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说说岳家军中的彪悍战将

说说岳家军中的彪悍战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138 更新时间:2023/12/9 21:43:12

岳家军不但兵多,而且将广;不但将广,而且个个彪悍。岳飞帐下有统制官(相当今师长)二十二人,将官二百五十二人,其中,正将、副将和准备将各八十四人,而同时期,张俊的手下只有十名统制官,韩世忠手下也只有十一名。

在岳家军的众多将领中,有一人的身份最为特殊,他就是岳飞的长子岳云

当时宋朝的宰相是正一品,月工资为三百贯与一百石禄米;而只是从二品的节度使,工资却为四百贯与禄米一百五十石。官居两镇节度使的岳飞,工资比宰相还高,即使不算宋高宗经常颁发的重赏厚赐,也完全有能力让儿子过上跟其他衙内一样的阔绰生活。但是,岳飞对岳云不但无丝毫徇私之意,相反,在赏罚分明的岳家军全军将士中,岳云可能是唯一的例外。他有功不赏,有过必罚。在历次对金对伪齐作战,以及剿灭杨幺安定后方等战斗中,屡立大功,却多被父亲隐瞒不报,岳云毫无怨言(后来同为朝廷命官的张俊知道岳云的功绩,坚持给岳云报功)。朝廷也多次欲赐岳云官位,但岳飞上书曰,其子尚存乳臭,恐不得军功,十分坚决地推辞了朝廷给岳云的封赏。而在战场最险恶的场合,岳云却必须身先士卒,舍命于枪林箭雨之中。

自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年仅十六岁的岳云,首次随父出征后,就一直充当岳家军的先锋角色,冲锋陷阵。很多明清以来的文艺作品,包括戏曲当中,都说岳云使的兵器是两把大“锤”,其实岳云所用兵器是铁锥(同“鎚”)枪。今天所说的“锤”,在宋代被称为“骨朵”,而“铁锥(鎚)枪”是一种长形的又能刺又能砸的重兵器,重达八十斤。可见,岳云臂力惊人,在战场上锐不可当。因此,岳家军中皆称其为“赢官人”(官人为宋代对男子的尊称,“赢”指常胜不败的意思)。

由于岳飞对岳云的战功的处理近乎苛刻,多次隐瞒不报,使得岳云的官职晋升甚慢。故而在岳家军诸将中,张宪王贵二人成为地位最高的将领,岳飞的重要副手。岳飞不在军中时,王贵和张宪可以代替岳飞指挥其他统制,主持岳家军全军的事务。

担任前军统制的张宪,追随岳飞多年,以忠义著称,深得岳飞信任。他不但是岳家军中文武兼备的悍将,也是岳飞的爱将。《宋史·张宪列传》记载:张宪“飞爱将也。飞破曹成,宪与徐庆、王贵招降其党二万。有郝政率众走沅州,首被白布,为成报仇,号“白巾贼”,宪一鼓擒之。”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四月,在岳家军第一次北伐前夕,宋高宗特赐王贵、张宪、徐庆捻金线战袍和金束带。岳飞派遣张宪收复随州,随州敌将王嵩不战而逃。张宪又率兵向邓州进发,距离邓州城三十里时,遇到敌军数万人前来迎战。张宪与王万、董先各自派出骑兵向敌人发起突击,金将刘合孛堇、齐将李成数万联军大败而散,于是收复邓州。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岳飞派遣李道讨伐湖南盗贼张平。在张平准备与李道对峙之时,张宪突然取代李道,出现在阵前。毫无心理准备的张平见之大惊,因惧怕张宪,顿时气夺,不战自溃,全军投降岳家军。这是岳飞特意安排的心理战术,利用张宪的威名,达到震慑敌首、兵不血刃平定贼寇的效果。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金背盟侵宋。岳家军在孤军无援的情况下,正面推进,发动最大规模的一次北伐。张宪率领半数岳家军出兵汴京以南地区,王贵率领另一支岳家军兵进京西。张宪率部在颍昌进击金将韩常,收复颍昌城。官兵们猛打猛冲,又收复淮宁府。金国用来拱卫开封的三大重镇,四日内连失其二。

郾城战后,金军统帅完颜宗弼非常恐慌,急忙集兵十二万余人,进犯临颍,孤注一掷。张宪从淮宁府回师后,指挥前军、背嵬军、游奕军等“诸军人马”,前往临颍,寻求与完颜宗弼决战。前锋杨再兴率三百多名骑兵,在小商桥与完颜宗弼猝然相遇。宋军以一当十,拼死与战,终因寡不敌众而全部阵亡,杨再兴亦以身殉国。

