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周瑜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真的是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吗?

历史上周瑜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真的是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116 更新时间:2024/1/16 15:02:39

说起《三国演义》中最经典的战役,非赤壁之战莫属了,作为三国中为数不多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赤壁之战可谓是千古留名,而这场战斗的领导者周瑜诸葛亮也因此一战成名。但是演义中所描写的周瑜,虽然谋略超群,却气量狭小,诸葛亮“三气周瑜”,最终周瑜抑郁而死。那么历史上的周瑜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宋代大词人苏轼的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不知道引发了多少人对三国的向往,孔明羽扇轻挥却百万雄师,周郎雄姿英发气质出众,在运筹帷幄之间局数已定,或许这是我们钟爱三国的原因,它太精彩了,一边是呼声震地的千军万马,一边是紧锣密鼓的政治阴谋,一出出阴谋与计策每日上演着,这样一个乱世产生了无数让人印象深刻,爱恨交织的人物。今天要介绍的人物,大家一定不陌生,他就是周瑜。

说到周瑜,我们能想到很多关于他的歇后语:“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等等,有趣的是,在三国里作为东吴政权的军师,他常常和蜀汉政权的智多星诸葛孔明对阵,在神机妙算的诸葛先生面前,周瑜小心眼,嫉妒心强,而后人也多将两人放在一起比较,于是在后人的眼里周郎就是衬托诸葛先生的聪明才智的炮灰。

可是,历史真的如罗贯中所写的这样吗?小说家之言不可尽信,在历史上周瑜可是一位颜值和人品俱佳的牛人。很多人对他的评价都很高,程普评价过他:“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便对他不服,并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以致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小说里说他气量狭小纯属不实之言,真实的周瑜“性度恢廓,大率得人”,“雄烈,胆略过人”,“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在其它三国的史料中,也没有任何有关周瑜“量窄”的记载。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周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安徽庐江舒县人,出身士族,其父周异,曾任洛阳令。周瑜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远大,可以说是当时很多女性同胞倾慕的对象,拥有大批女粉丝的周瑜,不仅出身不错还精通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因为太受女性欢迎走到哪里都是焦点,于是女生们为了吸引他的注意故意弹错琴。他是孙策的连襟,出现在孙权执政初期,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某种程度,他不是孙权的下属,而是孙权的主心骨,孙权对他有某种依赖和无条件的信任。周瑜主战,保全东吴基业,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是时,孙权对自己还没有很强的信心,所以对周瑜很是感激。在东吴的声望很高,但他始终以辅吴事业为重,虚怀若谷,不摆架子,带头执行臣节,敬重孙权。

自从孙策去世,周瑜成为江东军事第一人,赤壁之战崭露头角。周瑜一生征战,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横行天下的报负;周瑜少年得志,风度可人,议论英发,有口皆碑。千年之后,苏子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道出了那时一桩桩的往事。建安十三年,这年秋天曹操率军南侵,占领荆州,曹操向孙权进逼。大敌当前,孙权内部发生了矛盾,主站和主和两种声音充斥朝堂,一时间孙权难以定夺,鲁肃建议主公召回周瑜,请他来分析分析局势。

周瑜回到孙权身边,向孙权分析曹操与孙权两军的胜败关键,极为详细分析了曹操此次远征的利弊,指出曹操此次南征,车马劳顿,士兵疲乏又水土不服,加之粮草缺乏不善水战,曹军战斗力无疑被削弱很多,进而又分析了曹军的军事力量,周瑜的一番言论得到孙权的肯定和采纳。最后,周瑜自荐以三万精兵抵抗曹军,孙权这才下定决心,颇有破釜沉舟之势。周瑜和程普等率三万人抗曹,不料两军在赤壁相遇,短兵相接之间,曹军因为水土不服、不谙水性等原因,竟节节败退,随后曹军退至江北。周瑜与刘备的军队在南岸设营,与曹军形成对峙之势。

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军事战役,这一战着实让周瑜风光了一把,在小说里,因为作者拥刘的思想,而不得不贬周瑜,将其说成是个心胸、气量狭小的人,以此来衬托诸葛亮的英明。历史上的周郎,不仅一表人才,还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小乔,郎才女貌成就了一段佳话,他德才兼备,对赤壁之战条分缕析,运筹帷幄颇见军事大家的风范,连大唐第一才子李白也有诗曰:“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对周瑜的智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人无完人,随说周瑜也有缺点,但不是像小说中的那样,小肚鸡肠眼里容不得人,性度恢廓,谦让服人,又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遗憾的是,千百年之后,这两个人都成为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诸葛先生的炮灰,周瑜成了心胸狭窄的代名词,而鲁肃则变成了一个笨得出奇的老实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飞和李逵有什么不一样?如何区分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和《水浒传》中的李逵,两个人在影视剧中的形象,除了年代不同,姓名不同,故事背景不同,在其他方面,包括长相、性格、做事风格等,基本上都是差不太远的,如果把两个人对调,可以说也是毫无违和感。但是我们也都知道,世界上不会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尽管是在文学作品中。那么,这两个人物到

