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代宦官张敏简介 张敏人物结局

明代宦官张敏简介 张敏人物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292 更新时间:2023/12/6 3:58:12

明宪宗是明朝一位非有名的皇帝,倒不是因为他昏庸或者圣,而是因为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万贵妃

万贵妃原本只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宫女,但是却自幼侍候明宪宗长大。等到明宪宗继位为帝之后,不顾众人阻止,封万贵妃为妃。万贵妃比明宪宗大将近二十岁,明宪宗正当壮年的时候,应当是万贵妃黄花半残之时,但是明宪宗却对她痴迷无比。

相差近二十岁的爱恋,而且是女人比男人大二十岁,这在现实中是很神奇的事情。仗着明宪宗的宠爱,万贵妃在后宫中横行霸道,这一段帝妃恋闻名后世,让许多人为之称奇。

万贵妃沉迷权利,同时也十分霸道,占有欲超群。尽管明宪宗是皇帝,三宫六院都是常有的事情。然而万贵妃在之时,后宫的女人都夹起尾巴做人。有她在之时,宠妃一词就是为她设立的。别说后宫其他女人,就是皇后都不放在眼里。为了能保证自己在后宫中的独特性,保证自己的权利,她肆意残害后宫中有孕的妃嫔。就算她自己生不出孩子,也不许其他人生。明宪宗之所以能有子嗣继位,也就是后来的明孝宗,全赖他人帮扶。而在这些人之中,就有敏。

张敏是明宪宗时期的太监,职武是门监,同安人氏。在纪氏生下明孝宗之后,帮助纪氏隐瞒,并且保护明孝宗生命安全。

纪氏原本是土官女子,后来别充入掖庭为女官,分配去守内藏。纪氏应该长的很漂亮,要不是十分漂亮,皇帝也不会偶然路过就看中她,然后临幸了她。

当时万贵妃把持后宫,宫中女子都受到严格的控制。纪氏这样一个意外,没想到最后居然还怀孕了。万贵妃得知之后,命宫女将纪氏的胎儿打掉。宫女十分同情,于是就骗万贵妃说,纪氏病的很严重,命都保不住了,胎儿就更不用说了。于是纪氏就被安排到安乐堂居住,然后万贵妃就忘记了这个人。

怀胎十月,纪氏生下了一个皇子,宫女害怕万贵妃事后知晓,就张敏把这个胎儿淹死。张敏抱着孩子,惊异的问道:“皇上还没有孩子,为什么要将他淹死呢?”于是就默默的将这个孩子藏起来,然后用蜜糖蜂蜜之类的哺育他。

张敏就这样一直保护他到五六岁的时候,万贵妃都不知道此事。当时的废后吴氏居住的地方,临近安乐堂,知道了此事,于是也一直暗暗抚育他。

明宪宗至悼恭太子去世之后,一直未有子嗣,朝中上下十分担忧。有一天明宪宗让张敏给他梳头,看着镜中的自己,不由感叹道:“到了这个年纪,我巨然无子。”

张敏听后,当即跪下说:“奴婢死罪,陛下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了。”于是将明宪宗的存在告知给皇帝,皇帝大喜,当即命人却接明孝宗。

等到接皇子的使者到时,纪氏哭道:“儿去,我命不久矣,你见到身穿黄袍,脸上有胡须的人,就是你的父亲。”于是明孝宗身穿红衣,坐小撵到了明宪宗跟前。

明宪宗将他抱到膝上,看了好久说道:“是我的孩子,长的像我。”不仅给明孝宗正名,同时也将纪氏封为淑妃,移宫居住,并且多次召见。

万贵妃对此十分愤怒哀怨,怒道:“这些卑微的人竟然敢骗我。”没过多久,淑妃就去世了。有人说是被贵妃毒死的,也有人说是淑妃自己自杀而亡。

淑妃去世的消息传到张敏耳中,这让他十分害怕。惊惧之下,竟然选择了吞金而亡。虽然张敏权势不大,地位不高,不是后宫大太监,但是他却是明孝宗得以存活的关键人物,在历史上还是有着很大影响的。

标签: 张敏十分于是贵妃自己

更多文章

  • 李煜是谁?他有什么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但是,太子,不得,李煜,因此

    我是如何知道李煜的呢?大概是他的那一首《虞美人》吧,“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能深切地体会到他想表达的物是人非的支离破碎之情,但是也不得不感叹,这样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其

  • 冯道是谁?他为何被称为官场不倒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如是,没有,一个,君,无所不

