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孔子编《春秋》是怎样为晋文公遮丑的?

解密:孔子编《春秋》是怎样为晋文公遮丑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854 更新时间:2023/12/26 1:15:57

公元前636年,春。

晋国公子重耳依靠着秦国的强大兵力,返回到他的祖国,杀死了当时的晋国君主——晋怀公,也就是重耳的亲侄儿。从他的手中,一把夺过了权力的宝座。

关于这一段血腥而残酷的历史细节,史书上记录的非常模糊。

我们可以根据《左传》里的时间顺序,把这一过程做尽可能的复原:

当重耳带领着秦国的大兵,渡过黄河,攻打晋国的时候,晋怀公也调遣了本国的军队,前来抵抗。

二月甲午日:晋国的军队已经开到了“庐柳”这个地方,(晋师军于庐柳)。庐柳在晋国的境内,这是当时与秦军交战的前线。

秦穆公派遣公子絷为使者,来到晋师的军营之中,与晋国方面谈判。谈判的结果非常有利,还没交战,晋国就退了兵,把部队后退到“郇城”这个地方。(师退,军于郇。)

晋军退兵,说明晋国军方还是比较倾向于公子重耳的。晋怀公此时多少已经有些“众叛亲离”了。

这一天是甲午日,到了第八天,也就是辛丑日:狐偃作为公子重耳的代表,来到了晋师的军营之中,与秦国的大夫、晋国的大夫们坐在一起三方会谈,终于达成了一致协议。(狐偃及秦、晋之大夫盟于郇。)

狐偃与他们谈判交涉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四个小时,很快就搞定了。这说明:晋国方面非常乐意重耳回国为君。

于是,第二天,也就是壬寅日:重耳亲自来到了晋师之中,与晋国的大夫将军们亲切的见面、会晤。(公子入于晋师。)

群臣们山呼万岁:“陛下,您早在十九年前,就该是我们的国君了!”

又过了三天之后,丙午日:公子重耳在秦军、晋军的簇拥之下,来到了“曲沃”。( 丙午,入于曲沃。)

曲沃城,是他出生的地方,也是他爷爷晋武公的发迹之地。他们家族曾经在这个地方夺取了晋国的大权,后来,他的兄弟太子申生也是被分配到了这里。

次日,丁未日:公子重耳来到他爷爷晋武公的庙里,在这里祭拜了祖先,接着就在晋武公庙,举行了登基大典仪式,正式即位为晋国君主,这就是公。(丁未,朝于武宫。)

他在外面流浪了十九年,踏遍了天下的险山大川,历尽了人生的艰辛苦难,终于回到了他的晋国,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摧,按照司马迁的说法,他已经是个六十二岁的老人了。

一个落下一身臭毛病的糟老头子,只剩下一双淡定的眼神,当年的翩翩公子,早已不复返,逝者如斯夫。

晋文公的“文”,是个好字,有多种意思:经纬天地、道德博闻、勤学多见、忠信接礼、化成天下、经邦定誉、赐民爵位、与贤同升、坚强不暴、慈惠爱民……

次日,戊申日:晋文公重耳派人追杀他的侄子晋怀公。

晋怀公是一个很可怜的人。以前在秦国做人质,受尽了屈辱,现在当国君才几个月,又被伯伯追杀,成了丧家之犬,仓惶逃走。辅佐他的吕省、郤芮二人,见大势已去,只好宣布投降归顺,承认文公重耳为晋国新君,一面又掩护晋怀公躲到山里去打游击。

但是很不幸,晋怀公逃跑不到一天时间,就在高梁这个地方被抓住了,当场把他杀死。(戊申,使杀怀公于高梁。)

晋怀公死后,得到了一个“怀”的谥号,怀这个字,表示昏乱又可怜,同时,又还有些值得晋国人民怀念的意思。

从甲午日到戊申日,总共才整整半个月十五天,就完成了改朝换代的全部过程。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短、行动最快的夺位篡权了。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也不可能那么快,那么顺利。

虽然如此,但这里面也有两个细节,非常值得玩味。说出来可能会对晋文公这样的大人物的声誉产生影响,甚至是污点,晋文公可能比较忌讳。那是什么呢?

第一点:晋文公想当国君,就勾结别国人,依仗外族的势力,强行打过黄河去,占领全晋国。

第二点:晋文公想当国君,就不顾手足亲情,打跑了侄儿,还不放过,快速处决,斩草除根。

因为晋文公当时本已很得民心,并且后来又成了春秋时期非常伟大的人物,所以这两点说出去,总不太好听,有损于他的光辉形象。

孔子虽然评价晋文公“谲而不正”,但他们二人在维护封建礼教的大原则上其实是一致的,区别是前者用思想,后者用行动。

再者,孔子在编写《春秋》的时候,往往会“为尊者讳”,这些大人物身上不好的事,还是别说出去让人知道为好。但是,孔子也还是比较尊重历史的,他又不愿胡乱编造篡改,那怎么办呢?

那就干脆不写了,把这两点都不写进去,这样,就既隐藏了这些劣迹的事实,同时也是一种变相的尊重了历史。

所以,熟知内幕的《左传》作者,在为孔子的《春秋》做注释时,是这样解释孔子为什么不写这两点的:

1. “秦伯纳之,不书,不告入也。”

2. “使杀怀公于高梁。不书,亦不告也。”

什么意思呢?

