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治河名臣陈潢的生平简历

清朝治河名臣陈潢的生平简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720 更新时间:2024/1/6 1:23:45

陈潢(1637-1688),字天一,一作天裔,号省斋,秀水(今嘉兴)人,一说浙江钱塘县(今杭州市)人,清朝治河名臣。著有《河防述言》、《河防摘要》。青年时代好读农田水利之书,曾到宁夏河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陈潢主要业绩是辅助靳辅(1633-1692,清康熙年间任河道总督)治理黄河。

清康熙年间,“淮溃于东,黄决于北,运涸于中”,黄、淮下游大片农田沦为水乡泽国。面对严重局势,陈潢不顾艰险,主动承担治理黄河重任。陈潢提出,治河要“亲身勘验”。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地势高下,水势来去,正确制订施工方案。陈潢亲临工地,日夜操劳,对河性进行深入分析。继承明代治水专家季驯“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理论,根据亲自勘验资料和群众经验,在实践和理论上作出较大发展。提出从全局着眼根治黄河设想,是我国治黄理论上重大进展。陈潢发明测水法,测量水流量和流速,在水利工程学上有现实意义。著有《河防摘要》与《河防述言》(附载于靳辅的《治河方略》中)等书。在陈潢主持下,经过10多年努力,完或塞决堵漏、挑河筑堤、建闸造坝数以百计大小工程,终于出现 “黄河安澜”、运道畅通、大片农田恢复耕种局面。

康熙二十三年,上巡河,问辅:“孰为汝佐?”以潢对。二十六年,辅疏言潢十年佐治勤劳,下部议,授潢佥事道衔。二十七年,郭琇劾辅,辞连潢。辅罢,潢削职衔,逮京师,未入狱,以病卒。辅复起,疏请复潢官,部议以潢已卒,寝其奏。

陈潢自幼不喜八股章,年轻时攻读农田水利书籍,并到宁夏、河套等地实地考察,精研治理黄河之学。清顺治十六年(1659)至康熙十六年(1677)间,黄河、淮河、运河连年溃决,海口淤塞,运河断航,漕运受阻,大片良田沦为泽国。负才久不遇,过邯郸吕祖祠,题诗壁间,语豪迈。靳辅见而异焉,踪迹得之,引为幕客,甚相得。凡辅所建白,多自潢发之。潢佐治河,主顺河性而利导之,有所患必推其致患之由;工主覈实,料主豫备,而估计不当过省,省则速败,所费较所省尤大;慎固堤防,主潘季驯束水刷沙之说,尤以减水坝为要务;有溃决,先固两旁,不使日扩,乃修复故道,而疏引河以注之;河流今昔形势不同,无一劳永逸之策,在时时谨小慎微,而尤重在河员之久任。张霭生采潢所论,次为治河述言十二篇。高宗以霭生河图能得真源,命采其书入四库,与辅治河奏绩并列。

陈潢是当时河道总督靳辅发现了他的才学,后来参与了对黄河、淮河的整治,最后被人以“屯田扰民”的罪名参劾,遭撤职。不久,病死于北京康熙十六年,河道总督靳辅过邯郸时看到陈潢的题壁诗,发现陈潢才学过人,遂礼之入幕,协助治水。陈潢为制定治河工程计划,跋涉险阻,上下数百里,一一审度。在治理方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明代著名治水专家潘季驯“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理论,主张把“分流”和“合流”结合起来,把“分流杀势”作为河水暴涨时的应急措施,而以“合流攻沙”作为长远安排。在具体做法上,采用了建筑减水坝和开挖引河的方法。为了使正河保持一定的流速流量,发明了“测水法”,把“束水攻沙”的理论置于更加科学的基础上。由于陈潢等人指导有方,在他负责治河期间的黄河安然无患。康熙二十六年经靳辅保奏,授陈潢佥事道衔。此后,为了治理黄、淮两河水患,陈潢又打破自古以来“防河保运”的传统方法,提出了“彻首彻尾”治理黄河、淮河意见,即在黄河、淮河上、中、下游进行“统行规划、源流并治”,未为朝廷采纳。二十七年,被人以“屯田扰民”的罪名参劾,遭撤职。不久,病死于北京。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清朝大臣纳兰明珠的生平简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天下长河》明珠历史原型是清朝大臣,十分有名,凡是学过历史,应该都知道明珠这个人。明珠原名为纳兰明珠,叶赫那拉叶赫那拉氏,他一开始是蓝翎侍卫,一步步晋升,当过内务府总管、六部尚书和太子太傅。明珠支持康熙平定三藩,统一台湾,治理黄河和抵御外敌等,受到重用,后来因朋党之罪被贬黜。纳兰明珠(1635年11