完颜宗弼怯于同张宪对阵,在夜色的淹护下,仓惶逃走,率军转攻颍昌。张宪于十四日天明时,一鼓击败完颜宗弼留下的八千金兵,重占临颍县。同时派部将徐庆、李山在临颍东北歼敌六千,获得战马百匹,并追击金军十五里,中原大为震动。

岳飞大军乘胜挺进朱仙镇,中原百姓为之大振。关键时刻,朝廷屈从于金“必杀飞,始可和“的要挟,连发十二道金牌,令岳飞班师回朝,张宪也随之回朝。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岳飞被解除兵权,张宪任鄂州驻扎御前诸军副都统制。

秦桧秘密收买岳飞部将王贵等人,利诱威逼其诬告岳飞谋反,诡称岳飞之子岳云写信给张宪,让张宪向朝廷假报金人入寇,以助岳飞夺回兵权。凭这些没有任何根据诬告,岳飞父子与张宪被收监。他们对张宪严刑拷打,想使张宪根据他们编造的谎言自诬,作为杀害岳飞父子的证据。张宪备受酷刑,始终不屈。张俊只好自己动手,编造供词,以报秦桧,将张宪械囚至杭州大理寺。万俟禼、罗汝缉捏造出张宪等的谋反信已被焚毁的假证。韩世忠责问秦桧,秦桧说:“岳云写给张宪的谋反信虽未寻到,但这件事是可能存在的。”韩世忠愤愤地说:“莫须有,怎么服天下!”

同年岁末,张俊亲赴临安闹市(今杭州市众安桥),将张宪和岳云处斩。南宋在最需要战士的时候,却处死了最英勇的战士。

在小说《说岳全传》中,性格最为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是牛皋。真实的牛皋官拜岳家军的左军统制。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是在加入岳家军前,曾经短暂投降了金国扶植的傀儡伪齐政权。小说中的牛皋鲁莽而不失智谋,暴躁而不失幽默,而历史上真实的牛皋,却是一员智勇双全的猛将。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岳家军北伐伪齐盘踞的荆襄六郡时,张宪和岳家军另一猛将徐庆,带兵攻打随州,守将王嵩死守不出,岳家军连攻一个多月还是没有得手。岳飞得报后派牛皋前去支援,临走时,牛皋只带了三天的粮草,结果,不待粮尽就攻下随州,俘敌五千,活捉王嵩。牛皋善战,可见一斑。

牛皋的结局是一个悲剧。尽管《说岳全传》虚构了一个“气死金兀术,笑死牛皋”的动人故事,给牛皋设计了一个快意恩仇的结局。但在真实的历史上,牛皋却因坚决反对屈辱的和议,最后,在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农历三月初三,被奸相秦桧密令亲信都统制田师中,以宴请各路大将为名,用毒酒害死。

岳家军中间还有一员勇将-杨再兴。《说岳全传》对他的结局原封不动地照搬了史实,也就是说,他已经不需要任何演义,因为本人就是一个传奇。杨再兴骁勇善战,原本是盗匪曹成的手下,在岳家军进剿时,杨再兴曾杀死了岳飞的胞兄岳飜。但是,岳飞剿平曹成后,不计前嫌,将杨再兴收为己用。岳飞如此宽容,让杨再兴无比感动,从此忠心耿耿,冲杀在前。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北伐中,岳家军进逼临颍,前哨杨再兴率三百骑兵于小商河,与金军主力猝然相遇。数万金兵对他们实施包抄围掩。杨再兴等毫无惧色,率三百骑士奋不顾身地与金兵进行殊死战斗。金军箭如飞蝗,每中一箭,杨再兴都折断箭杆继续冲杀。最后,杨再兴不幸马陷小商河,被金军射成“刺猬”。但是,他和他的战马依然在河中站立不倒。此战,杨再兴与三百精骑全数战死,但却斩杀了金军万夫长以下二千余人。金军撤退之后,岳家军在残阳如血的小商河找到了杨再兴的遗体,火化之后,从骨灰中捡出铁箭头达两升有余。此即著名的“血战小商河”,这段真实的历史,和评书小说所述一模一样!

杨再兴战死疆场,马革裹尸,其悍,其勇是震撼人心的。此一战令无数后人扼腕,却打出了华夏男儿的气概,真是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无敌气概!

岳家军有了这些彪悍战将,怎能不无往而不胜?!

