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刘备和曹操谁的学习能力最强?曹操正是欣赏孙权的这个优点

孙权、刘备和曹操谁的学习能力最强?曹操正是欣赏孙权的这个优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172 更新时间:2024/3/15 18:49:56

曹操把孙权当做英雄,但是心里最佩服的还是孙权,因为在他们三人当中,孙权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是最强的。看似孙权的出身是最好的,江山都已经被哥哥给打了下来,不过孙权继位后想要保住这个地位就变得非常不容易了。当时在东吴比他声望高的大臣也是有好几个,想把孙权弄下来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孙权能在这夹缝中稳固自己的政权也是需要非常大的能力的。

孙权在提拔吕蒙和蒋钦后,对二人工作之外还提出了另一个要求:“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开益。”就是说你们二人已经掌握当涂主要事务,应该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这就是著名的《孙权劝学》。

武将吕蒙听孙权说完后也解释了颇为有理的不能学习的苦衷和理由:“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孙权听后,苦口婆心地又说了一番话:“孤难道让你去研究经学当博士(官职)吗?只是叫你涉猎一点常识知识,你说你公务忙,那你还赶我忙吗?”

接下来孙权又给他讲了许多自己读书往事,大意是从走上东吴领导岗位后,再忙也要抽时间读书,看史学、看兵法,这么多年下来很有益处,像你和蒋钦最应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最后孙权又指出光武帝刘秀不光上阵杀敌,而且手不释卷,还提了一个他的大对手曹操说:“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曹孟德都说自己老而好学,你们为啥就不能自己勉励学习呢?

孙权劝学不光是得益于自己读书心得,更是希望手下骨干力量能够组成一支文武兼备的团队,从而在激烈的天下角逐中提高软实力,最终达到自保、自强的根本目的。

《三国志?吴主传》注引《吴书》记载了中大夫赵咨出使魏国故事,在魏文帝面前大赞孙权好学精神:“吴主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暇,博览书传历史,籍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孙权从少年之时,父亲经年征战,他就跟着其母到处迁徙,居无定所,十四五岁就开始学习军事,被授予军职,跟随其兄征战。既阅世艰辛动荡,又历练了自我胸襟,在不断学以致用后,终于坐拥江东,纵横捭阖而三分天下。

在称帝后,他立即“诏立都讲祭酒,以教诸子”《三国志》表明他要把对儿子们的教育正规系统化,下令建设中央学府,并任命“都讲”,一时之间,江南孙吴的春风飘过缕缕书香。

孙权重视儒学传统教育,长史张昭就是因为是儒家学问深厚才得到孙权持续重用,他的丞相步骘也是因为才学出众得以孙权看重:“昼勤四体,夜诵经传”,做了丞相后,“犹诲育门生,手不释卷,被服居处有如儒生”。孙权听说张纮虽然没有出身没有太学毕业学历,但是因其治学水平非常高,特意选拔到学府担任教职,这些都说明孙权用人首重学识和能力。

不光如此,虽然高度重视儒家人才教育和教材,孙权对诸子学说并不排斥,对擅长道家老子学问的人才也不断使用,郁林太守陆绩“博学多识,星历算术无不该览”而得到孙权看重。《陆绩传》

以吕蒙为代表的孙吴团队中坚力量在加大学习后非常具有独立战略能力。自从听了孙权教导读书后,“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吕蒙以武将后发读书,竟然连一些东吴高级老学究都不如,可见孙权以身作则的读书劝勉起到了深刻影响。

有一次,当执掌东吴军权的鲁肃从吕蒙那路过,“意尚轻蒙”,就是有点看不起这个大老粗。喝酒时,吕蒙突然问鲁肃说:“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鲁肃对这个“大老粗”被突然能提出如此高大上的战略问题难倒,一时语塞,只以“临时施宜”进行搪塞。吕蒙不以为然,侃侃而谈说:“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吕蒙深刻认识到战略根本问题,必须提前设计好,不然临时仓促应对,势必失败。接着吕蒙为鲁肃“为肃画五策”。鲁肃听了很是震惊,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说:“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吕蒙听了也很自豪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作为回应。

蒋钦自从上次和吕蒙听了孙权劝学后也是加倍学习,孙权在谈话中知道他的进步很是高兴。在此后继续鼓励别人读书时,又举了二人例子:“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富贵容显,更能折节好学。”《三国志》

孙权之所以大力表彰武将学习,就是要他们文武兼备,以一当十,培养执行力和决策力极强的武装骨干历练,在其不断培养选拔下,东吴一时之间文武人才层出不穷,相较曹魏和西蜀的武将文化水平低下,而孙吴其以早期周瑜和后期的陆逊为代表的二人都有儒将之风,这与孙权软实力水平建设之高有着深层关系。

《三国志》作者陈寿在写孙权时,以非常赞许的笔触写到:“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老对手曹操甚至用羡慕的口气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最大的敌人,往往是最好的知己,作为顶层对手的政治家来说,思想和学问才是最大的软实力。