    冯道是一个极为特别的人,让我十分感兴趣的是他“不倒翁”的称号,历经4朝,侍奉过十位皇帝,不倒不倒,妙极妙极。中国的文人都极有风骨,不服权势,不慕金钱,讲究的是知遇之恩,所以自古便有“忠臣不事二主”,连武将也不能免俗。比如吕布,便被张飞骂作“

  • 海瑞罢官,所谓“清官”背后的“私欲”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海瑞,自己,他们,成龙,清官

    专制社会,是无边无际的漫漫长夜,各朝代少有的一群清官廉吏便成了黑暗中极为宝贵的一点星光、烛照,祖祖辈辈的老百姓太珍视这些人物了。民间愿意把清官打扮成不食人间烟火的“铁人”。可惜,诸位“青天大老爷”也富有七情六欲。既是血肉之驱就难免有割除不掉的&ldqu

  • 《酌中志》作者刘若愚简介 刘若愚人物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若,因为,太监,受到,自己

    《酌中志》是记述晚明时期,明朝宫闱之事的著作,共二十四卷,详细记载了明万历朝至崇祯初年的宫廷事迹。作者以其在宫闱之中的所见所闻,包括皇帝,后妃及内侍的日常生活,宫中规则、内臣职掌从及饮食,服饰等等记述其中,详尽而仔细,是可以翔实可信的。相比于只是大略记载大事件的正史,《酌中志》更为仔细详尽,涉及方方

  • 昌盛是谁?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朝鲜,明朝,昌盛,作为,但是

    昌盛,贵州都匀长官司人,是明朝初年的太监,从明太祖到明宣宗时期,都深受皇帝的信任,在神宫监任职。昌盛在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时入宫,当时年仅十一岁,就被分配到太祖身边伺候。虽然年纪小,但是办事却麻利谨慎,因此得到明太祖恩宠。不止是明太祖,后来他去成祖跟前听后差遣,也能很快的将事情办好,也受到明成祖的重视

  • 张学良自述: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事变,张学良,责,日本,抵抗

    关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政策,多年来都流传说:是蒋介石下令让张学良不抵抗的,但后来又把不抵抗的责任都归到张学良头上。张学良替蒋介石背了黑锅。现在史学界正在对此进行澄清。这里专门介绍张学良晚年对此问题的说法。张学良晚年多次谈及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责任问题。他反复说明,九一八事变时下令不抵抗者,是他自己,而

  • 进士太监成敬简介 成敬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太监,景泰,因为,之后,所以

    成敬是宣德到景泰年间的太监,之所以说他是进士太监,是因为他有进士的功名。许多人对此表示疑问,一个太监什么时候也可以考取功名了?太监的确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但是成敬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还不是太监。问题又来了,既然他是进士的功名,那么入朝做官就好,如何会成为皇宫中的一个太监呢?这要说到明宣宗朱瞻基时期,晋王

  • 明英宗时期“曹石之变”是如何发生的?曹吉祥一个太监哪里来的胆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后来,自己,谋反,之后,吉祥

    “曹石之变”,指的是明英宗时期权宦曹吉祥和权臣石亨的叛变,二人在内朝和外朝权势滔天,势力相当,所以被当时人合称为“曹石”。曹吉祥和石亨二人,都是通过帮助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重新坐上皇位而受到明英宗的宠信和重用。依靠着夺门之功,二人成为朝中权贵,肆意打压

  • 曹操为何不信任司马懿?曹操为何强行招揽司马懿而不是杀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为什么,不是,信任,魏

    曹操爱才之名非常著名,三国时期,魏国阵营的能人异士多如牛毛,许多有才之人仰慕曹操,还主动投奔曹操。但是,有一个人,让曹操爱也不是恨也不是,这个人就是司马懿。曹操为什么一定要将司马懿拉入自己的阵营呢?第一次被拒绝后,曹操为何还能“二顾茅庐”,再次强行招揽司马懿呢?讲道理,他为什

  • 明司礼监太监陈矩是个什么样的人 陈矩的“妖书”一案是怎么回事儿?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太监,因为,事情,自己,但是

    太监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男子经过特殊的处理,失去生育能力,随后经过挑选,成为贵人奴仆,服侍皇族宗室。太监不管是在古时候还是在今天的名声偶读不好听,一说到太监,大家多是以鄙夷的眼光看待的。倒不是因为他们是不男不女的一群人,而是因为大家一听到太监,脑海中浮现的便是一个奸诈贪婪,混乱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