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荀彧一心想匡扶汉室,为什么没有选择刘备而追随曹操?

荀彧一心想匡扶汉室,为什么没有选择刘备而追随曹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372 更新时间:2023/12/20 6:05:15

我们一般认为,做事之前要有一个目标,然后根据目标选择自己要学习、要努力的方向,这样才会更有效率。可是,三国时期的谋士荀彧,他的终极目标是想要匡扶汉室,他的身份也一直都是汉室的臣子,可是为什么他偏偏选择了跟随曹操,而不是和他有着同样目的的刘备呢?

荀彧作为曹操的得力助手,在曹操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荀彧与其他谋士不同,虽然他一心辅佐曹操,但他最终是想要匡扶汉室的。早期的时候,曹操也是有着匡扶汉室的理想和抱负,所以荀彧和他也算是志同道合,而且曹操又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荀彧选择追随他。但是人终究是会改变的,尤其是随着力量的增强,权力欲望的膨胀,让曹操渐渐有了野心。而荀彧是没有改变的,他和曹操出现了分歧,最终荀彧自尽。

可能很多人都有疑问,既然荀彧心向大汉,那么他为什么不去追随一心扶汉室的刘备呢?

荀彧,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政治家,谋士,曾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汗马功劳。晚年因为荀彧反对曹操称魏公而遭到贬职,后忧郁成病而亡。因为此刻,荀彧还是心系大汉的。荀彧的出身也算是名门望族,他的根基在北方,基于其家族利益的考虑,就要选择的人应该是最有希望统一北方的人,在当时的众多诸侯中,曹操的潜力是最大的,而刘备草芥出身,虽有皇叔身份,但其皇叔的身份也有待考证,很显然,荀氏押宝在他的身上。事实也证明曹操对荀氏的庇佑非常之多。

若站在荀彧的角度看,曹操刺杀董已经被贴上了忠良的标签,曹操能够像光武一样中兴的可能性显然比一个织席贩履之徒大的多。其实荀彧在乎的并不是皇帝是谁,而是大汉是不是还存在,无论曹操怎样攫取权力,只要他还是臣。

曹操也起到的关键作用,曹操他知人善任,能够委荀彧以重任,以让他一展才华,这就是知遇之恩,古人最讲究的就是知遇之恩。以荀彧的聪明才智他又如何看不出来大汉气数已尽,只是情感上不愿意接受罢了,但只要他还是魏王,那就必须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肝脑涂地。

荀彧也有自己的理想,他也想一展才华,匡扶天下,而看到曹操如此重用自己,说明曹操是一个可以追随的明君,让荀彧感觉到只有在这里荀彧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

我们再来看看曹操前期的谋士集团。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毛阶、董昭,等等。再来看看刘备尚未遇到诸葛亮之前的谋士集团。糜竺简雍孙乾……

刘备早期起家,来投的都是寒门之士。比如简雍,是同乡,自小玩到大的朋友;孙乾,寒门出身,因才学结识郑玄,后被刘备征辟;糜竺,为士人不耻的商人,家里有钱;徐庶,无权无势,避祸到荆州,于是投奔刘备。甚至诸葛亮,也仅仅只是有一个“名门之后”的名头而已。其时诸葛家族早已失势,生活并不富裕,其境遇恐怕比“中山靖王之后,织席贩履之徒”的刘备好不了多少。

而荀彧,出身颍川荀氏,名门望族。其家乃荀子之后,几代都是朝中重臣。这样的出身,决定了荀彧不可能追随一位出身寒门的领袖。在东汉末年的乱局里,荀彧这样的人会出来做官,说明其代表的已不仅仅是个人理想和信念,整个家族的利益才是必须放到第一位考虑的问题。

还有一点就是在当时的三国时代,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刘备是真心匡扶汉室,因为姓刘又如何? 刘表、刘樟都姓刘,还不都是各怀鬼胎,这些荀彧还会不知道吗?所以他最终还是选择的曹操。总结起来就是以下三点。

第一个原因,曹操比刘备更具声望,曹操的出身和刘备的出身相差很大,刘备只不过是一个织履的,而曹操则是宦官子弟。曹操在早期就有了自己的班底,而刘备什么都没有,容身之地都没有,所以怎么看曹操都是更好的选择。

第二个原因,汉代时候,文人学士一般不会轻易跳槽的,这就好比女人改嫁一般,文人这么做了就有点失节了。汉末时期,这些人物都是来自于名门世家,他们从小便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所以不可能轻易易主,因此荀彧选择自尽。