标签: 说说

更多文章

  • 水浒108名梁山好汉以外很特殊的一位人物 他的结局耐人寻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水浒,人物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名著,全书中出现的人物有数百人,除了108名梁山好汉外,很多不起眼或事迹不多的“配角”很少能引起读者注意。而这些“配角”之中,有一个人很特殊,作者不但为其安排了戏份,还交代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局,这个人就是扈三娘的哥哥飞天虎扈成。书

  • 叶梦熊:将岳飞愿望化为现实的民族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岳飞,英雄,民族

    文才真国士,武略大将军惠州在民初之时可谓人杰辈出,邓演达、邓铿、叶挺、廖承志等等等等,但是在清以前,知名人物实在不多,可以说是乏善可陈。究其原因,惠州开发较晚,以前属百越蛮荒地,只有那些被贬谪,或是如文天祥这样在此征战的寄籍之人,方留下些许的影响。而这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苏东坡了,他的一句&ldqu

  • 王猛:“功盖诸葛第一人”的一流将相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猛

    扪虱轻桓温,雄才佐苻坚一日,同朋友聊天,说到这南北朝时的王猛,朋友疑惑这王猛到底是相还是将,理论依据是郑观应是将其同韩信,李靖和徐达这一众人列在一起,曰大将。其实这个一点都不冲突,这将和相可相互间转换的,为将者,并不一定非要上阵厮杀,想那韩信上阵未必能敌得过几人,但却是名副其实之大将,再如那一生只打

  • 居里夫人一生献给放射性研究 最后却被她发现的化学物质夺去生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居里夫人,化学

    玛丽·居里1867年生于波兰华沙,又称居里夫人。1891 年,她移民法国,曾就读于索邦大学。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生于1859年,也是索邦大学的学生。两人算是同学。他们两人后来都成为索邦大学的教授,俩人一起从事磁性和放射性研究工作。1903 年,因为在放射性方面的贡献,居里

  • 浅说房玄龄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李世民的“第一秘书”?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

    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说房玄龄是李世民的秘书可能过于狭隘了。但如果从秘书的本质含义来看,在李世民当皇帝之前,房玄龄还真可以说是李世民的秘书。秘书是什么?秘书是辅佐领导出谋划策、撰拟文字、沟通上下、内外协调的参谋助手。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房玄龄成了宰相,是制定政策、执行诏令的人,是行政者而不是参

  • 赫德:中国历史上官衔最高的外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外国,中国

    半世掌海关,客卿第一人在上海外滩,以前竖立着一尊外国人的铜像,从碑铭上得知,他叫鹭宾•赫德,头品顶戴尚书衔海关总税务司,三代正一品封典,双龙二等第一宝星、花翎;大英帝国圣迈克尔和圣乔治十字勋位获得者。如果说得简单些,他就是控制中国海关,并对中国当时各个方面都有着重大影响的英国人赫德。说他是

  • 被慈禧赐死的“四觉老人”陈宝箴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慈禧

    ​陈宝箴是陈寅恪先生的祖父,字相真,号右铭,晚年自号“四觉老人”。他为人足智多谋,且有实干能力。曾国藩以两江总督驻安庆时,待陈宝箴为上宾,视之为“海内奇士”,并赠对联给这位青年后辈,足见其看重之意。陈宝箴一生做过两件大事:为席宝田建策,生擒太平天国幼主

  • 凌烟阁功臣榜上第一人:为平叛乱四十六位亲人为国殉难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凌烟阁

    在唐朝的历史上,有一个外姓族人,对于唐朝的中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忠于唐朝,骁勇善战,功高封王;他杀子立威,铁面无私,众军钦敬;他远嫁二女,为国和亲,居功至伟;他为平定安史之乱,全家牺牲四十六人,满面忠烈;他与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共列凌烟阁功臣榜,受到后世永远纪念。然而,这位几乎毫不瑕疵的大唐功

  • 唐朝有位朱木兰还有位任木兰 她们都经历了同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故事,唐朝

    我知道花木兰的故事是初中时候通过一篇古诗《木兰辞》。那是一篇要求背诵的课文,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住这篇文章。但是我对这篇文章印象特别深刻,我至今仍能背诵全文。“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经常被人引用。那时候我很怀疑这篇文章的真实性,因为我觉得太不可以思议,男女差别那么大,木

  • 中国历史上最了不起的皇宫女佣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中国

    当年电视剧《康熙王朝》的热播,让人们记住了一个人––––苏麻喇姑,观众对她很喜欢,电视剧播完了,人们依旧对她的命运关心着议论着。但是,人们又觉得,苏麻喇姑这个人历史上真实存在吗?是不是作家虚构的?其实苏麻喇姑是一位真实的人物。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