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高祖李渊第十二女淮南公主生平介绍

唐高祖李渊第十二女淮南公主生平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944 更新时间:2024/1/4 20:11:19

李澄霞,唐朝公主,唐高祖李渊第十二女,生母不详。 公主三岁时,李渊封她为淮南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公主下嫁封言道(《公主传》作封道言,误),封言道是唐朝开国宰相封德彝之子。《大唐故淮南大长公主墓志铭并序》中记载淮南公主擅弹琵琶,李渊特赐她紫橨槽金碮琵琶。

人物生平

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第十二女李澄霞出生。

武德六年(623年),三岁的李澄霞被李渊封为淮南郡公主,食邑三千户。

贞观二年(628年),封为淮南长公主,食邑依然是三千户。

贞观十五年(641年),淮南公主以长公主身份下嫁封德彝之子封言道。

永徽□年,加大长公主,旧别食实封三百户,又加五十户,食邑三千五百户(实封三百五十户)。

弘道元年(683年),又加食邑封五十户,食邑实封四百户。

载初元年(689年)一月十八日李澄霞在淄州之城刺史宅馆去世,享年六十九岁。

淮南公主死后,封言道亲自为她撰写墓志。

天授二年(691年)正月十二日,李澄霞陪葬献陵。

公主墓志

大唐故淮南大长公主墓志铭并序 驸马都尉封言道撰

窃闻内昭嫔则,内训母仪,缣素纪於名行,丹青图容止。若乃禀气紫宸,连跗埚极。地轶鲁元之宠,戚势平阳之贵。至如柔顺之道,合之於自然;肃雍之德,受之於天性,其惟公主者矣。

公主讳澄霞,高祖神皇帝之第十二女也。曾祖,太祖景皇帝,祖,世祖元皇帝。大哉!神尧皇帝,赤龙表观河之感,白气通望月之应;域中王者之大,乐推人主之尊。明一俾於三皇,察道超於五帝。备乎实录,盛哉良史。公主分枝琼叶,引派天潢,凝象降于胎教,徽号崇于碤褓。武德六年,年始三岁,册拜淮南郡主公主,食邑三千户。帝子、帝妹、帝姑、帝孙。书契以来,崇高斯极。然而言合礼仪,动中规矩。怡声严父之敬,抚念特隆;养色兹母之欢,恩深膝下,是知紫微众位,应列宿以生知;青郯克祀,帝胤而歧嶷。女则女仪,雅合班文之诚;惟碦惟碾,匪资师氏之言。

贞观二年,加长公主,封户如旧。公主即太宗文武圣皇帝之妹也。亲睦之情,硕重于同气;爱育之义,尤切于孔怀。贵显既隆,恩遇弥盛。公主春松日茂,秋菊岁荣,行露始滋,追冰初沣。小星三五之侯,五姬二八之年。夙成教于公宫,方下嫁于私室。六礼虔备,百两言归。组绶光于懿亲,轩盖飞于戚里。既而承颜温顺,无忘沃 之仪;中馈聿修,每勖奉姑之敬。于是家道既正,识女位之利贞;之子于归,谅桃夭之宜室。然则参朝宫阙,邀游甲第,车乘流水,马控如龙。慎行修身,无忘于造次;守礼制节,匪离于斯须。

永徽□年,加大长公主,旧别食实封三百户,又加五十户,公主即高宗天皇大帝之姑也。帝族既尊,碪沐增厚,家人降礼,亲敬日崇。公主以上元二年爰发广府赴洛,三年春季,正属躬桑,遂蒙恩赦,特预终献碫行大礼,荣观当时。皇帝居藩,将遵冠礼复公以主梳髻并着衣服,太平公主,帝女钟爱,出降有日,敕追公主,仍赐敕书云:小女出降,故使报加,又具礼碕,须有碖母,以姑懿戚,庶屈暂来,若以淮路为遥,即莫劳动。公主既承恩旨,当即驰赴,太平公主嫁日,得□庄母。

公主竭诚侍奉,实鉴圣心;临赫孔明,特荷天碬。其于训子之道,教以义方。乘肥衣轻,每诚绮纨之性;言诗立礼,必诲箕裘之业。如有习学不悦,既譬停机之辞;友非胜己,便陈徙宅之谕。及乎丧姑,居服缞麻,俯礼备哀,戚之送终,尽卜亮之安措,内外□则亲姻具瞻。弘道元年,又加食实封五十户,属鼎湖外驾,顾命母临,品物咸亨,坤仪弘大。既增宠锡,是极光荣,益口口口。常惧满溢,故能宝贵长守,骄奢不至。逮明堂之肇建,万国来朝。暨温洛之出图,三光叶曜。

