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煜是谁?他有什么历史评价?

李煜是谁?他有什么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292 更新时间:2023/12/21 8:02:54

我是如何知道李煜的呢?大概是他的那一首《美人》吧,“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能深切地体会到他想表达的物是人非的支离破碎之情,但是也不得不感叹,这样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其实并不适合当一位君主。

李煜,原来是叫李从嘉,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李煜善诗文、工书画,丰额骈齿、一目双瞳,因貌有奇表遭长兄太子李弘冀猜忌。李煜为避祸,醉心经籍、不问政事,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意争位。但是,命运总是不停地捉弄人,他的长兄李从冀病逝,大臣钟谟上疏奏请立李从善为太子,父皇却因此封李煜为吴王以尚书令参与政事,入住东宫。两年后,立他为太子并监国。同年六月,李璟病逝,李煜登基为帝。

他出生南唐深宫,自幼受皇宫亲眷、宫人爱宠,因而尚奢侈、好声色。李煜曾用嵌有金线的红丝罗帐装饰墙壁,以玳瑁为钉;又用绿宝石镶嵌窗格,以红罗朱纱糊在窗上;屋外则广植梅花,于花间设置彩画小木亭,仅容二座,李煜就和爱姬周氏赏花对饮。每逢春盛花开,就以隔筒为花器插花,置于梁栋、窗户、墙壁和台阶上,号为“锦洞天”。每年七夕生日时,李煜必命人用红、白色丝罗百余匹,作月宫天河之状,整夜吟唱作乐,天明才撤去。他写的一首词《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就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晓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如此纵情声色,好似乎没有辜负后世称他为“亡国之君”的说法。

但是,这么说也不准确,毕竟他还是试图挣扎过,想要做一个好君王。如他继位时,由于李璟时期多次战争连绵,南唐国削势弱,国库空虚,但他爱民如子,诏令减免税收、免除徭役,与民生息;取消李璟时设置的诸路屯田使,将各郡屯田划归州县管辖,将屯田所获租税的十分之一作为官员俸禄,称为“率分”,此项政策推行后,既增加了赋税,又可使百姓安心耕作,免受官吏的挠刻。再如,他天性纯孝、好生戒杀,继位后,外奉中原,不畏卑屈;内轻徭役、以实民力,南唐因此得以偏安十五年。李煜为政重仁慈、宽刑罚,每有死刑论决,莫不垂泪。宪司章疏如有过错,李煜就寝食难安,并多次亲入大理寺,审查狱案,释放多人。中书侍郎韩熙载上奏李煜,认为狱讼自有刑狱掌管,监狱之地非皇上所宜驾临,请求罚内库钱三百万以资国用。李煜虽不听从,但也不因此发怒。

后请降入宋,类似囚禁的日子也不得不让一个曾经的君主低下头颅,悲伤失意,寄情于词,风格也一改往日的旖旎柔情,充满了亡国破家的悔恨与凄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整首词都是诉不尽的去国之愁。

“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来描述李煜真是在恰当不过了。

标签: 但是太子不得李煜因此

更多文章

  • 冯道是谁?他为何被称为官场不倒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如是,没有,一个,君,无所不

    冯道是一个极为特别的人,让我十分感兴趣的是他“不倒翁”的称号,历经4朝,侍奉过十位皇帝,不倒不倒,妙极妙极。中国的文人都极有风骨,不服权势,不慕金钱,讲究的是知遇之恩,所以自古便有“忠臣不事二主”,连武将也不能免俗。比如吕布,便被张飞骂作“

  • 海瑞罢官,所谓“清官”背后的“私欲”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海瑞,自己,他们,成龙,清官

    专制社会,是无边无际的漫漫长夜,各朝代少有的一群清官廉吏便成了黑暗中极为宝贵的一点星光、烛照,祖祖辈辈的老百姓太珍视这些人物了。民间愿意把清官打扮成不食人间烟火的“铁人”。可惜,诸位“青天大老爷”也富有七情六欲。既是血肉之驱就难免有割除不掉的&ldqu

