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昭襄王杀死白起之后 秦国的损失到底有多大

秦昭襄王杀死白起之后 秦国的损失到底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573 更新时间:2024/1/14 7:16:54

白起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昭襄王杀了白起,真的是秦国的损失吗?

秦昭襄王40年,秦昭襄王想立自己儿子安国君为储君,但是他们还有一个弟弟公子俚,是名正言顺的储君第二顺位继承人。此时魏冉是支持公子俚的,白起和魏冉是同穿一条裤子的,目的很明确。宣太后为了不让兄弟俩自相残杀而出面表态,作出让步,让自己两个弟弟(其中一个是魏冉)以及公子俚,还有自己侄子,死去的另一个儿子公子市封国,和秦昭襄王妥协的。

这一年是秦昭襄王41年,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65年宣太后薨。在长达42年的执政期间,秦国高层全是宣太后的人,且皆为“娘家人”。在公元前266年宣太后为了保住他们才归政于秦昭襄王。长平之战后,白起想乘胜直驱邯郸,结果功劳被范雎嫉妒,赵国、韩国两国割城,说服秦昭襄王令白起退兵。最后韩赵两国背约,秦昭襄王大怒,于公元前259年命王陵率二十万军队进攻邯郸,结果邯郸之战大败,赵魏楚韩乘胜追击,秦昭襄王命白起复出,白起拖病,遂被秦昭襄王逼迫自杀(当然范雎功不可没)。这一年是公元前257年。结果邯郸之战秦国损失三十余万将士,直到二十二年后秦国才恢复实力。

长平之战秦相范睢因与白起不和,秦昭王也畏惧白起功高震主,长平之战虽然秦国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代价。秦王为与民生息同意与赵国议和(以赵国献出五城为代价),但白起不满秦王与赵议和。因而在赵国方面毁约后秦王意欲请白起挂帅,但白起因为不满之前秦王的作为于是拒绝出征。此时赵国也联络了诸多力量,秦军一连几月都无法攻下邯郸,秦王无可奈何再次请白起出征但仍遭到拒绝,白起甚至说宁死不做败军之将。

秦军最终于邯郸城下兵败,秦王迁怒于白起于是削夺了白起所有爵位,并令其离开咸阳。白起因病住了三个月才离去,秦王和范睢担心白起逃到敌国会带兵报复秦国,于是派使者赐其自尽。白起的死不能完全怪秦王,他自己不知君臣之道,挑战国君的权威,他甚至都不了解自己的死因是什么,他认为是自己坑杀了赵降卒四十万而遭报,殊不知功高震主和将相不和决定了他的命运。

秦昭襄王杀了白起,真的是秦国的损失吗?其实,白起必须要杀,这是因为当时的封建社会思想已经逐渐萌芽,白起忠的是国,而秦昭襄王要他忠的是君,他认为,白起的赤胆忠心,必须先忠于秦王,然后再忠于秦国。杀白起,是为了立威,没有立刻吞并,邯郸是因为秦国自身也损伤惨重,国力大损,当年五国攻齐之事,还历历在目。长平之战之后,秦国东出踏平天下之势已成,不必要为已经注定的事情再犯险,不然,若过度耗尽国力,可能会重蹈齐国覆辙,那么秦国几代君王的励精图治,可能就会付诸东流。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宋仁宗与刘娥住在一个宫内,她是如何教育的宋仁宗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宋仁宗,刘娥,文史百科

    仁宗一出生,刘娥便将其从李氏手中夺走,与关系亲近的后妃杨氏一同抚养。仁宗至大婚前,都与刘娥住在一个宫内,受刘娥关照甚多。刘娥是如何教育的宋仁宗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比如在吃的方面,为了保护仁宗饮食安全,刘娥禁止虾蟹海物“进御”;垂帘听政后,刘娥还令杨太妃与仁宗同饮食,“