公主欣陪时令,庆睹嘉祥,竦踊壮观之情,怀荷曲私之泽。言道随例,改授淄州刺史,既从公主棕职淄川。而孟夏届州,陪游未几,季冬违豫,寝膳乖宜。天恩处口口医,并赉良药,仍降手敕慰问,特赐甘子,恭承嘉惠。庶渐日瘳,伏枕有加,饵药无捐。岂谓东川易流,西香难至。痛汗杖之口折,嗟符使之罕逢。奄以载初元年一月十八日,薨于淄州之城刺史宅馆,春秋六十九。州县士女,行口悲泣。圣上发衣物有加。为造灵辇并量给传乘,差京官一人捡校葬事。公主灵辇至神都,恩敕令品官并降中使,至宅慰问。口口司设祭。又奉敕,公主葬须近陵。既以天授二年正月十二日陪葬于献陵。礼也。

公主性特聪敏,精彩尤异。年三四岁,见弹琵琶,即于扇上拨成小曲。至年五岁,指小仍未及柱,乃令人捻弦,遂弹得达摩,支无愁等曲。神尧皇帝闻知,大加惊异。砀至七岁,渐能弹曲,乃令王长通教钵乐,背当二日便了。神尧皇帝对妃嫔等看弹,一无错□,□□□叹,特蒙爱赏,赉杂碒及物数百段,长通亦得赐焉。又七月十四日,宫内欲迎佛盆,十三日,敕令长通入内,教公主龟兹佛曲。十四日迎佛盆处,公主即弹,大蒙赏异,特赐紫橨槽金碮琵琶一并锦碒等。此后,每受琵琶并五弦三两遍,合便得,不须续上。其于插弹知音,实为绝妙。又常云:音声一解,闻即自知。蔡琰夜别断弦,何足书之史籍。及儿子幼学,多自教授《尚书》《周易》《毛诗》《论语》,试读之,次略欲诵得。每称妇德、妇礼,岂在读书。然耻于不知,聊寻阅解闷。到于经史,无不游涉。须有篇会,援笔既成。

尝口口口,公主等等侍宴奉上寿。仍令催酒唱歌词,公主随即作歌唱云:今宵送故,明旦迎新。满移善积,年来庆臻。院梅开花,袭蕊檐竹。挺翠含筠,二圣欢娱。百福九族,献寿千春。

又于洛城门陪宴,御制洛城新制,君官并和,亦令公主等同作。公主应时奉和云:承恩侍奉乐嘉筵。凡诸敏速皆此类也。加以志惟清慎,不尚奢侈的 衣多咲濯,食不重味。自至广府,每称古人云:登大庾清浊之气分,歃石门续质之毒辣变。酌水之咏,不贪之宝,二人同心,誓铭此意。自居岭外,凡经十年,替还之日,无丝膏腴之润者,盖承公主之助戒下来。性崇性佛法,通悟经曲。恒温诵金刚般若,并自受持。其于家人嗃嗃,有严君焉;兰门睦睦,有妇道焉。尝见江学让婚,表咲云:前代公主一何骄纵,令此表文,繁秽晋宋。两史足是异事,斯可谓淑慎其身,仪表将来者矣。

言道二十有三,并迎尚主。一等车降,庆喈鸣于灌木;三月庙见,欣授色于来妇。缅惟幼失严训,有切终身之忧。夙背慈颜,无复一朝之乐。况乎纪年过七岁,制逾五以兹暮齿。遂此歼良杖以居哀,既增苴削之咸,拜而稽颡。还伤罔极之情。呜呼!调弦玉指,音律之声永绝;含姿金咲,桃寿之口长埋。追自昔之承颜欢娱,宛目痛今时之冈觌。存亡切心,是欢不偕老,终期同穴。

嗟乎!今之力拙,为此志者,纪公主之名行。述公主之生平,感叙家室,岂凭他作。编录旧事,酸楚寄言,不无哀苦之辞。唯以悲伤为主。既涕泣而书,实臣润色以成文。哀哉!将耄鳏夫,丧好逑而疾首;戚容哀子,失所恃以崩心。伊抚时以烛怨,愿攀号而摧绝。将恐音微休歇。陵谷推迁,庶石字之可刊。等兰菊之终古,凭兹不朽。乃作铭云:玄扈锡符,绿错呈秘;基阐王业,庆隆神器。积德累仁,乘时守位;有命斯集,无详不至。赫赫神尧,昭昭圣德;乃锡勇智,惟在天是则。龙飞御辩,凤翔建国;功翦讧美,恩覃动植。何彼秾矣。诞灵帝胄;婺精毓彩。天姿挺茂,婉懿岐嶷,仁明童幼;师告月能,公宫日就。礼成椒掖,德备彤闱;一等下嫁。百两言归,鱼轩矅彩。翟服凝晖; 既彰妇道,还遵濯衣。甲第光荣,高门鼎盛;叶和琴瑟,肃雍宾敬。含章有贞,柔顺无竟;懿德垂范,家道斯正。积善余庆,无害遐年;畏仁处爽。俄悲逝川,眉凋翠柳,晗碎红莲;永矣言咲,徒瞻几筵。转驾庭除,指涂窀穸;风悲日惨。云愁雾积。蚊茔渐秽,光阴空掷地作金石声 无复生平,唯余哀戚。天长宅措,地久哀幽;冬寒风□,春蔽回畴。茂松方偃,荣菊徙秋;一扬名行,万古芳猷。

