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神宗不上朝在干的事情

明神宗不上朝在干的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944 更新时间:2024/1/20 23:09:40

明朝奇葩皇帝很多,就拿往明神宗来说吧,他是明朝所有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但也是最奇葩的一个。明神宗刚刚主持朝政14年后,突然的就开始不上朝了,有六不“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之后的二十年里,明神宗一直都在后宫,每个人都想知道明神宗这20年在干什么?

由于很长时间的沉积,所以民间就有关于明神宗很多的说法,有人说明神宗沉湎于酒色之中,每天欢歌艳舞,酒池肉林,美人在怀,好不热闹;也有人说明神宗是染上了鸦片毒瘾,在后宫当中不得不整日的吸食,以让自己舒服。但是这些猜测没有依据,也没有证据来证明,倒相反,明神宗时期算是明朝发展比较好的,。那么很多人就猜测,明神宗不上朝,是不是因为和大臣们有了争执呢?

很多人听到这里,心里就会有一个古怪的想法,皇帝是谁啊,天下都是皇帝的,和大臣争执以至于不上朝,这可能吗?还真有可能,往里皇帝16岁的时候,就有人替皇帝操心后宫的事情了,太后和大臣们一起为明神宗挑选了两个女子做皇后和昭妃。可谁知,明神宗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比较叛逆,说不要就不要,更况是大臣们强逼的呢,所以明神宗对大臣们就不喜欢了,后宫的这两位是彻底的淡下去了。

而明神宗和大臣们更深的争执,是在立皇太子的事情上,明神宗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风流种,为他安排的皇后和昭妃不待见,偏偏喜欢上了一个姓宫女,还厮混在一起有了孩子,当时的皇后和昭妃都没有孩子,所以长子洛就是最大的了,所以在立太子的事情上,明神宗不着急。因为四年之后,明神宗喜新厌旧,又和另一个宫女郑氏搞在了一起,还有了孩子朱常洵,这也就是三皇子。

明神宗对郑氏非常的喜欢,所以对三皇子朱常洵也就很上心了,朱常洵出生之后,明神宗直接将郑氏封为皇贵妃,这个地位可不一般啊,是后宫当中除去皇后的二把手,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不仅如此,明神宗还想把三皇子朱常洵立为太子。但是这不合常理,所以这个提议一出来的时候,就遭到了大臣的反对,甚至太后都出面了,明神宗没有办法,只能把反对的大臣贬官,把立太子的事情拖后。

这件事让大臣和明神宗之间的矛盾直线升级,甚至到了明神宗采取不上朝的方式来对抗,当时明朝时候的官僚制度还算完善,就算是没有皇帝上朝,那也能正常的运作,内阁就担起大任,有事情了就上奏,递给皇上,而明神宗自然不会批了,然而内阁大臣就当是皇帝默许了,照章办理,谁要是提立太子,就扣下,让奏折自动作废。明神宗和大臣们之间就像是孩子怄气一样,你不理我,我理你,但是国家大事还照常办理。

直到万历二十九年的时候,明神宗已经年岁比较大了,他害怕自己突然的死去,而还没有太子,就会造成家国的混乱,所以不得已之下,从宫中走出来,立朱常洛为太子,结束了这长达二十年的“立太子”之争,所以要说明神宗20年不上朝在干什么,很多时候都是在跟大臣们怄气,但是明神宗确实值得赞扬,怄气鬼怄气,并没有伤了真感情,对于反对他的那些人,万历一个都没有杀死,而且国家大事,万历还是会参与进去的。

标签: 上朝

更多文章

  • 明神宗不上朝处理朝政的方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上朝

    明神宗朱翊钧也被称为是明神宗,是明朝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但是后人却批评明神宗“二十年不上朝”,并说“明亡实亡于明神宗”。不上朝却并不意味着明神宗完全不理朝政,“万历三征”这一大型的军事活动就是明神宗在位时期发生的,“三征”是指先后在明朝的西北、西南边疆以及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活动。这三场大战的胜

  • 苏轼一直被贬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苏轼是北宋的一位牛人,现代社会他的崇拜者也数不胜数,他是当之无愧的红的发紫大名人了,历史能够造就如此完美的苏轼,这与苏轼一次次的经受巨大的磨难是分不开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凡事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都经受了巨大的磨难,甚至很多人都经受了生死考验。苏轼在仕途生涯中经历了四次贬官,而且一次比一次更惨

  • 苏轼的坎坷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苏轼,世称苏东坡,这可是一位很有趣的大人物呢,古人就曾经评价过苏轼:“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良,称为天下奇才。”(引自《宋史》)苏轼受到世人如此高度评价,肯定有其超乎常人的地方,苏轼似乎把我国豪放派词的激昂高亢发挥到了极致,更让自己的生命层次到达了另一个高度,那么下面就跟着我的思路,一起来走

  • 曹操望梅止渴的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望梅止渴”。东汉末年,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盘踞在宛城的张绣。当时已经到了中午,烈日当空,天气十分炎热。将士们携带着沉重的武器,全身都被汗水浸湿,又热又

  • 白居易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宋八大家

    白居易是唐朝的著名诗人之一,却没有跻身于唐宋八大家中,这不禁让很多人产生疑问,其实不仅白居易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李白也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当时的白居易擅长写诗,而当时唐宋八大家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这些人当时的擅长于写散文,侧重点不同,自然不能相提并论

  • 曹操为什么没能统一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将才和帅才不一样,能领兵、能打胜仗的就可以称将才了,而能统领将才、能运筹帷幄的方能称为帅才。从管理上说,将才可以负责一件事、一个方面,帅才则需要统筹好方方面面;将才偏重战术思维,帅才则要从战略层面进行思维。在战场上,一般来说将才负责某一仗的指挥,帅才负责的是整个战役。将才与帅才都是人才,但区别很大,

  • 隆庆帝在位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隆庆,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的年号,又称隆庆帝。明穆宗朱载坖,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6年—1572年间在位,在位时间为6年。隆庆帝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其父嘉靖帝迷信“二龙不相见”一说,且又非长子,很少得到父爱。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即位,改元隆庆。隆庆六年(1572年

  • 曹操精通兵法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曹操钻研兵法,有高深的军事理论,曾熟读孙武、吴起等前代军事家的著作,在习诸家兵法的基础上,写成《兵书接要》一书,结合自己的战争经验加以论述。所撰《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他主张“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强调师出有名,符合道义。在战略战术上灵活多变,因事设奇、任势制胜,兵不厌诈。在用

  • 曹操身世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曹操自称是汉初相国曹参后裔。但现代学者通过分子人类学的技术和方法证明曹操后裔的Y染色体单倍群是O2-F1462,而曹参后裔的Y染色体单倍群为O3-002611,因此曹操不太可能是曹参后裔。另有研究者从历史学的角度认为曹参家族在西汉开国后就举家搬到关中,后来徙至封地平阳,而最早说明曹操是曹参后裔的《曹

  • 曹操是怎么惩办豪强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黄淮流域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社会经济遭到空前的破坏,百姓遭屠,土地荒芜,幸存者被迫离乡背井,流落他方。可谓“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面对这种悲惨景象,曹操在世时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来恢复经济,稳定局面。从曹操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如推行屯田,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