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子留给中国的十大糟粕思想:愚民政策 歧视女性

孔子留给中国的十大糟粕思想:愚民政策 歧视女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854 更新时间:2024/1/29 16:01:01

鲁迅说:“翻阅两千年的中国明史,只看到两个大字:吃人”,诚哉斯言!鉴于当下,国学之风盛起,覆人无数,有必要再次将孔子的糟粕思想进行梳理,以示国人。

一、等级观念:

孔子推崇君权、父权、夫权,提倡愚忠、愚孝、愚节。在孔子的观念里,君臣父子夫妻,各有其位,等级森严,不容僭越,绝无平等之必要,更无平等之可能。导致国人只知专制,不识民主,以为命由天定,其实人人生而平等。孔子的这种专制思想、等级观念逐渐渗透进国人的血液里,流淌至今,如附骨之蛆,剔之不去。

《论语·颜渊》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八佾》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里仁》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二、孔子力主推行愚民政策:

让民众按照统治者的意思去做事,却不要让他们知道这样做的原因。愚民为何?一句话:便于统治!中国近现代的诸多落后,以及国人骨子里的奴性十足,都是两千多年的专制思想和愚民教育合力作用的结果。对此,孔老夫子,恐怕难辞其咎。

《论语·泰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三、简单的二元思维:

孔子眼里,人只有两类,非君子即小人。如此简单的二元思维,导致国人在面对多元社会,多元问题时的无能为力和不知所措。其实人性之复杂,根本就不是君子和小人所能涵盖的,当然,孔子认为一分为二足矣。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述而》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四、孔子只重阐述,不提倡原创:

结果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只能将古人的思想陈陈相因,多是些训诂、考据、索隐之学,而新思想的诞生几无可能。此便为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再无思想大家之根源所在。另外,一个不重视原创的民族只会出现现在这样的结果:抄袭严重,盗版猖獗。

《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

五、迷信古人:

孔子的目标永远向后,只恨不能回到周初,为周公洗足,替武捶背。导致的结果是,人人迷信古人,而古人迷信更古的人。年纪轻轻就开始怀旧,不思进取,只知慨叹人心不古,其实古人之心未必如今。

《论语·述而》子曰:“信而好古。”

六、歧视女性:

孔子轻贱女性,视女子为小人,导致的结果是数千年的重男轻女,造孽无数。

《论语·阳货》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七、狭隘的民族主义:

孔子心中那“正统嫡传”的文化道德优越感,逐渐演变成国人心目中“上国”之莫名其妙的观念,至明清而愈演愈烈,举国上下,不知天外有天,遂有清末之辱。细细揣度,人类之战争,半数以上起于民族主义,一战、二战之德国日耳曼民族、日本大和民族,皆因自以为优而彼等劣,遂起贪心,致生灵涂炭。现今,国内经济略有好转,民族主义叫嚣又起,望国人慎之再慎,引以为戒。

《论语·八佾》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八、孔子提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此这般,社会责任感,从何谈起?

《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九、孔子是典型的精英主义者,骨子里看不起劳动人民,视农民、菜农、手工业者为小人。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十、孔子为人虚伪,言行不一,在卫国见南子,惹众弟子不悦一事,将其说一套,行一套的嘴脸暴露无疑。

《论语·雍也》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无厌之!天厌之!”

标签: 孔子愚民

更多文章

  •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 论语卫灵公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卫灵公,孔子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一生仕途不顺,除了在鲁国有过短时期的“辉煌”以外,大半生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离开鲁国后,孔子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卫国,而卫灵公似乎也很厚待这位孔夫子,对他许以六万石的俸禄待遇。孔子到了卫国,卫灵公不免要请教一番,于是就有了“卫灵公问陈于孔子”的故事。“陈”即“阵”,行兵布阵之意,“卫

  • 解密:儒学经典《论语》及“四书”都与孔子无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儒家,四书五经,