  • 怎么评价刘备的一生?刘备为什么能和曹操、孙权平起平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的一生到底应该怎么正确评价呢?其实刘备的能力被很多人都给小看了,因为在演义当中,刘备周围的人光芒实在太过闪耀,但那些都是不真实的,蜀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三国之一最大的功臣还是刘备。刘备草根出身,但是却有远大的志向,并且靠着自己一步步的积累逐渐成为了能和曹傲、孙权平起平坐的人。可以说刘备的起点是最低的

  • 古儿别速王妃是怎么一步一步把自己作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古儿别速这个人其实也还是很有意思的,这个人不管是身份还是自己的人生都是能把人看得大呼过瘾的,最近很多网友都说了,其实被看古儿别速王妃名字叫得好听了,但是他的人生一样是超级悲剧的,也可以说是自己一步一步把自己作死的,那么她到底是怎么把自己作死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揭秘看看吧!每朝每代都有一些美

  • 樊哙靠什么封侯?他有多大的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樊哙虽然最开始只是一个屠夫,卖狗肉,但是后来跟随混混刘邦走上了起义的道路,一点一点发展起来,最终竟然看着自己的朋友成了皇帝,自己也被封侯,这样的人生转变,世界上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得到。只是,樊哙还是刘邦原配吕雉的妹夫,对于他被封侯,可能有人会认为是走了后门。那么,樊哙到底是不是靠关系上位?他在刘邦

  •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是什么关系?李隆基为什么要杀太平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好不太清楚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到底是什么关系。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所以论辈分太平公主还是李隆基的长辈,李隆基应该叫太平公主姑姑。但是李隆基最后却把自己的姑姑给杀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也是因为太平公主还想谋反,当时唐朝好不容易结束安史之乱,李隆基当然不会让太平公主这样做了。

  • 姜维手握兵权,为什么还要惧怕宦官黄皓?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后期,诸葛亮死后,蜀国的军权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掌握在姜维的手里的。而在朝堂之上,宦官黄皓可以说是胡作非为,把蜀国的政治搅得一团糟。姜维曾经想要直接回来跟黄皓对着干,最终还是被劝住了,毕竟在这方面,他斗不过黄皓。但是,姜维毕竟掌握着蜀国大部分的兵权,为什么还要忌惮一个小小的宦官呢?刘备病逝,诸葛亮

  • 樊哙在鸿门宴上是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樊哙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屠夫,每日贩卖狗肉,在刘邦还是一个小混混的时候就与他交好。后来爆发起义,他们也加入了进去,樊哙从始至终都一直跟随着刘邦,从小兵小卒一直到统领万军的大将军。刘邦也慢慢地壮大势力,与西楚霸王对抗。在鸿门宴中,杀机四伏的情况下,樊哙又是怎么做的,最终让刘邦成功脱险?他死后,他的家人又遭

  • 福临称帝后被多尔衮架空数年,掌权后是如何大有作为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清世祖福临,清朝入关之后的首位皇帝,在他登基为帝的时候,年仅六岁,一直都是由他的叔叔多尔衮摄政,直到福临十三岁的时候,才开始亲政,随后在他掌权期间,勤政爱民,整顿吏治,全国基本完成了统一,清朝的统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样一位年少有为的君主,在被多尔衮架空数年的情况下,掌权后是如何大有作为的呢?史上还

  • 历史上名声不太好的汉桓帝,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当中,对于汉桓帝的评价,总是负面的,这一个在书中连脸都没露过的皇帝,只存在于人们的谈论中,可是言辞间却总是“朝政败坏”这样的话语,以至于让很多人都认为,汉桓帝就是一个没有什么作为的昏庸君主。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三国演义》有太多虚构的部分,这一部分会

  • 曹操手下的"樊哙"是谁?曹操是怎么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樊哙,可能很多人都曾经听说过,他是西汉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也是从最开始就跟随刘邦的,他原本只是一个屠夫,但是到了战场上却是勇猛的将领。而到了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一个人,也被曹操称为是他自己的樊哙。那么,这个人是谁,他有什么样的特点或优点,能够让曹操对他有这样的称呼呢?他又是怎样评价这位&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