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良究竟算是哪一个派别的人物?

张良究竟算是哪一个派别的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06 更新时间:2024/1/19 5:03:22

张良在历史上是一个受到众多人推崇的人物,身为官宦贵族子弟,却没有一点官家孩子的毛病,机智过人才能出众,而且审时度势极为厉害,这也是他最终能够在一众开国功臣里面得到善终的重要原因。那么,这样一个人物他学习的又是什么理念?张良究竟算是哪个派别的人呢?

张良,是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是刘邦的重臣和谋臣,与萧何韩信一起被称之为“初汉三杰”。后世人以“谋圣”来称呼他,师承黄石公,有人说张良是道家的;谙熟兵法韬略,有人说张良是兵家的?那张良到底是道家还是兵家呢?

首先,张良是一位文武全才的青年,在史书中记载,张良是韩国人,典型的官二代,家中五代都是韩国的丞相,张良最开始给我印象最深刻就是他结交江湖人士,组织杀手去刺杀秦始皇,当时韩国已经被秦始皇灭亡了。

张良是一个有热血、爱国的青年,开始觉得只要杀了秦始皇,就可以阻止秦始皇,不过刺杀失败了。他让我想起北大校长蔡元培,蔡元培当年培养杀手组织专门刺杀汉奸国贼,据说周恩来总理也是组织成员,而且武功很厉害。

关于刺杀的事情,司马迁将其写在《史记》中,“为报灭国之仇,曾以家财访求刺客,在博浪沙谋刺秦始皇,后未遂,逃至下邳隐居。”据说张良使用的武器竟然是流星锤,可见张良武功不弱。

其次,刺杀失败后,张良就消停了,隐居起来,干嘛呢?不是怂了,而是研究学习早年间黄石公给他的兵书。这个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叫“遗桥三拾履”。

说年轻的张良有一次外出,走到一个桥上,看见有一个老头,老头见张良,便把脚上的鞋子弄掉桥下,要张良去捡。张良去捡了,如此三次。老头很满意,说孺子可教也。让张良五天后到桥上见他。张良真的赴约了,却发现老头老早就到了。老头让他再过五日来,如此又是三次。终于,老头看到张良的心诚,于是将《太公兵法》也就是当年九天玄女授予黄帝的天书修订版传授给了张良。张良拜谢问其是谁,老头笑着说吾乃黄石公,十三年后可在济北谷城山下再逢,说完便遁去了。张良得天书跟着刘邦南征北战平定了天下,十三年后,跟刘邦从济北国,却未见黄石公,只见谷城山下有块黄石,张良将其取出加以供奉,张良死后将这块黄石随自己一起下葬了。

而这《太公兵法》相传乃是姜太公留下来的,虽然有种说法是姜子牙是兵家之祖,但是姜子牙师承道门,乃是道家弟子,这本《太公兵法》虽是兵法,里面却包含天地道法和奇门遁甲之要,张良仔细研读之后,学习完了将其简化成为今天我们知道的《奇门遁甲》之书。

第三,张良凭借智慧和谋略跟其他初汉的豪杰们一起帮助刘邦先后灭掉了秦和楚,统一了全国。事后,刘邦封张良为“留侯”,但是张良却辞官归隐,修仙访道去了,从那以后世人再也没见过张良。在云游之前,张良对身边人说了一句非常有信息的话“我只愿抛开人间俗事,愿随赤松子神游而已。”这乃是道家一贯的风格啊,而且赤松子乃是道教中神仙。

更有趣的是,自张良之后,其家族世袭“黄老道家”。到了东汉末年,有他的九世孙张道陵,在巴蜀(今四川境内)创立了“五斗米道”,即“道教”。

所以,综上所得,张良应该是道家的人物。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良与萧何相比,谁更聪明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手下的能人众多,但是重要的谋臣就有四五个,还不算上只出过几次策略的人。那么重要的谋臣里,张良、陈平、萧何算是最为出名的几个。那么,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都想要比一比到底谁更厉害了。那么今天就来说一说,在“汉初三杰”里面的两位谋士张良和萧何。了解秦末汉初历史的人知道,刘邦之所

