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和法正谁的权利更大?法正在世就没诸葛亮的出头日

诸葛亮和法正谁的权利更大?法正在世就没诸葛亮的出头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224 更新时间:2024/2/28 2:11:22

蜀国的谋士不止诸葛亮一人,但是各种原因导致诸葛亮成了最出名的那位,不过要是法正还在世的话可能就没诸葛亮的出头日了。法正是刘备身边第一谋士,计谋比诸葛亮和庞统都要高深许多,而且也是依靠法正让刘备前期打下了不错的基础,不然也不会有以后的蜀国还能成为三国鼎立中的一员。法正的死也是让刘备感到惋惜不已。

法正是刘备手下的一名重要谋士。原来在刘璋手下,但得不到重用。在一次和刘备交流后,觉得刘备是一个可以辅佐的明主,他建议刘备先取益州,然后凭借天府之国的天然优势成就大业。

公元214年,刘备攻占益州后人命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其实法正人品是不怎么样的,他在为人斤斤计较,锱铢必较,所以很多之前得罪了他的人,有的被杀有的被打,然而诸葛亮知道后不但不告状反而帮他说好话。诸葛亮说法正功劳很大,对于功劳大的人就应该让着点,没必要计较,本身法正又是制定法律的人。

在刘备率军围攻成都时,法正劝说刘璋献城投降,之后他又随刘备进取汉中,献奇计将曹魏名将夏侯渊斩首,击退曹操,为刘备占据西川、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法正足智多谋,长于以奇用兵,并屡建功勋,深受刘备、诸葛亮的信任与敬重。

刘备夺益州后,法正协助诸葛亮制订了蜀汉的第一部律法——《蜀科》,一举改变了刘璋时期蜀郡法纪松弛,政令紊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颓废局面。所以,与其说诸葛亮不敢惹法正,不如说他敬佩、欣赏、信赖法正。

法正功劳太大了,身居高位,而且智慧过人,丝毫不亚于诸葛亮,诸葛亮没有理由也没有实力得罪法正,要知道法正用了五六年的十年让刘备从一个小集团到拥有益州等十几个郡的势力,地盘人员都有扩张,法正在刘备那里几乎就和当时郭嘉在曹操那里一样,诸葛亮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是蠢。

其实诸葛亮不是不想收拾法正,只是力量不足,形势不允许,时机不成熟罢了!以法正飞扬跋扈、睚眦必报的性格和所作所为,刘备最终不可能托孤给他,甚至在其生前必然会除掉法正,因为他必须为扶不起的性格懦弱的刘禅扫除一切障碍。只是法正在220年就死去了,享年45岁,第二年221年刘备才称帝,所以诸葛亮才没有机会与法正争夺蜀汉的最高统治权,否则鹿死谁手还真是尚未可知!

正毕竟刚投靠过来,还立了大功,是四川人在刘备集团的代表人物,他过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其他四川人对刘备的看法。如果诸葛亮在这个时间处理了他,其他蜀人肯定会人人自危,对刘备集团的稳定性造成极大打击,也会对之后吸纳蜀地人才造成很大的困难。

刘备称王,法正高居尚书令,成为实际上的丞相(汉朝自武帝废丞相,以三公代之,三公位尊而无实权,皇帝通过尚书台决策政务,尚书令就是实际上的丞相,三公不加“录尚书事”者即为虚职,不能与闻政务),而诸葛亮依然是”军师将军,属左将军府事”,要知道此时刘备已经纳还了左将军官职,左将军府不过是一个留守机构,刘备的政权机构已经是汉中王府了。试问,这样爵高职显,风头正劲的法正,诸葛亮怎么敢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成梁镇守辽东,为什么被视为明朝灭亡的罪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戚继光,大家都知道他是明朝时期的抗倭英雄,但如果说李成梁,可能没几个人知道。然而事实上,在明朝时期,他们两位都是镇守边疆的大将,要论起来,李成梁的名气还比戚继光更高。然而,这位保得辽东边境三十年平安无事的大将,却被认为是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一明朝万历皇帝当政时期,中国漫长的边

