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叶梦熊:将岳飞愿望化为现实的民族英雄

叶梦熊:将岳飞愿望化为现实的民族英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138 更新时间:2023/12/10 10:44:33

文才真国士,武略大将军

惠州在民初之时可谓人杰辈出,邓演达、邓铿、叶挺、廖承志等等等等,但是在清以前,知名人物实在不多,可以说是乏善可陈。

究其原因,惠州开发较晚,以前属百越蛮荒地,只有那些被贬谪,或是如文天祥这样在此征战的寄籍之人,方留下些许的影响。而这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苏东坡了,他的一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使人们都知道了惠州,诚如惠州另一名人江逢辰所言“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但有个正宗的惠州人,他将岳飞“踏破贺兰山缺”的愿望变成了现实。他勒石贺兰山,慷慨拔剑长叹息,“尽道将军意气豪,朔方战罢解征袍。功成自古皆天幸,却笑人间说六韬。”然后功成身退,他就是叶梦熊。

叶梦熊,字男兆,号龙塘,明代惠州府人。嘉靖年进士,历任赣州知府。安庆知府。浙江副使。永平道兵备。山东布政使。巡抚贵州、陕西、甘肃。因战功擢左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赠太子太保,升兵部尚书。

叶梦熊少年丧父,却自幼胆色过人,聪慧无双,志向高远,在西湖永福寺苦读十五载,终于科举扬名,高中进士,被授福建福清知县。面对当时该县官场串通作弊,贪污肥私,相习成风的现状,他肃法秉公,整饬吏治,身体力行,严惩贪吏,终得全县大治。

接下来的仕途还算风顺,没几年便做到了山西道监察御史,这也算是正四品的高官了哈。居御史台3月,议论国家大政,刚正无私,不避权贵。

不过,很奇怪的是,他作为结结实实的文官一枚,却是以武将扬名,史载他雄才大略,功勋卓著。后人赞他是“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他在朝曾官拜左都御史,相当于纪委和监察部首脑吧,但却因为谏阻当朝对蒙古首领的纳降封贡,违抗执宰高拱张居正之意,而惹恼了隆庆皇帝。隆庆帝立即下诏,将叶梦熊连降两级,贬为八品,任陕西同州府合阳丞。

此事的起因是鞑靼部首领俺答汗之孙把汉那吉因聘妻三娘子为祖父所夺,愤而降明引起的。要说这三娘子可真是个人物,她不仅貌美如花,且饱读诗书,性格豪爽,擅长歌舞骑射。史籍记载说她“幼颖捷,善番书,黠而媚,善骑射”。并且同大家熟知的大文豪徐渭是好朋友。一生致力于同明王朝的修好。在他的努力下,明朝同这蒙古和平了四十余年。

所以,那当孙子的为了争这三娘子来降,俺答汗请明廷送把汉那吉北还,并请求封贡和开通边境互市。叶梦熊以俺答汗多年滋扰边疆,杀掠无时,"敌情叵测",不可轻信,便抗疏反对。

此事的对错不是太好评价,但从职责来看,似乎不关他一个管风纪官员的事吧,从中也可以看出叶梦熊的耿介,不过,他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很惨重的。

叶梦熊被贬时尚不足四十岁。按说,正是意气风发,青云直上之时,面对失意与跌落的低谷,他心静如水,没有怨言,没有消沉,以大丈夫的气概走马上任,并“以利善民生为己任”投入事业。在短短的两年任期内,为合阳的民生、赋税、文化等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叶梦熊毕竟是有能力之人,两年后迁任河南归德推官,数月后又升任南京户部主事,又因政绩升江西赣州知府。他以治理一方为己任,率民抗旱,诛锄盗寇。因政绩显著,获朝廷玺书褒奖。在万历十五年,皇帝下令对全国文官武职人员进行考核中,叶梦熊举廉能第一,赐宴御花园,循例升任山东廉访使。

自宋以来,重文轻武一直被历朝所奉行,文官的前程比那武人要光明得多,地位也高出许多,尤其在明朝,文官集团势力强大,不搞文其实没有啥出路,但奇葩的是,叶梦熊虽然是个文科出身,但却有着理科的心,他有仅于武有谋略,而且还是个能发明先进火器的工程师,他发明的远程攻击的神器“叶公神铳”,其构思与技术在当时可以说十分的先进,被明军广泛的应用在九边重镇。

