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神韩信到底打过败仗吗 韩信用兵的特点是什么

战神韩信到底打过败仗吗 韩信用兵的特点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660 更新时间:2023/12/10 7:51:57

不知在历史上有没有记载过韩信打过败仗,但是在《楚汉传奇》中我们可以看到,韩信在出蜀地之后,是打过一次败仗,并且败的还是挺惨的。项羽以3万的兵力,打败了50万的诸侯联军,如果说这是谁的错,韩信难以推脱,但也不是他的过错。

刘邦在攻打彭城的时候,项羽的军队被滞留在齐国,留下范增来防守彭城。刘邦所带领的50万联军,大张旗鼓地攻打彭城,致使范增无法防守,但也是有计谋的撤出,并没有损失多少的兵力,退守在萧镇。

刘邦占领彭城之后,就号令三军可以痛快的玩乐,士兵们肆意掠夺,光天化日的强抢民女,军纪极为混乱。刘邦其他的将领都在玩乐中,唯独韩信,他身为大将军,只有他发现了其中的危机,占领了彭城并不是胜利,只是范增有意的退让,而且他深知项羽必定5日内回来,带着精锐楚军归来,必定有一场大战。他先是率领2万汉家军出城驻扎,然后跟刘邦说明缘由,但是自信满满的刘邦,却丝毫不放在心上,认为韩信是危言耸听,继续玩乐。

没想到的就是,项羽果真在5日内,聚集了3万楚军,兵临彭城。本来韩信已经做好了战略部署,重点守护南北城门。没想到项羽先是派2.5万的兵,由季布钟子期来带领,去吸引韩信的主力兵,自己率5千士兵,连夜渡过沼泽地,直接攻破东门,东门是汉军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是韩信所没想到的。导致城内一片混乱,诸侯联军只不过是滥竽充数,没几下,就四处逃亡,就这样韩信在跟项羽的第一次交锋中就落入下风,可以说是他拜了。

韩信用兵的特点是什么

虽然每个人都说韩信用兵如神,少有败绩,那都是因为他有着胸怀全局的大局观。在刘邦还待在蜀地的时候,韩信就根据自身的条件,比较了一下敌我各方面的实力,分析了敌我军事力量的优劣,从而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其目的就是胜利。至少从整个楚汉争霸中,都能证明韩信是一个从大局观着想的一位杰出军事家。

他的战略很明确,先让刘邦重用贤将,改善军纪,做到有功必赏,对周边的黎民百姓有所救济,收复天下的民心。再出蜀地,灭掉三秦,连续攻打其余诸侯国,最后在与楚霸王一决雌雄。

韩信用兵的特点,很多人认为是在局部方面用兵,其实他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人。在刘邦出蜀地之后,连破三秦,取得了硕硕战果之后,开始骄傲自满,最终被项羽的三万兵马,打的诸侯联军节节败退,很多之前归汉的诸侯们都投奔到项羽帐下。此时,汉军已经退回荥阳驻守,可以整个战场形势对于汉军来说,那是非常的不力。韩信为了改变局面,先是攻取魏地,却发现整个战局依旧处于下风。在这种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韩信估摸了一下我方势力,再跟楚军对比了一下,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跟刘邦提议:“臣愿领三万兵马,可以攻取赵、齐等地,替大王收复各诸侯国,并且可以从后方切断楚军粮道。”

由于这一战略的实施,使处于下风的汉军有了转机,至少可以跟楚军的对峙不处于劣势方。使汉军得到了缓冲的余地,而楚军却不知道这个道理,依旧跟汉军呈对峙局面,却不知自己的后方被韩信切断。致使自己形成被三方势力夹击的局面,最终兵败垓下。

韩信始为布衣时干了些什么事情

韩信始为布衣时是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传》中的《淮阴侯列传》中的一句话,说的是韩信从前是平民百姓时的意思。在这句话的段落中,介绍了韩信出人头地之前的生活场景。让我们来看一下司马迁记载下的韩信落魄时的生平。

在司马迁的记载中,韩信原本是淮阴地区的人。他在还是平民的时候,家庭贫困。但是韩信本人一没有突出的品格能够被大家推举为官员;二没有出色的经商能力,所以他的日子过得十分困苦,自己连谋生的能力都没有,只能不断地靠着同村的好心人的接济。

后来淮阴那里的亭长看到了韩信,认为韩信不是池中之物,就多次接济了韩信。但是亭长之妻十分厌恶韩信,就故意早早地做饭躲在房中吃掉。当韩信来乞讨时,家中已经没有多余的饭可以给他了。几次之后,韩信看穿了他们的用意,十分生气,就与他们绝交后离开。

多年之后的韩信被封为了淮阴侯,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再一次见到了这个亭长,就赐给了他一百钱,并且说亭长是一个没有见识的人,做好事不能够持之以恒。