  • 王昭远被委以重任,为何成了敌军的阶下囚?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

    王昭远是后蜀重臣,主管全国的军政大事,是皇帝孟昶最信任的宠臣,就好像刘备眼里的诸葛亮一样。可遗憾的是,王昭远只是夸夸其谈的赵括,后蜀基业至少有一半毁在他手上。这个害人不浅的家伙是成都人,自幼父母双亡,无依无靠。这种悲惨境遇反倒让他形成了聪明乖巧,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他人心理的特点。13岁那年,王昭远被

  • 此人高中进士,乾隆为何出俩上联刁难?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在人们的惯常印象里,探花郎虽然没有状元郎地位高,但做探花郎的人一定容貌俊美。这是一种误解,因为“探花”与科举扯上关系自唐朝始,当时进士们高中后会举办隆重庆典,皇帝选出两个最年轻英俊的进士,让他们做“探花使”遍游名园摘花,然后用鲜花迎接状元。至于探花郎被固定成进士第三名,已经是北宋晚期的事了。所以,后

  • 清朝后宫里的妃嫔为什么脖子上要围一块白条?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清朝是个少数民族王朝,其衣着服饰与历朝历代均有不同,有着典型的少数民族特色。出于游猎的需要,为了保持脑袋转动的灵活性,清朝的衣服基本保持了无衣领的特色,或者说衣、领分离。因此,在部分影视剧中,清朝服饰上出现的立领是完全不正确的。这种竖领其实到清末才开始出现无衣领设计本是出于游猎生活所需,因此随着清军

  • 传说杨贵妃睡觉时有个坏习惯,让唐玄宗爱不释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杨贵妃睡觉时有什么坏习惯让唐玄宗非常喜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其实,杨玉环原本是皇帝的儿媳。当初入宫面见皇帝的时候,皇帝对她一见倾心,于是就想让她当自己的妃嫔。但是毕竟皇帝还是要顾及天下人的看法,不可能直接将她抢过来,所以皇帝先是让她和她的丈夫(寿王)

  • 同样是为帝王打天下的谋士,姚广孝的结局为何好于刘基?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明太祖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在民间留下很大的名声,其阴阳术数很是有名,预测后世的《烧饼歌》名闻天下,不过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夺取天下,其结局并不好,被胡惟庸下毒害死,令人叹息,明成祖朱棣的谋士姚广孝则比刘伯温好多了,在帮助朱棣夺取天下后,朱棣对他依然高看,最后得以善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

  • 安史之乱为什么没让唐朝灭亡?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

    安史之乱为什么没让唐朝灭亡,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唐玄宗执政后期,是非常昏庸的,整天和杨贵妃嬉戏玩乐,荒于朝政,而且生活非常奢侈。因为唐玄宗后期的昏庸统治,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是唐朝一次非常大的灾难,叛军一度势不可挡,攻破了大唐首都长安,迫使唐玄宗逃往蜀地。我们知道安史之乱最后

  • 清朝第一位皇帝皇太极,它为什么没有太祖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太祖,商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对于太祖、高祖、太宗这样的称号,就是比较常见的庙号。其中,就带有“祖”的庙号,比如太祖、高祖,一般是属于开国皇帝的,比如汉太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不过,对于爱新觉罗·皇太极来说,是清朝第一

  • 咸丰的生母,孝全成皇后为什么死因不明?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孝全成皇后,清朝,野史秘闻

    虽然说皇帝的后宫三千佳丽,不可能每一个妃嫔的档案都详细记录在册。很多妃子的生平都是一笔带过,但是皇后作为后宫里的一个特殊人物,关于她的生平,也一般会比较详细记载。但是,清史上却有这么一位特殊的皇后,关于她的出身,经历都详细记载在册,唯有一样,在盛年之时暴毙,却没有任何的死因说明,成了清史上唯一死因成

  • 北宋大臣陈彭年简介:古韵书《广韵》的主要修撰人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陈彭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彭年(961~1017),字永年,江西省南城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音韵学家。最重要之古韵书《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