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统究竟是不是有资格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庞统究竟是不是有资格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969 更新时间:2024/1/15 11:42:52

提到卧龙,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另一个堪称与诸葛亮齐名的人物,凤雏庞统。这个人虽然长的不好看,但是既然作为一个能够与卧龙相提并论的人物,相比才能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吧,毕竟人不可貌相啊。然而从后来的事情来看,他似乎真的有些徒有虚名了。那么凤雏究竟是不是才能过人,可以与诸葛亮站在一起呢?

三国时期,有个人和诸葛亮齐名,这个人就是庞统。徐庶曾经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这个评价是非常高的。基本上就是宰辅一样的才干。那么,庞统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吗?真可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吗?

由于庞统36岁就中飞箭去世了,实际上他一生也没什么实际的成就,因此,从功绩上来和诸葛亮相比,他太吃亏了,咱们只说能力。为了说明这个,我们来看看庞统一生的经历。

庞统很早就出来混,在东吴做事,是周瑜账下的一个功曹。赤壁大战不久,周瑜去世,庞统随大部队把周瑜的遗体送回东吴,他受到陆绩、顾劭、全琮等一帮文臣的热烈欢迎。他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咱们一会儿再说。

刘备占领荆州的时候,庞统在耒阳县当县令。不过,虽然他是县令,却整天不做事。他为啥不做事呢?显然是嫌县令小了,不想干。刘备不知道啊,把他给免了。免了以后,东吴的鲁肃给刘备来信了,说,庞统可不是百里之才啊,你得重用他。然后刘备问诸葛亮,诸葛亮也说,这人确实不错。于是刘备把庞统找来,和他一攀谈,感觉他果然不错,封他为中郎将。

后来,刘备把诸葛亮留在荆州,他带着庞统去成都。成都的刘璋对刘备是完全放心,给他军队,又让他镇守前线白水关、葭萌关,让刘备对付汉中的张鲁。这时候,庞统给刘备献了上中下三条得到成都的计策。这三条计策,其实就是尽快得到,还是缓一些得到。刘备想要成都,又怕人家说他,又怕自己犹豫被别人先下手为强,于是就取了中策。

然后很快庞统就在雒城中箭去世了,他这一生就这么结束了。

通观庞统的一生,唯一值得说一下的就是帮助刘备取成都。不过,这个取成都的大方略,也并不是庞统最早发现的,诸葛亮在隆中第一次见到刘备的时候,就那么给刘备说过了。庞统只不过是在时间快慢上给刘备做个一个选择题而已。这一点,一般的谋士都能够做到。此外,再没有其他在战略战术上更出彩的地方。

那么,庞统没有什么出彩的,那他为什么却那么大的名气呢?为什么包括徐庶、鲁肃、诸葛亮这些大佬都帮他说好话,对他评价那么高呢?其实这是因为当时他做了一件事。就是品评时人。

品评时人这件事,不是庞统发明的。当时在东汉末年,汝南郡人许劭兄弟就做过这样一件事,就是开一个论坛,每月对当时他们认为有本领的人进行一次品评,叫做“月旦评”。这在当时搞得非常有名,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得到许劭兄弟好的评价。不过,这两兄弟正面评价的时候并不多。

而庞统显然学到这一点,因此,他也对天下的士人进行大肆评价。不过,他的评价和许劭兄弟不太一样,他全是正面评价,都是说他们的好话。有很多人,庞统对他们太过拔高,结果,他们名不副实。有人就去问庞统:为什么要这样拔高别人?庞统说:因为现在天下大乱,正需要有正能量的人才。我拔高他们,目的就是让他们继续坚持走正道,同时让别人向他们学习,这样不行吗?那问的人自然无话可说,只得说行。

我们前面写到,庞统随周瑜的灵柩回东吴的时候,受到了陆绩、顾劭、全琮等一帮文臣的热烈欢迎。他们为什么欢迎庞统?就是因为希望庞统能说他们两句好话呢。

而庞统因为不断说别人的好话,所以,别人自然也都说他的好话。再加上他本来也有一些本事,于是,他的名气越来越高,最后竟获得了徐庶说的,得到他和诸葛亮一人,就可以得天下这样的最高评价。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表占据荆州势力强大,为什么没有争夺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了解三国历史的朋友想必都知道荆州的重要性,它位于三国势力的交界处,可以说是任何一方都想要争夺的必争之地,而占据荆州的则可以算是刘备的本家刘表。然而,刘表虽然占据这块好地方,却并没有群雄争霸之心,只是守着这里。那么刘表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想法和作为呢?他为什么没有放手一搏呢?刘表,是东汉末年群雄之一,相比

