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统离开孙权转投刘备,是自己不留还是孙权不要?

庞统离开孙权转投刘备,是自己不留还是孙权不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124 更新时间:2024/2/14 8:16:19

三国时期的庞统在投靠刘备之前,曾经为孙权做过事,《三国演义》将这段事情写成了因为庞统长得太丑,孙权不看好他,鲁肃劝他到刘备阵营去,这一种解释也成为了民间流传的版本。然而在正史上,先不说没有关于庞统相貌的记录,就算是真的丑,孙权又真的会如此以貌取人?这些都是未知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之外,庞统又为何要转投刘备呢?是自己不想留,还是孙权不想留?

水镜先生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卧龙指的是诸葛亮,凤雏指的是庞统,由此可以看出庞统是与诸葛亮齐名的人物。庞统最初是周瑜手下的谋士,周瑜死后,庞统没有选择继续留在江东辅佐孙权,而是投向了刘备,这是什么原因呢?

关于庞统离开东吴,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庞统因为貌丑,而遭到吴主孙权的嫌弃,孙权以貌取人错失良才。庞统究竟丑到何种程度小编不知道,但小编认为,这绝不是庞统离开东吴的原因。

周瑜生前可以说是孙权最为器重的将帅,而庞统作为周瑜的私人谋士,孙权理应了解庞统的才能。周瑜一生最引以为傲的战绩,当属赤壁之战打的曹操丢盔弃甲,历史把这一荣耀记到了周瑜头上,而忽略了庞统在其中所起的核心作用。

赤壁之战能取胜的关键在于火烧曹操战船,而正是庞统给曹操献连环计,才使得火攻得以实施。毕竟只身前往曹营游说曹操,是冒险行为。而且曹营谋士众多,曹操本人也以谋略见长。能让曹操中计,可以看出庞统不但谋略过人,胆识也是一流,并且对自己的口才非常自信。

对于庞统这样的天纵之才,孙权为何不能留为己用呢?庞统随性散漫,颇有文人傲气,但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孙权继承父兄基业据守江东,文韬武略非其所长,唯独善于用人是孙权的强项。孙策的旧臣张昭在孙权面前也经常倚老卖老,但孙权仍然能够做到礼贤下士,足见孙权绝不是气量狭小之人,只要你有能力,相貌、性格这种小节,孙权是不会在乎的。

那么庞统离开东吴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小编认为并非孙权不留庞统,而是留不住,原因有三点:

1、周瑜的志向是讨伐曹魏进取中原,是一种扩张性的思维,这一点与庞统的想法是一致的,庞统这样的经世之才是希望以自己的谋略辅佐主公谋取天下,所以庞统与周瑜的合作是基于相同的理想。

2、周瑜死后向孙权推荐了鲁肃(很奇怪为什么不推荐庞统),鲁肃的基本策略是“守”,这比较符合孙权的口味,偏安江东一隅已经令孙权感到自我满足,没有孙策那样有进取的意识,这与庞统的抱负背道而驰,庞统如果继续留在江东,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

3、刘备当时还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尚处于创业阶段,需要大量的人才,加上刘备素有仁厚之名,又有强烈的向西扩张意愿,鲁肃与诸葛亮此时都极力向刘备推荐庞统,庞统亦觉得刘备更符合其攻略天下的辅政理念,比在东吴更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士为知己者死,于是庞统决定离开东吴投奔刘备。

事实证明,庞统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留在东吴或许就这样碌碌一生无所作为,但在刘备这里,庞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刘备西进巴蜀攻取益州出上中下三计,刘备取其中计,成功获得益州,建立西川大本营,由此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可以说庞统功不可没,相比于诸葛亮五次北伐毫无建树,庞统的功绩并不在诸葛亮之下,可惜三十六岁英年早逝。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皇帝朱瞻基生平明宣宗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明朝那是一个非常英勇善战的朝代,明朝之前是元朝,元朝晚期其实人们的生活已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了,元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晚期的元朝很多汉族人民已经布满元朝的统治,纷纷起义反对元朝的压迫,当时作为反抗的领导人物朱元璋便率领人们打败了元朝,建立了明朝。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元朝时期的第五位皇帝明宣