  • 潘安与最丑皇后贾南风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论及潘安貌美,我们今人常说:貌若潘安,潘安已经帅到变成形容词了,潘安的小名为檀郎、檀奴,后世文学作品中檀郎、檀奴、潘郎等就成为称心如意的夫君或心上人、情郎的代名词,潘安的才华也非常出众,但是最让人非议的就是他与最丑皇后贾南风的关系。关于潘安的美,南朝宋人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容止》中

  • 史上最丑皇后贾南风的生平简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皇后作为一国之母,她们往往是从精挑细选中脱颖而出,所以在家庭背景、外貌、品德等方面都远胜于常人。然而,正所谓凡事都有例外,我国历史上就有着这样一个皇后,她如果在最丑皇后榜上排第二,那就没人能够称第一了,她便是贾南风。贾南风貌丑而性妒,因惠帝懦弱而一度专权,是西晋时期“八王之乱&rdquo

  • 北宋宋真宗时期三司使林特的生平简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林特(公元951~公元1023),福建宁德人,宋真宗时期任三司使,长期掌管天下财赋,精敏擅吏职。逝世后追封尚书左仆射,孙女为宋神宗的妃子。林特精敏善吏职,身体素羸弱,但未曾一日告假,据案终日不倦,因而深得真宗宠信。真宗经常询以朝廷大事,林特借机中伤同僚,使同僚惧怕。因“天性邪险,善附会&

  • 北宋名相寇准有什么家世背景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皇祐四年(1053年),宋仁宗下诏为其立神道碑,并亲于碑首撰“旌忠”字,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谥号“忠愍”,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

  • 耶律宗真做了什么让辽国实力衰弱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辽兴宗耶律宗真是辽朝第七位皇帝,耶律宗真的父亲让辽国走上极盛时期,然而耶律宗真却让辽国由盛转衰,那么耶律宗真做了什么让辽国实力衰弱了呢?下面一起来看看耶律宗真的为政举措。一、政治方面辽兴宗在位时,辽国国势已日益衰落。而有辽兴宗一朝,奸佞当权,政治腐败,百姓困苦,军队衰弱。面对日益衰落的国势,辽兴宗连

  • 在政治上元稹有哪些成就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元稹是唐朝大臣、文学家、诗人。元稹少有才名。贞元九年(793年)明经及第,授左拾遗,进入河中幕府,擢校书郎,迁监察御史。长庆二年(822),由工部侍郎拜相,后出任同州刺史,入为尚书右丞。太和四年(830年),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大和五年(831年)去世,时年五十三,追赠尚书右仆射。那么在政治上元稹有哪

  • 唐代诗人元稹与白居易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同倡新乐府运动,共创“元和体”,世称“元白”。下面一起来看看元稹与白居易的关系怎么样。白居易与元稹是唐代齐名的大诗人,他们的诗歌理论观点相近,共同提倡

  • 宋朝名妓李师师最后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李师师(生卒年不详),北宋末年歌妓,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人,在野史中与宋徽宗关系密切。1125年,宋徽宗禅位给太子赵桓,太子尊徽宗为道君太上皇帝,住在太乙宫内,专奉道教。不久,金兵大举入侵,宋军节节败退,宋徽宗与宋钦宗在靖康之难成了金人的俘虏。金军本想连李师师一起俘虏,但没有成功。宋朝南渡后,

  • 寇准为什么被称为无楼台相公?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寇准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但是他却被称为“无楼台相公”,这是什么原因呢?当时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