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为什么总是一个小人的形象?他真的是小人吗?

刘邦为什么总是一个小人的形象?他真的是小人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080 更新时间:2024/1/17 6:42:37

似乎长久以来,我们印象中的汉高祖刘邦,总是带有一些市井的、小人的气息,的确,与项羽相比,他的出身并不算怎么高贵,或许从最初的身份来看,他的确就是一个有着小人特点的人物角色,然而随着刘邦的发展壮大,曾经的无赖混混,也是会有不同的另一面展现出来的,不然怎么能够击败强大如项羽这样的人物?但是,为什么还是觉得刘邦是一个小人的形象呢?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名副其实!英雄顺势而生,天不拘人。你们对刘邦的偏见有多久了?“刘邦是个小人!”几年前的一场电影里还这么说,那么刘邦究竟是不是个小人呢?又是怎样一个小人呢?

秦末乱世,始皇暴毙,一场大雨,揭开了农民起义的序幕。陈胜吴广锐气可嘉,攻城略地登基称王,至今被视为反抗的先驱。而我们很多人心中的小人,在丰西泽面临犯人逃走,主动释放剩余的犯人,开始了逃亡生涯。

没想到囚徒们深受感动,纷纷追随。全国揭开了起义大潮,沛县县令为了自保,想要改换身份起兵反秦。萧何、曹参进行规劝,建议召回刘邦。而后县令畏惧刘邦势大,发令逮捕萧曹,阻止刘邦进城。此县令真乃小人也,做小人没有好下场。

刘邦得知消息立刻写信一封,号召城内百姓,信随箭射入城墙。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县令被杀,刘邦被拥戴为首领。常言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刘邦道德水准低下的小人,大家怎么会选择拥戴他,更不会拿自己的命跟着小人走进深渊。

起义的道路是曲折的,同乡雍齿深受信任被刘邦派遣守大本营丰邑,然而雍齿叛刘投魏国,刘邦两攻丰邑而不下。此时只好投靠项梁,借兵三攻雍齿夺回丰邑。此时对于雍齿,刘邦可谓是恨之入骨。我们记住这个雍齿,后面还会再提。

背靠大树与之合作的日子是愉快的。陈胜死后,楚怀王之孙熊心被立为楚王,刘项齐心多次大破秦军,曹参率军攻下雍丘,敌军首领李由(李斯长子)兵败被杀,俘虏秦侯一人。如此战力高强的将领曹参,从始至终一心跟随刘邦,可见刘邦的魅力所在。

战事进展,义军西行。高阳人郦食其找机会见到刘邦,召见郦时,刘坐在床上享受着两侍女的足疗服务。郦食其当场斥责:你是要替秦国灭掉诸侯呢,还是要替诸侯灭掉秦国?若是起兵诛无道暴秦,怎可以如此倨傲面对长者。

面对郦食其如此斥责,满身不良习气的刘邦可以立即道歉以礼相待,比起面子,他知道什么为重。而后郦食其的弟弟郦商,带领四千人加入沛公。

上文提到曹参,刘军第一大将,军功至高,再来说说大家熟悉的张良。刘邦轻视所有人,也骂过太多人,唯独对于张良加倍尊敬,提到张良便亲切的叫声子房。据说张良偶得黄石兵法,与人谈论书中内容,只有刘邦有所见解。不得不承认,没读过多少书的刘邦悟性极高,别人读书,他读生活;别人懂书,他懂人世,更懂世人。

所以起义以来,总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决定。所以一路走来,总是能得人心。所以当西进受阻,宛城将士愿意归降,刘军越打越多。最终攻入关中,秦王子婴素衣白马而降,而面对这个敌人头领,刘邦也能做到放人一马,不做杀孽。

进入咸阳的刘邦觉得终于可以得意了,入秦宫想留夜享受,一般人躺下也就真睡着了,忘记了还有个虎视眈眈的项羽。张良劝刘邦把关中之王让给项羽,刘邦二话不说,即刻听从,不但如此还与敌方核心人物把酒结拜,许下儿女亲家,真是识时务。

鸿门宴,更是看出了刘邦随机应变的能力。也就是说,若是形势需要,刘邦必然是紧随大势的那一个。

谁也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瑕,刘邦也一样。但错过的韩信,有萧何追回。得罪的项羽,有张良出谋。刘邦犯错的结果就像玩俄罗斯方块的高手处理失误一样,错误被填平和弥补。能力就像一张网,刘邦的这张网,疏而不漏,漏而能补。

面对雍齿的背叛,他能选择消气,反封其为侯,面对子婴的投降,他能不计意气,放其生路。面对太多东西他能抛去小我。当阮籍说出“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时,不知他有没有想过:非得一个传统教条所规定的高大全者做英雄做皇帝,本身就是封建皇权思想在作怪。

刘邦有浓重的市井气息,但是纵观他所做的所有事情,基本是符合形势需要。当时的国家,整体人民需要的是尽快能安居乐业,谁做英雄谁做皇帝都不重要。在反秦和楚汉战争中,每一个做了有利于安定事情的人,每一个救过帮助过身边人的人,他们的行为,都是英雄行为。