而韩信始为布衣时就是出自这里。韩信此人本身才能卓越,青年时期之所以过得如此困苦,不过是因为还没有他施展才能的机会。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韩信就迎来了一展能力的机会。在他的谋划下,刘邦逼死了项羽成为了汉室王朝的建立者。

标签: 战神韩信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死的最惨的八位功臣 韩信竟被女人所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信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每位帝王身边都有为国家立下汉马功劳的名臣,不计其数,在他们的一生中为了自己的国家倾心付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最终以惨烈的死法告别了一生效力的国家。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中国古代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八位功臣。网络配图一、商鞅,死因:五马分尸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

  • 为何刘邦当上皇帝 却要杀掉大功臣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韩信

    刘邦称帝功劳最大应该有三个人:萧何、韩信、张良,这三个人被称为汉初三杰,刘邦称帝之后,为什么其他两个人都善终,而韩信却惨死,其中有什么原因呢?韩信成为刘邦要收拾的第一个对象在早前就已经埋下祸端,刘邦准备跟项羽平分天下,着手准备西归的时候,张良跟陈平跑出来了,意思是说当初自己建议主公跟项羽议和,主要是

  • 战神韩信一计竟连用两次:成彭城最大的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信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用过一次的计谋第二次便不可在用了,因为敌人会有所防备,令其失效,但是韩信却反其道而行之,同一计谋用了两次,结果……大家看下文吧。刘邦从彭城之战中,也彻底明白了,那些大小王是靠不住的,关键时刻,他们会马上调转枪头和项羽一起对付自己。汉军中唯一靠得住的,就是唯一会打仗的韩信了。韩信是彭

  • 韩信从未带过兵 萧何为何笃定他可统帅三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我们都知道。韩信原先是项梁手下的一个小兵,项梁死后,跟了项羽,后来当了一个小官。他虽然官小,但是喜欢给项羽提建议。项羽在当世可是个打仗能手,霸气无比,如何会把小小的韩信放在眼里。因此就没搭理他,说不定还略略地讽刺了他两句。韩信受不住了,离开项羽,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呢,也没怎么看

  • 解密:萧何为什么要帮助汉高祖刘邦杀掉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萧何

    刘邦做为中国历史上最无情的两个开国皇帝之一,最大的罪状应该就在杀韩信这件事上。不过在杀韩信这件事上有一个人被历史忽略了,他就是韩信的哥们和同事萧何!历史上众多“好好先生”未必都是好人,他们所信奉的中庸哲学,讲究“不偏不倚、左右逢源”,为了保住自己,偏向哪一方都可以。网络配图因此,所谓“好好先生”,中

  • 刘邦为什么后悔杀了韩信?一句话点醒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

    项羽兵败之后,他帐下的将领钟离昧平时与韩信有几分交情,便来投奔他。公元前201年,有人向刘邦举报韩信起兵谋反。刘邦却信以为真,韩信听后,以为自己并没有什么错误,便想亲自向刘邦解释清楚,可是又害怕刘邦把自己绑起来,便和自己的好友钟离昧商量,钟离昧听后说:“刘邦现在之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就是因为我在你这里

  • 刘邦夫妇杀掉战神韩信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

    刘邦能够打败当时数倍于自己武装力量的项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得到了韩信这个人才的缘故。韩信本来是满腹韬略,可惜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在项羽的帐下混了个“执戟郎”,说白了就是给项羽打杂的,所以终日郁郁寡欢,和下面的兄弟们只能是厮混度日!直到他机缘巧合,在萧何的大力引荐下,重新投到刘邦门下,才有了施展自己

  • 揭秘:都是名将但为什么韩信却瞧不起白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韩信

    战神白起,伊阙之战斩首24万魏韩联军,攻楚之战歼敌百万……是名副其实的杀神。尤其是长平之战,以60万大军围困赵军45万,打破了围攻战“十则围之”的惯例,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最后赵军45万人,战死25万,被坑杀20万,全军覆没,战神之名响彻千古!网络配图韩信说,“……白起算什么名将,杀敌一千,自损

  • 汉初三杰为什么韩信惨死:而萧何张良却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韩信

    刘邦即位后在洛阳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战胜项羽、夺取天下的原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方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萧何、韩信、张良是

  • 汉朝秘闻:三国最大的功臣韩信为什么会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韩信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越国灭吴后范蠡对文种说的话。然而文种不听,最终死于勾践之手。网络配图近三百年后,公元前197年,吕后和萧何诱杀韩信于长乐宫,灭三族。网络配图历史上张良是个足智多谋的人物,也是西汉三杰之首。他和萧何韩信为了刘邦打天下立下盖世功劳。天下平定之后,张良积极隐退,称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