  • 诸葛亮的师父比他更厉害,为什么不出山建功立业?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是谁想必已经可以不用介绍了,他的名气可以说是遍及全国无人不知,然而关于他的师父,可能很多人会一脸疑惑,诸葛亮还有师父?的确,他的师父也是一位名士,但是名气不高,三国时期隐居民间,他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这位先生其实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可是却一直不愿意出山发挥自己的才智,这又是为什么呢?水镜先生是我

  • 纪晓岚历经三个皇帝为什么只有乾隆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纪晓岚活了81岁,算是古代的长寿老人了,也正是因为活得久所以纪晓岚经历了三代皇帝,但是好像也只有乾隆皇帝比较重用纪晓岚。纪晓岚的成长史也算是非常的励志,早年参加科举得了第一名,但是之后就开始自满起来,导致又过了九年才进入翰林院,开始自己的官宦生涯。在《铁齿铜牙纪晓岚》里,可能并不是纪晓岚的全部,而且

  • 刘禅的"乐不思蜀",到底是真傻还是刻意伪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的蜀后主,也就是刘备的儿子,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个傻瓜一般的人物,这样的人做一个平凡人还好,偏偏成了皇帝,以至于每次被人提起来都要嘲笑一番。尤其是他“乐不思蜀”的故事,更是让人觉得可笑不已,这样一个傻到家的人,倒也算是有傻福,蜀国灭亡,他不仅没有被杀,司马昭还专门养着

  • 司马师是一个怎样的人?真的比司马昭还要狠?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托一句歇后语的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真的是路人皆知司马昭的“罪恶”了,他的名声也就这样被越描越黑。我们现在已经无法探知真实的司马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了。然而,他的哥哥司马师做过的一些事情,竟然表现得比司马昭还要狠。那么,究竟是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呢?司马师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 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是一个怎样的人?朱允炆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当时的朱元璋打败了元军后,成立了历史上的明朝,明朝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我们今天来说说元朝的第二位皇帝朱允炆,据说但是的朱元璋长子已经是英年早逝,所以朱元璋需要另选人才来补充皇位,于是,后来的朱允炆便上位了,朱允炆上位后,不断的减轻老百姓的疾苦,减少赋税徭役的,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

  • 历史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怎样的人?朱元璋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朱元璋,话说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当时明朝是封建末年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朝代,朱元璋上位后,不管加强自己的中央集权统治,为此,朱元璋杀掉了很多的功臣,因为朱元璋觉得这些权利大的人一定会影响到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同时,朱元璋还废除丞相等一系列操作。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历史上

  • 孙权、刘备和曹操谁的学习能力最强?曹操正是欣赏孙权的这个优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把孙权当做英雄,但是心里最佩服的还是孙权,因为在他们三人当中,孙权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是最强的。看似孙权的出身是最好的,江山都已经被哥哥给打了下来,不过孙权继位后想要保住这个地位就变得非常不容易了。当时在东吴比他声望高的大臣也是有好几个,想把孙权弄下来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孙权能在这夹缝中稳固自己

  • 曹植并没有称王的能力,曹丕到底忌惮他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三国时期曹操的几个儿子,曹丕曹植一直都是人们经常谈论的两个人。很多人都仰慕曹植曹子建的文采,尤其是一篇《洛神赋》,更是衍生出了无数版本的爱情故事。而在文采方面,曹丕虽然也有建树,不然就不会有“三曹”,但是相比曹植,可能还是差了一些。他们曾经都有希望成为继承人,但是最终还是

  • 庞统原本是吴国臣子,鲁肃为什么要将他推荐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庞统虽然为刘备效力,凤雏与卧龙刘备都得到了,但是在此之前,庞统曾经是东吴周瑜的部下,只是后来转到刘备手下了。至于为什么会转投,《三国演义》中是说他并不受孙权的重用,然而毕竟只是一家之言,正史中可没有说这回事,他在周瑜部下的心中还是很有声望的。然而不管怎样,事实都与鲁肃有关,他向刘备推荐了庞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