个人物,总难免与秦国挂在一起,毕竟他的事迹,除却早年没什么成就的经历,还是来到秦国之后更值得记载。李斯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也是一个文学家和书法家,书法的成就自然就是“书法鼻祖”,小篆,而文学家的成就又是什么?李斯曾经写过一篇《谏逐客书》,是写给秦始皇,当时还是秦王政

  • 盘点古代那些让人钦佩的才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在社会主流人物长期是男性的古代,也总不乏很多以自身优点流传于后世的女子,尤其是文采出众甚至超越很多男性的才女,更是让人心生敬佩。只是这样的女子们,却总是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但或悲或喜,都是促成她们成长起来的不可磨灭的经历。接下来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盘点一下,古代那些才华横溢,流传至今的千古才女。东汉末年

  • 李斯算是忠臣还是奸臣?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末期,秦朝的建立和巩固,离不开李斯的一份力量,然而秦朝最终的覆灭,也和李斯脱不开关系。李斯的一生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矛盾共同体,既有着辅佐君王建功立业的能力,也有在一夕之间颠覆一个偌大的帝国的本事。这样看来,李斯的一生该是有很多矛盾点的。那么,有功又有过的李斯,到底应该算是秦朝的忠臣,还是一个奸臣呢

  • 周公原名叫什么?他历史上有什么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周公”这个词,经常会出现在我们都生活里,而频率最多的,也就是“周公解梦”。只不过现在来说,解梦才是重点,很多人都不清楚,甚至不知道,周公到底是谁。其实,周公也只是一个称呼,一个尊称,周公的本名,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惊异和好笑。周公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

  • 周康王是谁?他有什么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上回说了成康之治的周成王姬诵,今天就是第二位天子,周康王姬钊了。姬钊是姬诵的儿子,姬发的孙子,也就是西周时期的第三位君主。这位君主自然没有他的爷爷名气更大,但是,老鼠的儿子尚且会打洞呢,作为周武王的后代,至少在姬钊时期,成绩还算不错。他最有名功绩的自然就是和父亲一起的“成康之治&rdqu

  • 为什么诸葛三兄弟效忠三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三兄弟,最为出名的自然非诸葛亮莫属,然后就是诸葛亮的胞兄诸葛瑾,以及他们二人的堂弟诸葛诞。令人称奇的是,诸葛亮效忠刘备,也就是后来的蜀汉,诸葛瑾是东吴重臣,诸葛诞是曹魏大将,三兄弟分居三处,魏蜀吴各占一个,这样的命运简直可以用来写一部脑洞大开的小说,就好像是诸葛氏在操控着三分天下的命运一样。事实

  • 孙权有几个儿子?又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吴大帝孙权,汉末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建立者,他的政治才能,有一句诗作为总结,足够说明一切“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是原本在《吴历》当中,是曹操对于孙权的评价,足以表明曹操对孙坚的羡慕,能有孙权这样一个儿子。那么,孙权这样厉害,孙权的儿子呢?孙权一共有几个儿子,他们是否也像孙权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