  • 袁绍想要另立新君,为什么会遭到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董卓进军洛阳,废了汉少帝另立汉献帝,说白了就是给自己做事打上了一个皇帝之命的标签,可以说就像是握了一张王牌在手里。这种情况,袁绍为了对抗董卓,曾经提出要将刘虞立为皇帝的想法,然而却遭到了曹操和袁术的强力反对。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反对?最终袁绍有没有如愿呢?话说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为

  • 历史上三国时期的袁绍到底是不是一个草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有些人很可能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在官渡之战中占据绝对优势的袁绍居然会败给当时不值得一提的曹操,这袁绍分明就是一个草包。然而小说总得有些冲突的戏剧性才会更加吸引人,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袁绍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是不是真的算一个草包?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真实的袁绍。话说历史上的许多人物,凡在历

  • 官渡之战当袁绍还处于优势的时候,为什么刘备却要跑掉?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地区的基础,也是袁绍势力衰落的转折,成王败寇,一场看似结局已定的战役,却让两个势力完全不均衡的人走向了两个极端。这虽然是曹操和袁绍的战役,但是刘备也加入了进来,然而在袁绍还处于优势的时候,刘备且丢下他自己跑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他这么做有什么目的呢?袁绍与曹操交战还处于上

  • 诸葛亮和刘备在后期战略上有哪些冲突?刘备情商比诸葛亮更高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其实并不是一直都很好,两人也曾因为意见不合闹过矛盾,特别是在关羽死后,刘备急于为关羽报仇,诸葛亮并不同意刘备伐吴所以两人关系也是一度闹僵。说起来刘备很少会出现失控的场面,毕竟刘备就是靠一手高情商才能留住这些人。最后刘备也是忍了一年才伐吴,如果当时刘备就和诸葛亮撕破脸的话,大家就都不

  • 袁绍是汉末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人,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东汉末年纷争的时候,最有希望最有势力成为最后赢家的人,应该是出身名门望族的袁绍,可他竟然成了第一个被灭亡的势力,这多少就让人有些不解了。他的出身比后来三国的三位领导人加起来都要高,并且曾被所有人一致推举为灭董卓的领导力量,这样一个人物,为什么最终会失败呢?要说袁绍的出身,有一个

  • 在立嗣的问题上,孙权为什么一直在犹豫?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册立太子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大事,人都有一死,尤其身为皇帝,自己死后偌大的江山该由谁来继承,必须要慎重考虑。三国时期,我们知道,蜀国的继承人是刘禅,魏国是曹丕,那么吴国又是谁呢?不光是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即便是在当时,孙权在这个问题上也是摇摆不定,他一直犹豫不决,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在古代家

  • 三姓家奴是什么意思?三姓家奴说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三姓家奴是形容一个人反复无常、不忠不义,是一个贬义词。在三国时期因为吕布换了三个主公,还杀了其中一位,古代最讲究的就是“忠孝”二字,像吕布这样的人估计也是最被鄙视的。不过三国时期多次换过阵营的不止吕布一位,很多人都有过这样,但是他们有的人还是能以忠义著称,这是因为你到最后不能

  • 陆逊晚年为什么被孙权打压?陆逊功绩不输周瑜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东吴的国运一直很好,人才是刚走一个就又来一个,周瑜走了有鲁肃、鲁肃走了有吕蒙、吕蒙走了陆逊有来了,而且这四人也都相当厉害。陆逊当了大都督以后,在夷陵之战和石亭之战都取得了大胜,所以地位也是水涨船高,但是陆逊到了晚年却被孙权欺压最后完结不保。按道理说孙权是比较大度的主公了,为什么会刁难陆逊呢?陆逊,东

  • 周瑜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真的气量小到被气死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中一个非常著名而精彩的故事情节就是周瑜之死,因为自身的气量狭小,导致最终被诸葛亮利用,屡次用计刺激他,最终被气到不行吐血而亡。但这毕竟是文学艺术的创作,并非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周瑜是病逝而非气死,既然如此,说他气量小也很可能并不成立。那么,在正史的记载中,周瑜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看《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