第三个原因,那个时候汉朝君主汉献帝还在,刘备说到底只是名义上的皇叔,其他什么都不是,和皇室有亲的人多了去了。所以荀彧不可能放着眼前的汉献帝不要,去追随刘备,毕竟汉献帝才是正统啊。再者刘备的刘皇叔这个称号,对于那些中低阶层还有点影响力,对于这些贵族来说都很不屑,在他们看来,刘备不过是借此来争夺权力罢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的徐庶离开曹营后又到什么地方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刻画了一个忠孝难全,最终选择孝道的徐庶,虽然书中所写与正史上差异颇多,但是今天就只从小说的角度来谈一谈。在小说里,徐庶没有给曹操献过计策,可是他在赤壁大战前与臧霸一同逃往长安,此后就再也没有出场过。那么,逃走的徐庶最有可能去了哪里?真是长安吗?徐庶作为三国前期为数不多的智者

  • 华佗是怎么成为神医的?华佗医术在哪学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华佗是东汉的一位神医,在三国演义里出现过几次,不过关羽华佗的争议有很多,其中最大的就是华佗到底算不算是位神医。其实按照古代医术的标准,我们很难去判断一位医生到底能不能叫神医,而且华佗似乎也没记载有治好过哪些疑难杂症。唯一一次感觉突破次元的提出了要为曹操开颅治病,结果遭到了曹操的斩杀。这样看的话感觉华

  • 《三国演义》中的徐庶与真实的徐庶究竟有哪些差别?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中,总是会出现非常多为了剧情需要,或者出于作者个人喜恶而对正史进行的改编或者虚构,以至于总会误导很多人以为这就是正确的历史,而将很多原本不是这个人做的事记错。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书中那个心怀汉室,不为曹操出谋划策的徐庶,在历史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徐庶在《三国演义》中不能算是一个

  • 徐庶投降曹操之后,曹操是怎么对待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为了表现三国时期徐庶对于汉室、对于刘备的忠诚,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安排了他虽然进入曹操阵营,但是一个计谋也没有给曹操出过,这样看来,徐庶在曹操手下就完全相当于是一个闲人,没有用。可事实上,曹操不仅给他很高的官职,也有很好的结局。曹操爱才不假,但是他为什么会对一个没有用的人才这么好?徐庶真的就没有献过

  • 孙权到底有没有想过要一统天下?孙权真实想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曹操是最有野心的一位,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要统一天下。刘备则是为了匡扶汉室,唯独孙权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很多人都感觉孙权是一位没有野心的皇帝,可能就是想自己能偏安一方,没想过要一统天下。孙权是自立为王最晚的,因为他没有称帝的理由,但是当了皇帝那就要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之后便可以实行一统天下的计

  • 荀彧的王佐之才表现在什么地方?他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如果要说一个人的治国才能相当之高,足以用来辅佐帝王,常会说“王佐之才”,而历史上担得起这个赞赏的,都是些名流千古的厉害人物,好比姜尚、管仲、张良等。而三国时期,曹操身边的荀彧也被称为拥有王佐之才,那么,他的才能体现在一些什么方面呢?他的结局又是什么呢?曹操的曹魏政权的建立

  • 曹操的谋士荀彧和郭嘉相比较,谁会更厉害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时期的曹操手下,有非常著名的谋士智囊团,其中有两个很厉害的人物,郭嘉和荀彧,表现得也是十分出色。在后人眼里,同一领域水平相当的人总是会被拿出来比一比的,这两位也不例外。那么,如果荀彧和郭嘉相比,哪一位谋士要更厉害,更胜一筹呢?在曹操的帐下由于多的能人善世,谋人更是不计其数。而在众多的谋士中有两

  • 为何司马懿的人生经历与曹操如此相似?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仔细看司马懿与曹操两个人的经历,会发现,他们的人生其实颇为相似。他们都夺了前代的政权,可是在明明有能力称帝的情况下却始终没有这么做。说到这一点,声称自己要匡扶汉室的刘备可就不比曹操了。那么,为什么司马懿与曹操会有这么多的相似之处?司马懿又经历了些什么呢?司马懿与曹操其实很像,司马懿开始并没有夺权的打

  • 诸葛亮的这些妙计都是真的么?其实都不是他亲自所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简直就是个妙计王,草船借箭加上空城计就足以让诸葛亮闻名于世了,不过诸葛亮的这些妙计都是真的么?有些是真的,但也不是他想出来的。罗贯中写的三国是走的小说夸张路线,而蜀国的人物基本上都是当做主角来写,所以很多事例都有神话的迹象,如果想了解当时的真实人物还是需要大家看看正史了。在罗贯中的

  • 五胡乱华的根源全在司马懿?这个锅太大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西晋时期,曾经发生过一场汉人统治的大灾难,即五胡乱华,经历这一次的战乱,汉人都差一点被灭亡,而很多人都会把这件事情的根源,归咎在司马懿的身上,原因也很简单,司马懿平定辽东,发起一场大屠杀,致使其他民族趁虚而入占领辽东。但是如果综合以后的诸多事情,就会发现,司马懿这个锅,背的实在是太大了。熟悉三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