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孔子孟子都曾离婚 孟子为什么要离婚

历史上孔子孟子都曾离婚 孟子为什么要离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317 更新时间:2023/12/28 8:49:27

导读:孟母觉得十分荒唐,遂引用古礼“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来提醒儿子:你去你老婆的房间,不提前招呼一下,进去时也没一点声响,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孟子听罢,很是自责,此后再也不敢提与妻子离婚的事了。

在古代,名人离婚同样备受关注。

网络配图

孔子“离婚”迄今为谜

中国古代的离婚者中,名气最大的当属孔子,但其离婚的是非、真假,一直到现代仍存在争论。

据《孔子家语?本姓解》所记,孔子19岁时,娶了宋国的丌官氏为妻,一年后生了儿子。孔子是当时鲁国的文化名人,国王鲁昭公听说后,送来了鲤鱼,以示祝贺。孔子觉得这是家门莫大荣幸,遂给儿子起名“鲤”,因是头胎小子,取字“伯鱼”。

据说,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也曾“出妻”,原因是原配施氏连生9个女儿,却未能生出一个儿子。后来,已是老头的叔梁纥将孔子的母亲、当时年仅17岁的颜徵娶回家,这才有了孔子。另外,孔鲤、之其孙孔?(子思)也都有与老婆离婚的经历,故有“孔氏三世出妻”一说。

网络配图

“孔子离婚”一事,直到唐代才被曝光,首次将其曝光的是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然而,不少现代学者都在质疑,因为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里并没记载孔子离婚的事情,已逾千年的唐代才曝光,可信度不高。

孟子闹离婚被孟母制止

儒家文化讲究“礼”、“仁”,孔子离婚一说,让不少“孔粉”挺受伤的。而且,“孔孟之道”的另一人、亚圣孟子也曾闹过离婚。

最早曝光孟子闹离婚的,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他在《荀子?解蔽篇》中称:“孟子恶败而出妻”,意思是孟子讨厌其妻子的不良品行,担心败坏自己名声而提出离婚。孟妻做了什么样不好的事情,让孟子要“出妻”?原来仅因坐姿不雅。

网络配图

孟母是一位十分明了事理的女人,仅因儿媳妇坐姿不雅,儿子就提出离婚,孟母觉得十分荒唐,遂引用古礼“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来提醒儿子:你去你老婆的房间,不提前招呼一下,进去时也没一点声响,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孟子听罢,很是自责,此后再也不敢提与妻子离婚的事了。

标签: 孟子

更多文章

  • 亚圣孟子不为人知的一面:春秋时期的外语学家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孟子

    亚圣孟子,不光是个儒学大师,还是个外语教学的培训专家。有一次,他跟戴不胜聊天说:“有一个楚国的大夫,想让他的儿子学齐国的语言。你觉得需要请哪国的老师来教?” 戴不胜回答:“那必然得是齐国的native speaker啊。” 孟子说:“虽然老师是齐国人,但如果周围都是楚人在讲话,你就算拿鞭子抽他,也学

  • 亚圣孟子不为人知的一面:古时候的潮人会英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孟子

    亚圣孟子,不光是个儒学大师,还是个外语教学的培训专家。有一次,他跟戴不胜聊天说:“有一个楚国的大夫,想让他的儿子学齐国的语言。你觉得需要请哪国的老师来教?” 戴不胜回答:“那必然得是齐国的native speaker啊。” 孟子说:“虽然老师是齐国人,但如果周围都是楚人在讲话,你就算拿鞭子抽他,也学

  • 揭秘:孟子竟是史上第一位被宫刑的文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孟子

    中国夏商时制定的“五刑”:墨(刺脸)、劓(割鼻)、宫(阉割)、膑(去膝盖骨)、大辟(斩首),以宫刑最让人接受不了,士可杀不可辱嘛!故太史公司马迁被汉武帝施以宫刑时,痛不欲生,生不如死。但司马迁并非史上第一位受辱的文人,汉书上记载司马迁冤如巷伯,如同巷伯一样的冤屈,这个巷伯表字孟子,他才是史上惨遭宫刑

  • 孟子: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惨遭宫刑的文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孟子

    中国夏商时制定的“五刑”:墨(刺脸)、劓(割鼻)、宫(阉割)、膑(去膝盖骨)、大辟(斩首),以宫刑最让人接受不了,士可杀不可辱嘛!故太史公司马迁被汉武帝施以宫刑时,痛不欲生,生不如死。但司马迁并非史上第一位受辱的文人,汉书上记载司马迁冤如巷伯,如同巷伯一样的冤屈,这个巷伯表字孟子,他才是史上惨遭宫刑

  • 鲁平公为什么要接见孟子?人没见着却出了一个成语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鲁平公,战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鲁平公要接见孟子,人没见着却出了一个成语,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是《孟子·梁惠王下》里面记载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一次鲁平公想出去体察民情,一个名叫臧仓的侍臣就问道:“以往您外出,都一定先告诉有关的专职人员要去的地方,现在车马都已套系好了,有关

  • 孔子孟子能得到君王的礼待,为何得不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春秋战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孔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孔子和孟子,作为思想家,他们创立和发展的儒家学说,在本质上是一种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学说,而并非政治学说,也并非是可以实施的治国理政的方略。也就是说,孔子和孟子是思想家而不是政治家。他们的政治思想,在战国那个时代,

  • 与孔子齐名的儒家继承者,孟子的历史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孟子,战国

    你们知道孟子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变成仅次孔子的一代儒家思想大师,有“亚圣”之称,他便是孟子。尽管,孟子有这般高的影响力,和孔子并称之为“孔孟”,可是他确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角色,儒家另一位宗师荀子对他

  • 孟子为何能被后人称为“亚圣”?孟子的思想学说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孟子,儒家,战国

    大家好,说起孟子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孟子名轲,是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城。一说当时属鲁)人。孟子的先世是鲁国公族“三桓”中的孟孙氏,到孟子时代,孟孙氏已经衰落下来。孟子幼年丧父,母亲从事女织,家境比较贫寒。孟子是在严格的家教中长大的。据《列女传》和《韩诗外传》,孟子年幼时,他家居住在坟地不远处

  • 先秦古文赏析之富贵不能淫,孟子的这篇文章有什么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先秦,富贵不能

    富贵不能淫,先秦孟子及其弟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

  • 关于孟子不尽信书的出处是什么?它来自于哪一个历史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典故,孟子不尽信书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孟子不尽信书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出处】《孟子·尽心下》。【释义】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相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辩证地去看问题。【历史典故】传说在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的第四年,周武王得知商纣王的军队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