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光武帝刘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光武帝刘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293 更新时间:2023/12/29 6:34:03

王莽篡汉,使得原本姓刘的西汉王朝改姓了王,他创立了新朝,然而没多久就又被刘氏子孙收了回去,而这个收回去的人,就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刘秀作为一个皇帝是非常合适的,他也是最会做皇帝的皇帝。那么,刘秀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和优点,以至于能够成为一个得到这样评价的皇帝呢?

毛主席曾经称赞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的皇帝”,明末王夫之也曾说,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光武帝刘秀为何能得到这么高的赞誉?

刘秀出生在公元前6年,父亲刘钦去世那年,刘秀才九岁。他跟哥哥姐姐一起寄养在叔叔刘良家,本来作为宗室子弟,按例还能领到皇粮,这是汉代的规定,然而发生了一件事情,让这份拨款也停了。这事就是王莽篡位。

西汉灭亡了,天下改朝换代,汉代的宗室子弟一下成了遗老遗少,天下不姓刘,改姓王了,不能再给你们姓刘的发钱粮了,你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吧!这时候,刘秀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虽然身上有着皇室血统,当然也是前皇室了。他能干什么呢?又没有父亲,只能老老实实种地,规规矩矩放牛。

就这样,他就成了一名普通的庄稼汉。其实刘秀这个人与土地、庄稼很有缘分,据《东观汉记》记载,在他出生时,出现了一个奇异现象……中国的皇帝都说自个儿出生得蹊跷,一个比一个蹊跷。比如刘邦,《汉书》说他母亲是和一条龙发生了关系,才怀上了他!真要这么说,刘秀身上也有点龙的基因。他出生那年,出生地有一棵庄稼长出了九头穗,并且一个县都大丰收。刘秀名字里这个“秀”字,据说也因此而来。

“秀”指的是庄稼、植物吐穗开花,这个名字很农业,难怪刘秀爱干农活。刘秀干农活也不是作秀,而是充满兴趣。《后汉书》说他“性勤于稼樯”,愿意干。如果说后来没有参与起义,中国历史上可能会少了一个好皇帝,但也会多出一个优秀的庄稼汉。

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皇帝总不会一辈子种地的。在刘秀身上,有很多很多的“不”,我们看看他青少年时期有哪些“不”的表现:

一、不张扬

史书上说,刘秀“重慎畏事”,办什么事都小心谨慎,显得有些胆小怕事。在家里,都是听他大哥的。他大哥在刘秀生命中很重要。大哥叫刘縯,性格非常豪爽,一直“好侠养士”,喜欢结交朋友,收留宾客,有点宋江、柴进的感觉。和刘縯相比,刘秀的爱好截然不同。所以,“当时刘縯经常笑话刘秀,(縯)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

刘縯这话既笑话了刘秀,同时也完成了自我欣赏。他的意思是,刘秀干农活这一点,像汉高祖刘邦的哥哥。刘邦的哥哥叫刘仲,胸无大志,和刘邦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人。刘縯话里的深意就是,自己是汉高祖刘邦那样的人物,大风起兮云飞扬,刘秀也就满足于农夫山泉有点“田”。

不过,刘縯确确实实是以刘邦为榜样,个人目标就是向刘邦的方向发展。《东观汉记》卷一记载:(刘秀)亦喜游侠,斗鸡走马,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庄稼汉只是他的职业,借以谋生,并不是他的追求,他在业余时间,喜欢“游侠”,性格也很豪爽,只是没有他大哥刘縯那样放得开,表现得那么张扬,而是内敛、低调。

并且,刘秀还非常关心民生,哪个地方有个坏人,哪个地方的官当得好,他都很了解,当时也不能上网,能做到这一点,说明他下了不少工夫,这一点也为他以后治国平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不言弃

公元14年,也就是刘秀二十岁的那一年,他主动要求到长安上学进修,上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按说,刘秀一个庄稼汉,干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天天向下的活,他为什么还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呢?

这说明他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放弃,而是一直在追求。《东观汉记》记载,由于家庭条件的窘迫,刘秀去长安上学的路上,没有盘缠,就跟同学合伙买了一头驴,拉着驴车,一边去长安,一边在路上用驴车搞经营,卖票、搞运输,挣点生活费,这也表现了他很好的经营头脑。

人的经营头脑是哪来的?有后天的锻炼,也有一部分源于天赋。经营并不是简单的赚钱,人生也是需要经营的。经营是一种规划,每个人都有过规划,更重要的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不言弃的精神,才能让自己的规划成为经营,否则,规划永远是规划,甚至成为瞎比划。

在长安,刘秀上了三年左右的太学,对刘秀来说,这三年最重要的收获并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开阔了眼界,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种田的日子很无奈。并且,这期间刘秀还有一个巨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一批对他人生有巨大意义的同学。

三、不着急

刘秀去长安上学,毕业了接着回去种田。按说,当时大学生应该比现在更好找工作,就算不包分配,怎么着还不得当个小官啥的?但刘秀的姿态很低,继续种田,继续放牛,继续努力。