后来他的军事才能也被皇帝注意到了,年过半百的他便开始往武官的道路走了。在明朝的边防上颠簸了几年后,叶梦熊赢得了赫赫威名,在他62岁那年,他更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可谓是“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万历二十年,蒙古遗族哮拜因与巡抚党馨积怨甚深,自恃兵强马壮,竟杀党馨扯旗反叛,想要占据宁夏自立为王。他劫勒主将,威胁宗室,并且勾结松套二部悍虏为叛。岁已花甲的叶梦熊闻之奋然:“明盛之世,岂宜有此?不早扑灭,蔓难图也。”

于是他主动上奏请缨,求出征讨伐,万历应允,提任“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并赐予尚方宝剑。到了前线的叶梦熊先用水攻计淹城,又有神火炮攻击叛军城池,然后使用离间计,写诗挑拨叛军关系,水火心三谋并用,威震敌胆,虏尽披靡。

等到叛军首领哱拜想要投降,叶梦熊却认为重金抚虏坚只会养虎为患,决不接受招安,果断以杀止杀,斩草除根以绝后患,成功收复宁夏边城,沦陷的西北大地失而复得。捷报传到朝廷,朝野大庆。

但是此举难显示明朝仁德,实在与当时儒生行事不符,于是竟然给叶梦熊埋下了祸根。将军百战归,等到他大胜而归,面对竟然是京城文官各种指责,大抵就是杀伐过重,有失天和,叶梦熊不过是“贪功杀降”来多求战功。

战事起,无人敢应,一边观望;战事平,指手画脚,评头论足,这就是大明朝的陋习,武将在外与敌血拼时,他们转身事外,与已无关一样地安然处之,一旦功成回朝,便会找一堆地不是和失误给你堆在头上。难怪叶梦熊会在庆功宴上写下“貔貅百万临边境,那见先生点笔时”一诗来嘲讽这些人。

从史书上记载的叶梦熊来看,他虽是文人,但对外患或叛乱的态度是很强硬的,崇尚的是武力解决问题。至于他是否是杀降贪功,战事进程如何,记载失详,所以不敢乱作评论。

但是,从他愤然上奏分辨的文中说:“臣宁负杀降之名,以绝祸本,保封疆。”在他看来,重金抚酋、抚虏的招安政策并非求安的长计,认为打仗的事情“非从征文武诸臣所能测也”。这杀降之事,应该还是有的。

叶梦熊的脾气应该是比较火爆的,同这些文人打嘴仗肯定非他所长,他也不屑于在这官场上同他们一争高低,于是便直接辞官了,理由是“臣愧愈深,病愈剧”,一个老当益壮,为国尽忠的将领,就这样带着“贪功奸臣”的帽子回老家了。

其实当时的万历皇帝还是很理解他的,对他的离去还是百般地不舍,万般无奈之下才放行,还给他加了个太子太保的荣职,转升为南京工部尚书,当然这尚书也是个虚衔,因为,所谓南京的那个朝廷本身就是个备用阁部,是供养老用的。

叶梦熊还是回家了,身心疲惫的叶梦熊再也不顾皇帝的玉旨挽留,竟违抗圣命不到南京赴任工部尚书一职,便道返乡。归时行李俭朴,至家中田宅无增。居家恂恂恭谨,倡义劝施,无所吝啬。

叶梦熊返乡后在惠州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两年。居乡二年中“惟训子弟以忠孝投国恩”,“恂恂恭谨,乐赈人匮急,且倡义劝施,毫无所吝”。闲暇无事时,常常泛舟惠州西湖,行酒赋诗,此身若释重负。最后是在家寿终正寝,时年67岁,万历皇帝听闻后下旨为其造墓于西湖犹龙山。

据史载,叶梦熊临终之日,还召子女以教诲,饭后仍阅案头书,忽然间呼唤子女到身边,说了句“乃翁长往矣”便长逝而去,为世人留下一个难解的历史谜题。

叶梦熊知所以现在知道的人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同朝中的文官不和,长年的戎马生涯已使叶梦熊养成与文官截然不同的气质,因此他与文官集团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为史当然是由这帮文人执笔的,于是,他现在声名不彰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九边功烈,剑除云障天山靖。

四镇勋劳,诗有琴心海峤声。

民族英雄,堪称惠州精神代言人的叶梦熊,不应该被人们遗忘。但他的史料现在实在是很少,网上一查,全是关于解梦啊,预测啊,八字什么的,一团地乱七八糟,这都是他那名字梦熊给闹的,然而,一个真正的叶梦熊,竟无人识了,唉。

标签: 岳飞英雄民族

更多文章

  • 王猛:“功盖诸葛第一人”的一流将相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猛

    扪虱轻桓温,雄才佐苻坚一日,同朋友聊天,说到这南北朝时的王猛,朋友疑惑这王猛到底是相还是将,理论依据是郑观应是将其同韩信,李靖和徐达这一众人列在一起,曰大将。其实这个一点都不冲突,这将和相可相互间转换的,为将者,并不一定非要上阵厮杀,想那韩信上阵未必能敌得过几人,但却是名副其实之大将,再如那一生只打