  • 《酌中志》作者刘若愚简介 刘若愚人物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若,因为,太监,受到,自己

    《酌中志》是记述晚明时期,明朝宫闱之事的著作,共二十四卷,详细记载了明万历朝至崇祯初年的宫廷事迹。作者以其在宫闱之中的所见所闻,包括皇帝,后妃及内侍的日常生活,宫中规则、内臣职掌从及饮食,服饰等等记述其中,详尽而仔细,是可以翔实可信的。相比于只是大略记载大事件的正史,《酌中志》更为仔细详尽,涉及方方

  • 昌盛是谁?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朝鲜,明朝,昌盛,作为,但是

    昌盛,贵州都匀长官司人,是明朝初年的太监,从明太祖到明宣宗时期,都深受皇帝的信任,在神宫监任职。昌盛在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时入宫,当时年仅十一岁,就被分配到太祖身边伺候。虽然年纪小,但是办事却麻利谨慎,因此得到明太祖恩宠。不止是明太祖,后来他去成祖跟前听后差遣,也能很快的将事情办好,也受到明成祖的重视

  • 张学良自述: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事变,张学良,责,日本,抵抗

    关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政策,多年来都流传说:是蒋介石下令让张学良不抵抗的,但后来又把不抵抗的责任都归到张学良头上。张学良替蒋介石背了黑锅。现在史学界正在对此进行澄清。这里专门介绍张学良晚年对此问题的说法。张学良晚年多次谈及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责任问题。他反复说明,九一八事变时下令不抵抗者,是他自己,而

  • 进士太监成敬简介 成敬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太监,景泰,因为,之后,所以

    成敬是宣德到景泰年间的太监,之所以说他是进士太监,是因为他有进士的功名。许多人对此表示疑问,一个太监什么时候也可以考取功名了?太监的确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但是成敬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还不是太监。问题又来了,既然他是进士的功名,那么入朝做官就好,如何会成为皇宫中的一个太监呢?这要说到明宣宗朱瞻基时期,晋王

  • 明英宗时期“曹石之变”是如何发生的?曹吉祥一个太监哪里来的胆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后来,自己,谋反,之后,吉祥

    “曹石之变”,指的是明英宗时期权宦曹吉祥和权臣石亨的叛变,二人在内朝和外朝权势滔天,势力相当,所以被当时人合称为“曹石”。曹吉祥和石亨二人,都是通过帮助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重新坐上皇位而受到明英宗的宠信和重用。依靠着夺门之功,二人成为朝中权贵,肆意打压

  • 曹操为何不信任司马懿?曹操为何强行招揽司马懿而不是杀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为什么,不是,信任,魏

    曹操爱才之名非常著名,三国时期,魏国阵营的能人异士多如牛毛,许多有才之人仰慕曹操,还主动投奔曹操。但是,有一个人,让曹操爱也不是恨也不是,这个人就是司马懿。曹操为什么一定要将司马懿拉入自己的阵营呢?第一次被拒绝后,曹操为何还能“二顾茅庐”,再次强行招揽司马懿呢?讲道理,他为什

  • 明司礼监太监陈矩是个什么样的人 陈矩的“妖书”一案是怎么回事儿?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太监,因为,事情,自己,但是

    太监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男子经过特殊的处理,失去生育能力,随后经过挑选,成为贵人奴仆,服侍皇族宗室。太监不管是在古时候还是在今天的名声偶读不好听,一说到太监,大家多是以鄙夷的眼光看待的。倒不是因为他们是不男不女的一群人,而是因为大家一听到太监,脑海中浮现的便是一个奸诈贪婪,混乱国政

  • 鲍姑生平简介 她有什么历史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非常,她们,人们,姑娘,一个

    鲍姑是我国古代晋代时期的一名女医生,后来成为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古代的人,大多以约束女子的学习为俗,连豪门世家之中的女子都少有主动去学习书籍理论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真的是这样吗?那些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的好女人和坏女人,她们真的一无是处吗?苏妲己、赵飞燕、冯小怜、杨贵妃等等,哪一个没有自己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