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出身高贵有权有势,揭秘鲍叔牙与管仲的传奇故事

出身高贵有权有势,揭秘鲍叔牙与管仲的传奇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747 更新时间:2024/2/7 16:21:1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鲍叔牙的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若是说到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很少有文人会不愿意出仕的,因为大部分人都会四处寻找机会想要往上爬,毕竟权势真的很让人拒绝不了。可是也有一些不一样的人,他就是鲍叔牙。作为一个从小就活在政治圈里的人,他从起点就比很多人都高,他的父亲本身就是齐国很厉害的大夫,可是他却并没有想要和他父亲一样走政治路线,若不是因为他的好朋友管仲的劝说,在春秋时期的舞台上或许真的会少了属于他的身影。

在鲍叔牙的人物事迹中可能绝大部分都和管仲有关系,这对好朋友在历史上也是很有名的。在两人年轻时就已经把彼此当成知己,不仅是因为志向相同,更是因为性情相和。所以也就有了两人后来在仕途上的互帮互助。我们都知道鲍叔牙在进入仕途以后,是选择跟随公子小白做事业,而管仲却是选择辅助大公子,一般情况下这种友情都会逐渐变质,总会有人因为自己的私利而背叛这段关系,可是鲍叔牙和管仲却并没有分裂。

那么这两个人为什么会有如此深厚的情意呢?对于这两个人交情的开始其实是因为他们共同卖东西做买卖,虽然鲍叔牙是从小出身权势之家,家境条件是真的很不错。但是管仲却和他不一样,正是相反管仲自幼家里就很贫困。所以在做买卖开始的时候管仲所出的本钱就不够多。并且随着两人生意的做大,每次在最后结算时管仲总是要多拿,虽然有很多人都为鲍叔牙觉得不公平,可是鲍叔牙知道他的家庭状况,所以无论别人怎么说管仲,他每次都很照顾管仲。或许是因为他真正了解到管仲的真性情,无论管仲发生了什么事,鲍叔牙都选择无条件的支持他并且安慰他。而管仲对他也是很感动,认为他是真正的生死知己。所以就算最后两人跟随了不同阵营,也依然没有影响到两人的友情。

位的争夺过程中,两王相互斗肯定要有一方失败,最后公子小白顺利打倒了公子纠坐上了齐国的王位,而鲍叔牙作为一直忠心耿耿跟随齐桓公的“老人”,也理所应当坐上应有的相位。可是这个时候鲍叔牙却做出了让人惊讶的举动,他大胆的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做齐国的相国,要知道早先在管仲跟随大公子的时候,可是对齐桓公有着一箭之仇,若不是因为齐桓公当时将计就计选择装死,恐怕这时候在位的就是公子纠了。所以这时候的小白对管仲的心情可以说是很愤恨了,毕竟是差一点就要了自己的命。可是鲍叔牙刚正直白的性情还是让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由此可见他是真的很爱惜人才。

鲍叔牙跟随齐桓公时间不短,可他却执意要以管仲才能超众来举荐管仲,还设计鲁庄公顺利把管仲救出,两人之间的情意并非寻常友谊。而在管仲成功登上相位后,也确实没有辜负鲍叔牙和齐桓公对他的希望,与鲍叔牙一起将齐国发展成为春秋霸主。

管仲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他虽然刚开始跟错了君主,但是他在跟随齐桓公以后施行的各种政治变法大家都有目共睹。可是事实上鲍叔牙的政治能力也是不弱的,在他辅佐齐桓公的路上,一直主张善用人才,这一点从他拒绝相位诱惑,坚持举荐管仲为相就可以看出来,要知道有几个人能拒绝得了权势呢?而鲍叔牙为了齐国更好的发展他做到了。并且鲍叔牙不仅在官吏的任用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在外交方面也有过人的思想。他所主张的“尊王攘夷”的旗号,让齐国从战乱纷繁的春秋众国里面脱颖而出,逐渐强大成为一方霸主,最后还统整个中原地区的各个国家来一起对抗边境敌人。

如果说管仲是实行政策的能人,那么鲍叔牙就是谋划战略的强者。在管仲将要死去的阶段里,齐桓公本来想任用鲍叔牙作为相国,那时候管仲就很担心鲍叔牙会因为自己太过刚直的脾性触怒齐桓公。果不其然在鲍叔牙坚持要辞退三个大奸臣的时候,齐桓公虽然当时答应了他,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又把他们请了回来,所以鲍叔牙最后还是含怨而死,但是也确实因为这几个奸臣让齐国从强者走向了衰亡。

标签: 鲍叔牙春秋

更多文章

  • 管仲和鲍叔牙,齐桓公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全靠他们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齐桓公,春秋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齐桓公的故事。关于“春秋五霸”,历史上有多个版本。但无论哪个版本,齐桓公都必须位列其中,而且排名第一。他是当之无愧的春秋五霸之首。如果我们回转目光,回到2700年前,会发现齐桓公差点与春秋五霸擦