    把《论语》以及“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当成孔子以及儒家的代表作是个很大的谬误。但是今人认知普遍如此。自南宋朱熹以来,谬种流传,可谓积非成是。有必要正本清源,予以澄清。1、《论语》不是孔子的著作 ,更不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论语》不是孔子的著作,而是孔子生前与门人,以及门人之间

  • 齐景公问晏子“孔子为人怎样?” 晏子为何不答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齐景公,晏子

    齐景公问晏子说:“孔子为人怎样?”晏子不答。齐景公又问一次,还是不答。景公说:“对我说孔某人的人很多,都以为是贤人。今我问你,你不回答,为什么?”晏子答道:“晏婴不肖,不足以认识贤人。虽如此,晏婴听说所谓贤人,进了别国,必要和合君臣的感情,调和上下的怨仇。孔某人到楚国,已经知道了白公的阴谋,而把石乞

  • 揭秘:弟子们官运亨通为何孔子想当官却没人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孔子

    在文化的传承中,老师的作用太重要了,好老师太重要了。单纯从教育上看,孔子是非常好的老师。孔子留给世人的非物质遗产,大体可分为做人、处世和做学问三部分内容,这些理念迎合了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礼之用,和为贵”,这些几乎都已成

  • 海昏侯墓考古进展几何? “孔子屏风”真相曝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海昏侯,考古,汉废帝,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记者 宋宇晟)19日,“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题讲座”在北京举行。目前海昏侯墓的考古工作进行到了哪一步?下一步还有哪些计划?讲座结束后,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项目领队杨军接受了中新网记者独家采访。考古进展:正进行更精细地发掘与处理文物16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颇受关注的南昌西

  • 七岁神童项橐 孔子自叹不如他但是却早早夭折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项橐,孔子

    项橐(拼音:xiàng tuó),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省日照市人)的一位神童,虽然只有七岁,孔夫子依然把他当作老师一般请教,后世尊项橐为圣公。小项橐长得眉清目秀,水洗一般,无师自通,聪明过人。他自小就喜欢观察事物,遇事好砸破砂锅问(纹)到底。提出的问题使好多大人难以回答。孔子之师小项橐长得眉清目秀,

  • 在孔子的一生中 对他最差的评价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颜回,孔子,孟子,子贡

    子路跟着孔子走,却落在了后面,碰到一个老者,子路问道:“您看见我的老师了吗?”老者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说完,便扶着拐杖去锄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着。他便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相见。第二天,子路见到孔子报告了这件事。孔子说:“这是位隐士啊。”叫子路回去

  • 揭秘:孔子两次择婿的事件背后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颜回,孔子,孟子,子贡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两次选婿的故事。一次替自己女儿选。孔子评价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他被拘禁了,但他并没有犯别人指控的罪。”于是把女儿嫁给了他。一次替侄女(哥哥孟皮的女儿)选。孔子评价南容:“国家有道时,不被免职;国家无道时,能免遭刑罚。”于是把侄女嫁给了他。《论语》记载这两个故事的文字,

  • 泰山为何会对孔子思想有着如此深远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颜回,孔子,孟子,子贡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泰山与名人结缘,肇始于孔子。孔子登临泰山,抒怀畅志,开阔胸襟;考察封禅,学习礼仪;了解民情,观知时政,活动内容与历史遗迹十分丰富。明代《泰山志》说:“泰山胜迹,孔子称首。”这不仅拓展了泰山文化的内涵,也使儒家思想文化借泰山之力发扬光大。同时,孔子也

  • 孔子一生都做过哪些官?孔子一生的仕途顺利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孔子,春秋战国

    孔子当的第一个官是季氏吏,也就是鲁国三大家族“三桓”之一季氏家族的小吏。是管什么的呢,负责管理仓库的。说白了,也就是个仓库管理员。但是,孔子是个对工作相当负责的人。短时间内取得了较高的业绩——仓库出纳的钱粮有条有理,很是清晰明了(料量平),众人叹服。很快,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孔子便有小小的仓库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