  • 项羽为什么要杀了宋义?是因为宋义怕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宋义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他是在秦朝末年各地起义之时,投入项梁帐下的,但是最终却死在项羽手下。其实,这个宋义并不是无能之人,从他被任命为上将军,就连项羽都要听他指挥就能看得出来。但是项羽为什么要杀死他,真的是因为他一直没有出兵,显得胆小怕事吗?项梁起兵之后听从范增的建议,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新

  • 诸葛亮和李严有什么恩怨?李严为什么阻挠诸葛亮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李严和诸葛亮都是刘备临终前委任的托孤大臣,但是两人相处却没有那么的和睦。刘备不在后,虽然李严也是重臣,但是存在感和诸葛亮相比简直太低,而且李严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延迟粮食的运输,导致诸葛亮只能退兵回守,就因为这件事李严被诸葛亮贬为平民。不过这两人之间到底有什么恩怨呢?导致李严竟然敢为难诸葛亮?李严,字正

  • 司马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解析司马懿的成功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在很多人的心里一直是一个老奸巨猾的形象,而且为人非常的怂几乎不会和别人发生什么争执,但是活到最后的却也是司马懿而且还成功篡夺了曹家多年的积蓄。如果要总结司马懿的一生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早期司马懿并不想当官,还故意装病躲避曹操的邀请,那时候的司马懿几乎没什么野心可言,为什么后来却成了大家最恐

  • 项羽对后世主要有什么样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一代霸王项羽虽然自刎乌江,但是他三十多年的人生却没有白活。秦国数十万军队都被他击溃,一个仅仅存在了十几年的政权也在他手中被消灭,可以说推动了历史继续向前发展。那么,除了这一条贡献之外,项羽在其他方面是否也有贡献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关羽项羽的研究,从司马迁开始,已经两千多年了,还将会一直研究下去

  • 项羽真的可以举起千斤大鼎吗?他是怎么举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项羽的天生神力,很多人都能想到一个词,力能扛鼎,这个词最初出现的时候就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用来形容项羽的。这个词虽说是一个能够证明项羽力大过人的证据,但是司马迁用词也很模糊,只说“大鼎”,却没有说是多重的鼎,于是后世就出现了举千斤大鼎的说法。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司马迁是这

  • 韩信被称为兵神,为什么项羽却总是对他视而不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站在一定高度的人,总是很容易对与自己同处一处的人产生好感,我们一般就叫做英雄相惜,即便处在敌对的阵营,对方对于自己来说,也会有一股莫名的吸引力。然而,用兵如神的韩信,却一直得不到军事才能十分出众的项羽的重视,自己投到他的麾下,他却始终都对自己视而不见,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韩信是名将,这一点没有丝毫的疑

  • 项羽为什么要叫做西楚霸王?他的地盘不是在东边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西楚霸王”的名号我们叫了两千多年了,早已成为习惯,但是却不知道,项羽为什么要叫这样一个称号。展开地图来看,项羽当时作为诸侯的地盘在整个地图上分明处于东方,那又为什么不叫“东楚霸王”,偏要叫西楚呢?虽然两个词读一读,感觉“西楚”

  • 项羽竟然如此不得人心,自己的亲属都改姓刘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在战争年代,民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资本,若是能够收获民心,人心所向,远比武力解决更加重要。楚汉时期,项羽和刘邦两方,很明显刘邦的人心要高于项羽,虽然后世很多人对于项羽的喜爱远高于刘邦,但在当时战乱情况下,生存才是最重要的。那么,项羽不得人心,究竟到了什么地步呢?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畔自刎

  • 如果鸿沟之约刘邦没有反悔,天下能太平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有关鸿沟之约,是楚汉相争时期,项羽因为处于劣势,进退两难,不得不以刘邦家人的性命相要挟,两方定下的划分势力范围约定。虽然《史记》中有关此处的记载是刘邦提出建立盟约,但是仔细分析来看,或许司马迁这样记载是有意为之,也就是说,事实并非如此。但后来刘邦反悔,决定不再遵守,于是追击项羽。如果刘邦没有反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