七年迅速平定战争恢复生产,这不是刘邦一个人的功劳,但总体形势选择了他,就让他做皇帝,就让他做英雄,当时的人民需要他,安定的生活需要他,这是最高原则,今天也是一样。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鲁肃和诸葛亮谁厉害?鲁肃诸葛亮具体功绩对比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鲁肃算是三国中一直被小看的人物,其实鲁肃的能力不比诸葛亮和周瑜差。鲁肃也被称为是“东吴四英将”,周瑜死后鲁肃就接替了他大都督的位置。其实要比较鲁肃和诸葛亮到底谁厉害还是要在正史中找答案,因为演义里面诸葛亮抢了不少鲁肃的功绩,当然诸葛亮大部分的事迹都存在水分,这个大家应该也是非

  • 法正人品不好为何能够得到刘备的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一直以来,有才又有德的人总是很难得,就比如三国时期,很多相当有才的人,道德方面,人品方面实在是不怎么样。曹操可能并不在意一个人的德行问题,只要重用他的才能就行,但是在我们的印象中,刘备应该不会这样做,他应该很看重品德问题才对。可是,他手下的谋士法正,虽然地位很高,有时候连诸葛亮都不敢惹,但是偏偏他的

  • 刘备为什么没有派马超守汉中?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一直很讲究团体的力量,古人也是如此,因此很多将领在打仗的时候,都还会有一些副将,或者是谋士出谋划策,作为协助主将的人物。刘备在好不容易打下汉中之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提拔了魏延作为镇守汉中的主要人物,却让当时官职还在魏延之上的马超做他的助手。派遣魏延已经有很多人不满,为什么还要让马超来做一个协助人

  • 马超明知道自己家人在曹操手上,为什么还要起兵反曹?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马超一生中有一个非常大的污点,那就是自己家的两百多号人,因为自己而被曹操诛杀,马超也因为这件事情,即便后来投靠蜀汉,自己又是一身的本领,却也始终得不到重用。但是当时,马超明明知道自己的家人全部都在曹操的手上,为什么还要起兵反曹?马超并不是因为父亲被杀才起兵,而是因为他的起兵导致了父亲的死亡

  • 历史上富察傅恒有几个老婆?傅恒为什么会取尔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富察傅恒是富察皇后的弟弟,也是一代名臣,年仅30岁就已经身居高位。那傅恒到底是有真本事还是靠着自己姐姐的关系上位的呢?实际上傅恒的确是一位能臣,为当时的清政府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在《延禧攻略》中,傅恒和他的妻子尔晴却成了一大看点,原因还是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实在有些狗血。那在历史上富察傅恒为什么会娶尔

  • 赵括纸上谈兵历史故事是怎样的?赵括是不是长平之战最大败笔?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长平之战,赵王把廉颇换走让善于进攻的赵括顶上,结果赵括带兵被秦军全歼,也是历史上最悲惨的一次战役了。后人把赵国失败的原因对归结到了赵括的身上,说赵括是纸上谈兵,战术还没有经过任何的实践就拿出来用,导致了最后的失败。难道赵括真是长平之战最大的败笔么?下面还是先帮大家回忆一下长平之战的历史故事,再来讨论

  • 秦桧是被冤枉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长期以来,一提起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死,很多人都忍不住扼腕叹息,而同时也因为对于岳飞的敬佩和同情,那么造成他的死的“罪魁”,也就成了很多人憎恶和发泄不满的对象,在岳飞和岳母的墓前,秦桧的铜像就一直跪着,长久的忏悔。只是,这样子吧岳飞之死归结到秦桧的身上,其实是并不合理也不合情的

  • 诸葛亮是怎么对待魏延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三国中蜀国的大将,也是由于《三国演义》中“反骨”的描写,被怀疑得非常多的一位。只不过,由于对于真实历史和小说情节的混淆,魏延经常“被”背叛蜀汉,经常因为“反叛”而“被”杀死,不得不说,这还真的是挺冤

  • 揭秘汉献帝真的是傀儡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长期以来,东汉末年被曹操挟持的那个天子,汉献帝,总是有一个“傀儡皇帝”的称号,先是在董卓手里,董卓死后又落到曹操手里,名为天子,实际上一点自由和权力都没有,前面的几十年,可能活得还不如后来退位之后被封山阳公的日子自在和有价值。但是,这样就能说明,汉献帝就是一个傀儡一样的皇帝吗

  • 刘邦手下有多少人原本是项羽阵营的?项羽损失了多少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楚汉之争,一直以来也都是人们经常议论的一个时期,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争斗,整体说来也是十分精彩的,而主君争斗就一定会需要人才的协助,盘点两方的人才,我们发现,刘邦帐下的很多人,原本都是项羽一方,这些人后期在刘邦手下作用非常。那么,项羽到底损失了多少人才,为什么项羽会损失掉这么多人?“力拔山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