1. 晋文公勾结外国人当国君,是仗的秦穆公的势打回去的。为什么不把这一点写进去呢?因为当时写历史有一个惯例,叫做“不告则不书”。怎么叫不告则不书呢?告,就是通告;书,就是书写。

也就是说,即使是发生了的真实事情,如果没有通告神灵、没有通告祖先、没有通告天子、没有通告其他诸侯,即:没有正式发布新闻记者招待会的事情,那就不用写进史书了。

晋文公出卖国家主权,勾结秦穆公的暗箱阴谋,为什么不写?因为他没有发布正式的新闻记者招待会嘛。

2. 晋文公指使别人暗杀了他的侄儿,为什么不写?同样的,也是这个道理,因为他没有正式的通告于天下呀。那当然就用不着写了。

标签: 晋文公孔子春秋

更多文章

  • 孔子留给中国的十大糟粕思想:愚民政策 歧视女性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孔子,愚民,

    鲁迅说:“翻阅两千年的中国文明史,只看到两个大字:吃人”,诚哉斯言!鉴于当下,国学之风盛起,覆人无数,有必要再次将孔子的糟粕思想进行梳理,以示国人。一、等级观念:孔子推崇君权、父权、夫权,提倡愚忠、愚孝、愚节。在孔子的观念里,君臣父子夫妻,各有其位,等级森严,不容僭越,绝无平等之必要,更无平等之可能

  •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 论语卫灵公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卫灵公,孔子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一生仕途不顺,除了在鲁国有过短时期的“辉煌”以外,大半生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离开鲁国后,孔子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卫国,而卫灵公似乎也很厚待这位孔夫子,对他许以六万石的俸禄待遇。孔子到了卫国,卫灵公不免要请教一番,于是就有了“卫灵公问陈于孔子”的故事。“陈”即“阵”,行兵布阵之意,“卫

  • 解密:儒学经典《论语》及“四书”都与孔子无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儒家,四书五经,

    把《论语》以及“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当成孔子以及儒家的代表作是个很大的谬误。但是今人认知普遍如此。自南宋朱熹以来,谬种流传,可谓积非成是。有必要正本清源,予以澄清。1、《论语》不是孔子的著作 ,更不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论语》不是孔子的著作,而是孔子生前与门人,以及门人之间

  • 齐景公问晏子“孔子为人怎样?” 晏子为何不答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齐景公,晏子

    齐景公问晏子说:“孔子为人怎样?”晏子不答。齐景公又问一次,还是不答。景公说:“对我说孔某人的人很多,都以为是贤人。今我问你,你不回答,为什么?”晏子答道:“晏婴不肖,不足以认识贤人。虽如此,晏婴听说所谓贤人,进了别国,必要和合君臣的感情,调和上下的怨仇。孔某人到楚国,已经知道了白公的阴谋,而把石乞

  • 揭秘:弟子们官运亨通为何孔子想当官却没人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孔子

    在文化的传承中,老师的作用太重要了,好老师太重要了。单纯从教育上看,孔子是非常好的老师。孔子留给世人的非物质遗产,大体可分为做人、处世和做学问三部分内容,这些理念迎合了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礼之用,和为贵”,这些几乎都已成

  • 海昏侯墓考古进展几何? “孔子屏风”真相曝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海昏侯,考古,汉废帝,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记者 宋宇晟)19日,“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题讲座”在北京举行。目前海昏侯墓的考古工作进行到了哪一步?下一步还有哪些计划?讲座结束后,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项目领队杨军接受了中新网记者独家采访。考古进展:正进行更精细地发掘与处理文物16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颇受关注的南昌西

  • 七岁神童项橐 孔子自叹不如他但是却早早夭折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项橐,孔子

    项橐(拼音:xiàng tuó),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省日照市人)的一位神童,虽然只有七岁,孔夫子依然把他当作老师一般请教,后世尊项橐为圣公。小项橐长得眉清目秀,水洗一般,无师自通,聪明过人。他自小就喜欢观察事物,遇事好砸破砂锅问(纹)到底。提出的问题使好多大人难以回答。孔子之师小项橐长得眉清目秀,

  • 在孔子的一生中 对他最差的评价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颜回,孔子,孟子,子贡

    子路跟着孔子走,却落在了后面,碰到一个老者,子路问道:“您看见我的老师了吗?”老者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说完,便扶着拐杖去锄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着。他便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相见。第二天,子路见到孔子报告了这件事。孔子说:“这是位隐士啊。”叫子路回去

  • 揭秘:孔子两次择婿的事件背后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颜回,孔子,孟子,子贡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两次选婿的故事。一次替自己女儿选。孔子评价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他被拘禁了,但他并没有犯别人指控的罪。”于是把女儿嫁给了他。一次替侄女(哥哥孟皮的女儿)选。孔子评价南容:“国家有道时,不被免职;国家无道时,能免遭刑罚。”于是把侄女嫁给了他。《论语》记载这两个故事的文字,

  • 泰山为何会对孔子思想有着如此深远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颜回,孔子,孟子,子贡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泰山与名人结缘,肇始于孔子。孔子登临泰山,抒怀畅志,开阔胸襟;考察封禅,学习礼仪;了解民情,观知时政,活动内容与历史遗迹十分丰富。明代《泰山志》说:“泰山胜迹,孔子称首。”这不仅拓展了泰山文化的内涵,也使儒家思想文化借泰山之力发扬光大。同时,孔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