  • 晋文公的称霸原因:晋文公如何成为春秋五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晋文公,春秋五霸,国家,

    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他使晋国成为霸主,是经历了一番艰难曲折的历程的,开始,他受到父亲的宠妃骊姬的陷害,被迫逃出晋国,在许多国家流浪,经历了19年的磨难,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经验,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磨炼了他的性格。公元前636年,由于晋国发生内乱,没有了国君,重耳结束了在外国流亡的生活,在秦国

  • 齐国公主和亲嫁给晋文公 为何嫁到晋国3个月就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齐国公主,晋文公,齐桓公

    晋国自晋文公称霸以来一直是诸侯的领袖,而齐国自齐桓公以后就再也没能重登霸主地位。晋国传至晋平公的时候,齐景公为了讨好晋国,把年龄最小的公主送进了晋国后宫,没想到仅仅三个月,少公主就一命呜呼了。《左传》说:夏四月,韩须如齐逆女。齐陈无宇送女,致少姜。七月壬寅,晋少姜卒。你看,史籍记得多么清楚,多么的证

  • 晋文公重耳逃难二十年竟在七个老婆帮助下成就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战国,重耳,历史

    老婆多有的时候真的挺好的,看看春秋战国时的,晋文公重耳。话说当年晋国骊姬乱政太子申生被杀,聪明的晋国公子重耳选择了逃亡。这一年重耳四十三岁。和重耳一起选择逃亡的是这么几个人,赵衰、狐偃咎犯(重耳的舅舅,狐季姬的兄弟)、贾佗、先轸和魏武子。这五个人都是贤能之人,特别是赵衰我日后在谈到《赵国女事之赵氏孤

  • 孔子为什么评价晋文公谲而不正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孔子评价晋文公,晋文公谲而不正

    这个词是孔子对其的评价,咱们先来看看这个成语解决一个问题,“谲”的意思。这个字儿的意思是权诈,欺。晋文公这么一个得民心基本没有什么黑点的人,为什么会被孔子这样评价呢?重耳一开始只是晋国的一个皇子,安静的学习读书交友。但是皇宫这个地方岂能容得下你这种身份的人,骊姬为夺皇位,设计陷害其他皇子。当然他们的

  • 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 晋文公人物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齐桓公。周平王避开第戎往东迁移,开始了春秋时期几百年的东周时代。晋文公重耳在游历了诸国后重回到晋国,当时晋国国君。重耳联合外戚舅舅狐氏和姐夫赵衰一同整顿国内政治,采取以公族为主,外戚为辅,远方亲戚次之的权力联盟,不久就实现了晋国的三军整顿。晋国拥有三军后标志着成为大国。这时候周室

  • 齐桓公晋文公是什么关系 晋文公欲伐卫的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齐桓公晋文公,晋文公欲伐卫

    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而且两个人差了一辈,还是老丈人和女婿的关系。这个关系要从当初晋文公逃命说起。晋文公当初在外面逃亡的时候那叫一个惨,这个国家待一段,那个国家住一会。没有固定的住所,各个国君有对他好的,也有对他不好的,这一路上连田间的老农民都欺负他。齐桓公就属于对他好的国君,齐桓公爱惜人才

  • 晋国大夫赵衰:辅佐晋文公成为一方的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晋国大夫赵衰

    晋国大夫赵衰有着一个传奇的人生,赵衰即赵成子,其出生年月不详。根据史料可考,赵衰应该出生在一个贵族世家,然后他选择了晋献公的次子公子重耳为他的主人,并跟随他一直在外流亡了近十九年。关于赵衰的故事现今流传最广的莫过于以叔隗妻赵衰的故事了。晋国的国君晋献公一共有六子一女,公子重耳是他的第二个儿子。当时赵

  • 晋文公的母亲是谁?她是哪个国家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晋文公

    在《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中,记载了晋献公所娶妻妾的情况:“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在司马迁的《史记·晋世家》中也如此记载到:“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根据这两处以及其他文献上的相关记载,我们不难得出,晋文公重耳的母亲狐姬是翟国人,而且属于大戎,是一个戎族女

  • 晋文公62岁一口气娶5个老婆竟然还包括侄媳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晋文公

    春秋的时候,诸侯纷争。晋献公年老体弱,无力过问国事,他的宠妃骊姬便擅自废除长子重耳,把自己亲主的儿子立为太子,并千方百计谋害重耳。重耳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逃到异国他乡去躲灾避难。网络配图重耳在外一直流浪了十多年,去了好多个国家,当重耳到秦国后,秦穆公非常高兴,他不顾重耳六十二岁的高龄,一古脑将五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