  • 陶渊明归隐后,生活真的很贫困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陶渊明一直以来都被视为高风亮节,不与世俗合污的代表人物,同时也认为他辞官归隐之后既然只能种地,那么生活就算自由,恐怕也是会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然而事实上,从陶渊明辞官到他去世也并不是一天两天,如果真的贫穷不堪,他又是如何活下来的呢。那么,陶渊明归隐后的日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很多人一直以为,陶渊明辞

  • 庄子为什么不做官?他真的不想当官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庄子,在人们的想象中,也许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类型的世外高人吧,因为“道”的学说高深莫测,那么研究道学的人自然也应该是一种这样的形象。可毕竟历史是真实的,如果像屈原笔下那种每日喝露水吃花瓣的活法,怕是真要升仙了。庄子做过官,可后来却再也不愿做官,是发生了什么,

  • 亚圣孟子的职业观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工作,那是历朝历代每个人都需要的,有了工作才能为自己挣得自己想要的东西,钱财也好,实现理想的机会也好,人各有志。那么在古代,像是一些圣人,他们的职业观又是什么样的呢?就比如孟子,他的成就虽然流传了下来,但是在他的年代,日子总是得一天天过,他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想法呢?且从当时的购买力来

  • 司马懿和诸葛亮为什么是亲戚?三国还有哪些亲戚却是对手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时期人口的流动很大,就算是一家人可能也分散到了不同国家,所以魏蜀吴很多是对手关系,但却有着亲戚血缘。而且司马懿和诸葛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亲戚关系,当时一个普通百姓家庭孩子会非常多,长大以后因为志向不同所以也会去不同的地方,最后你会发现大家其实都有着某种关系,一起来看看既是对手又是亲人的人吧。

  • "焚书"并非秦始皇首创,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千百年来,很多人都因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而对他没有什么好感,认为能够做出这种事情的帝王必然是一个暴君。只是,就算当时一统天下的不是秦始皇,面对诸子百家,完全不同的治国思想,任何一个有远虑的皇帝都会做出同样的举动,更何况“焚书”也不是秦始皇的首创。再加

  • 长孙皇后为何能够得到唐太宗与世人的尊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贵为一国之君,一举一动都会受到极大的重视,而同样受到关注的,还有皇后。虽然一般来说,后宫是不被允许干政的,但是却也能在政事以外的地方给人们留下谈资。今天要来说一说的,就是历史上一直受人尊敬的李世民的长孙皇后。长孙皇后除了贤惠之外,还有什么地方能够让人对她肃然起敬吗?唐朝长孙皇后不仅仅是一位贤妻良

  • 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是真的么?文鸯也曾七进七出难度比赵云还高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一生最出名的就是在长坂坡七进七出,也是展现了赵云的武艺非常高超。不过三国里还有一人也曾上演过七进七出的猛将,就是文鸯。文鸯大家应该也听说过,是晋势力的一位武将。其实赵云的武艺是有被夸大的嫌疑的,毕竟赵云如果真这么厉害,之后为什么反而没消息了呢?对于三国里的武将来说,想做到小说里的曹操还是挺难的。

  • 为何韩信能够忍受胯下之辱?他分明有更好的选择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韩信的一生,我们可以说他是可悲的,也可以说是隐忍又高傲。他的死是因为他的高傲,而刘邦却不能容忍这样的人,但他最开始却是隐忍的,即使遭受胯下之辱这样在当时看来极其没有气节的事情,他也能面不改色。但其实,对于当时的韩信来说,他原本有着更好的选择,为什么他却要选择走这样一条很多人都耻于走的路呢?韩信乃

  • 关羽投降了曹操之后提出过一个要求,为何能让曹操如此高兴?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历来被人们视为忠义化身的关公关羽,甚至能够与被尊为文圣的孔老夫子齐名,除却他本身的优点,还有历朝历代的朝廷对他的推崇和罗贯中不惜笔墨的描绘。但毕竟人无完人,关羽也不可能一个缺点也没有,就比如他在投降曹操之后提出的一个要求,差点让刘备气死。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要求呢?三国时期的关羽,因为其对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