更多文章

  • 明神宗不上朝在干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上朝

    明朝奇葩皇帝很多,就拿往明神宗来说吧,他是明朝所有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但也是最奇葩的一个。明神宗刚刚主持朝政14年后,突然的就开始不上朝了,有六不“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之后的二十年里,明神宗一直都在后宫,每个人都想知道明神宗这20年在干什么?由于很长时间的沉积,所以民间就有关于

  • 明神宗不上朝处理朝政的方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上朝

    明神宗朱翊钧也被称为是明神宗,是明朝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但是后人却批评明神宗“二十年不上朝”,并说“明亡实亡于明神宗”。不上朝却并不意味着明神宗完全不理朝政,“万历三征”这一大型的军事活动就是明神宗在位时期发生的,“三征”是指先后在明朝的西北、西南边疆以及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活动。这三场大战的胜

  • 苏轼一直被贬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苏轼是北宋的一位牛人,现代社会他的崇拜者也数不胜数,他是当之无愧的红的发紫大名人了,历史能够造就如此完美的苏轼,这与苏轼一次次的经受巨大的磨难是分不开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凡事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都经受了巨大的磨难,甚至很多人都经受了生死考验。苏轼在仕途生涯中经历了四次贬官,而且一次比一次更惨

  • 苏轼的坎坷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苏轼,世称苏东坡,这可是一位很有趣的大人物呢,古人就曾经评价过苏轼:“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良,称为天下奇才。”(引自《宋史》)苏轼受到世人如此高度评价,肯定有其超乎常人的地方,苏轼似乎把我国豪放派词的激昂高亢发挥到了极致,更让自己的生命层次到达了另一个高度,那么下面就跟着我的思路,一起来走

  • 曹操望梅止渴的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望梅止渴”。东汉末年,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盘踞在宛城的张绣。当时已经到了中午,烈日当空,天气十分炎热。将士们携带着沉重的武器,全身都被汗水浸湿,又热又

  • 白居易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宋八大家

    白居易是唐朝的著名诗人之一,却没有跻身于唐宋八大家中,这不禁让很多人产生疑问,其实不仅白居易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李白也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当时的白居易擅长写诗,而当时唐宋八大家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这些人当时的擅长于写散文,侧重点不同,自然不能相提并论

  • 曹操为什么没能统一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将才和帅才不一样,能领兵、能打胜仗的就可以称将才了,而能统领将才、能运筹帷幄的方能称为帅才。从管理上说,将才可以负责一件事、一个方面,帅才则需要统筹好方方面面;将才偏重战术思维,帅才则要从战略层面进行思维。在战场上,一般来说将才负责某一仗的指挥,帅才负责的是整个战役。将才与帅才都是人才,但区别很大,

  • 隆庆帝在位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隆庆,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的年号,又称隆庆帝。明穆宗朱载坖,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6年—1572年间在位,在位时间为6年。隆庆帝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其父嘉靖帝迷信“二龙不相见”一说,且又非长子,很少得到父爱。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即位,改元隆庆。隆庆六年(1572年

  • 曹操精通兵法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曹操钻研兵法,有高深的军事理论,曾熟读孙武、吴起等前代军事家的著作,在习诸家兵法的基础上,写成《兵书接要》一书,结合自己的战争经验加以论述。所撰《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他主张“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强调师出有名,符合道义。在战略战术上灵活多变,因事设奇、任势制胜,兵不厌诈。在用

  • 曹操身世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曹操自称是汉初相国曹参后裔。但现代学者通过分子人类学的技术和方法证明曹操后裔的Y染色体单倍群是O2-F1462,而曹参后裔的Y染色体单倍群为O3-002611,因此曹操不太可能是曹参后裔。另有研究者从历史学的角度认为曹参家族在西汉开国后就举家搬到关中,后来徙至封地平阳,而最早说明曹操是曹参后裔的《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