努力奋斗,做什么呢?刘秀看起来一点也不着急,就像我们说的,他自己也知道命运中所存在的不一定,他在等待机会。机会啥时候来?啥时候会眷顾这名才华横溢的庄稼汉?直到他二十八岁的时候,机会终于来了!这一年王莽政权在绿林赤眉大军的打击下摇摇欲坠。刘氏兄弟趁机揭竿而起,加入了刘玄部下。大哥刘縯更是出类拔萃,隐隐成为一代帅才。

事情就如历史所预言的那般,刘秀依靠着低调和不言弃的品性,在乱世中躲过了一次次的陷害,最终修成正果。而锋芒毕露的大哥刘縯却早早地死于更始政权的内乱之中,实属造化弄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掌握曹魏政权,为什么司马懿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高平陵之变,是司马懿发动的一次夺取曹魏政权的政治事变,在此次事变之后,曹魏大权已经被司马懿所掌握,按理说,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止司马家族成为新王朝的主人,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司马懿终其一生,有篡位,却并没有称帝。这到底是为什么,明明有机会能够做皇帝,为什么司马懿偏偏不这样做呢?说到司马懿,想必

  • 袁绍为什么能够打败公孙瓒?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袁绍,是东汉末年时期实力最强的一位割据的诸侯,但是公孙瓒同样也是实力不容小觑,毕竟能够在这样的乱世之中争得一席之地,如果没有几把刷子,恐怕也是难以立足。而在袁绍与公孙瓒之间曾经与有过一战,当时的袁绍还没有后来的那么的那么强大,那么,那个时候的袁绍是什么样子,为什袁绍可以打败公孙瓒呢?提到袁绍袁本初,

  • 董卓怎么死的?董卓是被谁杀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董卓是东汉末年第一位利用自己权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但是董卓一系列的举动却引起了天下人的众怒。因为董卓废掉少帝刘辨后还把他给杀了,而新上任的皇帝刘协从第一天就是被挟持的命,从董卓一直到曹操都是这样,所以对汉献帝来说应该也是整个汉朝最憋屈的皇帝了。但是董卓权倾朝野的时间也并不长,因为袁绍集结了十八路

  • 魏延能镇守汉中近十年,为什么姜维却守不住?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和姜维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大将,魏延以镇守汉中出名,刘备得到汉中之后,没有选择人人看好的张飞,而是选定了魏延,魏延也的确不负众望,镇守汉中近十年的时间,没有出过问题。姜维主要就是以接替诸葛亮的北伐为出名,但其实他也曾经镇守过汉中,只不过远远不及魏延,汉中也是在姜维的手里丢掉的。那么,为什么魏延能

  • 朱元璋的马皇后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孝慈高皇后马氏,就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由于历史原因,她的真实姓名已经无从得知,而在成为皇后之前,马皇后曾经出身于书香门第,但是民间却一直有“大脚马皇后”的说法,“露马脚”也是因为这位马皇后而流行起来的。但是,她虽然没有像其他女子一样缠足,内心却

  • 汉文帝节俭到了什么地步?他为何要这么节约?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文景之治,相信很多人都是听说过的,它是西汉时期,汉文帝、汉景帝两代皇帝时期出现的治世,为后来的汉武帝算是积累下了极其之多的财富,才能够支撑他一直进行各种战争。文景之治中,汉文帝厉行节约,自己自然也是带头做起。但是毕竟是皇帝,他能够把节约做到一种什么地步呢?他这么节约,又是为什么呢?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

  • 刘邦为什么总是一个小人的形象?他真的是小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似乎长久以来,我们印象中的汉高祖刘邦,总是带有一些市井的、小人的气息,的确,与项羽相比,他的出身并不算怎么高贵,或许从最初的身份来看,他的确就是一个有着小人特点的人物角色,然而随着刘邦的发展壮大,曾经的无赖混混,也是会有不同的另一面展现出来的,不然怎么能够击败强大如项羽这样的人物?但是,为什么还是觉

  • 鲁肃和诸葛亮谁厉害?鲁肃诸葛亮具体功绩对比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鲁肃算是三国中一直被小看的人物,其实鲁肃的能力不比诸葛亮和周瑜差。鲁肃也被称为是“东吴四英将”,周瑜死后鲁肃就接替了他大都督的位置。其实要比较鲁肃和诸葛亮到底谁厉害还是要在正史中找答案,因为演义里面诸葛亮抢了不少鲁肃的功绩,当然诸葛亮大部分的事迹都存在水分,这个大家应该也是非

  • 法正人品不好为何能够得到刘备的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一直以来,有才又有德的人总是很难得,就比如三国时期,很多相当有才的人,道德方面,人品方面实在是不怎么样。曹操可能并不在意一个人的德行问题,只要重用他的才能就行,但是在我们的印象中,刘备应该不会这样做,他应该很看重品德问题才对。可是,他手下的谋士法正,虽然地位很高,有时候连诸葛亮都不敢惹,但是偏偏他的

  • 刘备为什么没有派马超守汉中?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一直很讲究团体的力量,古人也是如此,因此很多将领在打仗的时候,都还会有一些副将,或者是谋士出谋划策,作为协助主将的人物。刘备在好不容易打下汉中之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提拔了魏延作为镇守汉中的主要人物,却让当时官职还在魏延之上的马超做他的助手。派遣魏延已经有很多人不满,为什么还要让马超来做一个协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