  • 居里夫人一生献给放射性研究 最后却被她发现的化学物质夺去生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居里夫人,化学

    玛丽·居里1867年生于波兰华沙,又称居里夫人。1891 年,她移民法国,曾就读于索邦大学。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生于1859年,也是索邦大学的学生。两人算是同学。他们两人后来都成为索邦大学的教授,俩人一起从事磁性和放射性研究工作。1903 年,因为在放射性方面的贡献,居里

  • 浅说房玄龄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李世民的“第一秘书”?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

    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说房玄龄是李世民的秘书可能过于狭隘了。但如果从秘书的本质含义来看,在李世民当皇帝之前,房玄龄还真可以说是李世民的秘书。秘书是什么?秘书是辅佐领导出谋划策、撰拟文字、沟通上下、内外协调的参谋助手。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房玄龄成了宰相,是制定政策、执行诏令的人,是行政者而不是参

  • 赫德:中国历史上官衔最高的外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外国,中国

    半世掌海关,客卿第一人在上海外滩,以前竖立着一尊外国人的铜像,从碑铭上得知,他叫鹭宾•赫德,头品顶戴尚书衔海关总税务司,三代正一品封典,双龙二等第一宝星、花翎;大英帝国圣迈克尔和圣乔治十字勋位获得者。如果说得简单些,他就是控制中国海关,并对中国当时各个方面都有着重大影响的英国人赫德。说他是

  • 被慈禧赐死的“四觉老人”陈宝箴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慈禧

    ​陈宝箴是陈寅恪先生的祖父,字相真,号右铭,晚年自号“四觉老人”。他为人足智多谋,且有实干能力。曾国藩以两江总督驻安庆时,待陈宝箴为上宾,视之为“海内奇士”,并赠对联给这位青年后辈,足见其看重之意。陈宝箴一生做过两件大事:为席宝田建策,生擒太平天国幼主

  • 凌烟阁功臣榜上第一人:为平叛乱四十六位亲人为国殉难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凌烟阁

    在唐朝的历史上,有一个外姓族人,对于唐朝的中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忠于唐朝,骁勇善战,功高封王;他杀子立威,铁面无私,众军钦敬;他远嫁二女,为国和亲,居功至伟;他为平定安史之乱,全家牺牲四十六人,满面忠烈;他与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共列凌烟阁功臣榜,受到后世永远纪念。然而,这位几乎毫不瑕疵的大唐功

  • 唐朝有位朱木兰还有位任木兰 她们都经历了同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故事,唐朝

    我知道花木兰的故事是初中时候通过一篇古诗《木兰辞》。那是一篇要求背诵的课文,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住这篇文章。但是我对这篇文章印象特别深刻,我至今仍能背诵全文。“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经常被人引用。那时候我很怀疑这篇文章的真实性,因为我觉得太不可以思议,男女差别那么大,木

  • 中国历史上最了不起的皇宫女佣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中国

    当年电视剧《康熙王朝》的热播,让人们记住了一个人––––苏麻喇姑,观众对她很喜欢,电视剧播完了,人们依旧对她的命运关心着议论着。但是,人们又觉得,苏麻喇姑这个人历史上真实存在吗?是不是作家虚构的?其实苏麻喇姑是一位真实的人物。苏

  • 三娘子:为大明镇守边关的蒙古女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蒙古,女王,大明

    青霜边城草,梨花冷不销大明万历年,塞外,在巍峨起伏的大青山下,耸立起了一座古老的城,它北部是广袤丰美的草原,南临波涛滚滚的黄河水,这座城池是模仿元大都的样式修建的,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銮殿。它是由蒙古人建造的,大明朝政府赐名为归化城。在明朝以前,塞外草原上还没有一座像样的城。这座规模较大的城池,在层峦叠

  • 屈突通原本是鲜卑族人 执法严苛令人闻风丧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起义,长工,革命,毛泽东,改造,井冈山,红军,部队

    屈突通的家族原本是鲜卑族,依附于鲜卑慕容氏。屈突家族从北魏时期开始崛起,屈突通的父亲屈突长卿在北周时期任邛州刺史。可见屈突通也是个官二代。因是少数民族血统,受到家族尚武传统的影响,少年时期的屈突通便显现出好武功、喜欢骑射的兴趣。隋朝代替北周后,年轻勇武的屈突通被选任为虎牙郎将,后来不断升迁,到了开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