孙权从小读书获得了深刻的学习认识,他希望自己的将领和所有官吏,无论文武都要加强学习,围绕儒家经典和历史经验教训以及对当时最实用的兵法和诸子之学都要学懂弄通,最终用到东吴的整体建设上来,仅以此可见,便可知道孙权作为一名政治家的高层软实力的设计,绝非普通割据者所比。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植并没有称王的能力,曹丕到底忌惮他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三国时期曹操的几个儿子,曹丕曹植一直都是人们经常谈论的两个人。很多人都仰慕曹植曹子建的文采,尤其是一篇《洛神赋》,更是衍生出了无数版本的爱情故事。而在文采方面,曹丕虽然也有建树,不然就不会有“三曹”,但是相比曹植,可能还是差了一些。他们曾经都有希望成为继承人,但是最终还是

  • 庞统原本是吴国臣子,鲁肃为什么要将他推荐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庞统虽然为刘备效力,凤雏与卧龙刘备都得到了,但是在此之前,庞统曾经是东吴周瑜的部下,只是后来转到刘备手下了。至于为什么会转投,《三国演义》中是说他并不受孙权的重用,然而毕竟只是一家之言,正史中可没有说这回事,他在周瑜部下的心中还是很有声望的。然而不管怎样,事实都与鲁肃有关,他向刘备推荐了庞统。

  •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马谡守街亭?为什么不选择其他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不仅是一个英雄人物辈出的时代,也是各种事件层出不迭的年代,有悲有喜,有哀有乐。对于蜀汉来讲,在刘备死后,有一件事情可以说很多稍微对三国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那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由于马谡丢失了街亭,而被斩首的事情。然而很多人都在思考,尽管不知道后来的结果,但是为什么诸葛亮会派遣马谡

  • 元朝元明宗和世琜简介元明宗是怎么死的?是被毒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元朝从最开始的建立到慢慢壮大到经济文化达到极盛最后走向衰弱,这是一条完整的链条。其实,每个朝代都会经历这些事情,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元朝晚期,其实自从当时的元英宗宫廷政变被刺开始,元朝就已经开始有了衰败的迹象了,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皇帝是元朝的元明宗,据说当时的元明宗还是极力想改变

  • 刘禅投降了司马昭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历史上,投降的人总会被人冠上一个并不好听的名声,不管这个人以前有多么高贵或者是英勇,一旦投降,便一定会有人议论纷纷。“投降”两个字,似乎已经和“屈辱”“无能”这一类的词挂上了钩,被人们认为是懦弱的。三国时期,蜀汉的灭亡也与

  • 吴三桂为什么是历史头号汉奸?吴三桂一生多了哪些缺德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吴三桂是明朝末期著名的大汉奸,而且更是被称为历史上的头号汉奸,那吴三桂到底是做了什么能享有如此称号呢?可能我们对吴三桂的认识还是从鹿鼎记里得来的,但是在正史里吴三桂已经猖狂到敢自己称帝的地步,而且还成功了。吴三桂属于典型的卖国,当时明朝已经逐渐分崩离析,而吴三桂的野心也就逐渐显露出来。汉奸这个词语我

  • 荆轲位列四大刺客之首,竟然是徒有虚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荆轲的大名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最主要的事件就是刺杀秦始皇,除了这个似乎大家也都说不出来他还做过些什么。荆轲还位列《史记》中四大刺客之首,可见他在人们心中超然的地位。可是如果真正去了解真实的荆轲,而不是只道听途说,也许你会发现,真正的荆轲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名气甚至还有点是虚名,这又是为什么呢?

  • 武则天长的好看么?武则天长相、身高、体重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已经算是非常了不起了。唐太宗和唐高宗也都对武则天喜爱有加,特别是唐高宗李治基本上算是帮武则天登基创立了最好的条件。其实关于武则天长相描述的文字并不是很多,那武则天到底长什么样子呢?按理来说,武则天肯定也会是一位大美女,并且各发面的素质也都不错,下面几位大家做一个大揭

  • 春秋战国四大刺客都是谁?为什么只有荆轲最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感觉是一个非常有神秘感的时代,不管是文化哲学方面的突然爆发,还是完成中国第一次统一,春秋战国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重要的大爆发和历史时期。不过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比较出名的刺客,最有名的肯定就是荆轲,毕竟敢刺杀秦王,想不出名都不行了。不过荆轲并不是刺客里武艺最高强的,这几位比起来

  • 曹丕真的是一个阴险歹毒的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们一直都会以为曹丕是一个会为了争权夺位什么都做得出来的人,逼迫汉献帝退位、逼迫曹植做七步诗等等,我们且不说这些事情的真实性,就算是真的,这事情也是说不通的,漏洞太多。那么,今天就带你一起看一看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曹丕,看看他到底是心狠手辣,还是年轻有为。人们通常受《三国演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