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王昭远被委以重任,为何成了敌军的阶下囚?

王昭远被委以重任,为何成了敌军的阶下囚?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499 更新时间:2023/12/12 16:28:27

王昭远是后蜀重臣,主管全国的军政大事,是皇帝孟昶最信任的宠臣,就好像刘备眼里的诸葛亮一样。可遗憾的是,王昭远只是夸夸其谈的赵括,后蜀基业至少有一半毁在他手上。

这个害人不浅的家伙是成都人,自幼父母双亡,无依无靠。这种悲惨境遇反倒让他形成了聪明乖巧,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他人心理的特点。13岁那年,王昭远被一个叫智諲的僧人收留,跟着他识字念书,变得更加机巧满腹、玲珑八面了。

一天,镇守蜀川的最高军政长官孟知祥在署中设宴,盛情款待智諲和尚,王昭远以随从身份一起赴宴。正是这次机会,改变了王昭远的命运。

见他聪慧、随和、机变,孟知祥便把他留了下来,给儿子孟昶做伴读,从此王昭远就和孟昶零距离地朝夕厮混在一起了。他将孟昶当伙伴,更当主子,时时恭维,处处顺从;孟昶也将他当最好的朋友,最铁的哥们儿。孟昶成为后蜀皇帝后,便立即重用王昭远,让他任通奏使、知枢密院事,“机务一以委之,府库财帛恣其取不问”。

对孟昶这样的人事安排,他的母亲李太后不以为然,提醒儿子说:“当初你父亲用人有一个原则,即凡掌兵之官,没有军功者一律不授,所以无论是当官的还是当兵的都心服口服。这个王昭远,不过是你的一个下人,既没有上过战场,又没有真才实学,只会云里雾里地自吹自擂,如今你交给他这样重的责任,一旦国家有难,他能有何良策御敌?”可孟昶丝毫听不进去。

王昭远好读兵书,好论方略,甚至常以诸葛亮自诩。这骗了不少人,也毁了不少人,山南节度判官张廷伟就是其中之一。他看王昭远是个绩优股,就把本钱一股脑儿地砸在王的身上,不仅不失时机地恭维这个所谓的高人,更要命的是,为了讨好王昭远而使自己飞黄腾达,他还为王出了个馊主意:“您年纪轻轻就得到这样的高位,这都是您德高才大,皇上倚重所致。可是本朝素有先例,没有重大军功,别人难免心里不服。依下官看来,不如趁现在天下纷乱,联合北汉,一起出兵消灭赵匡胤,把他的关右之地全部拿过来。到了那时,天下的悠悠之口自然也就消弭于无形了。”

王昭远听了大喜,觉得是绝妙好计,经孟昶同意后,就开始实施。王昭远派了三个自以为靠得住的使臣带着蜡丸密信去和北汉商量,不料,其中一个使臣中途叛逃,把这封绝密信件献给了赵匡胤。赵匡胤正愁师出无名,这下有了借口,祸水顿时流向了本来还算太平的后蜀。

边关警报迭至,孟昶命王昭远带兵迎敌。王昭远手执铁如意,一派胸有成竹的儒将派头,大言不惭地吹嘘道:“我此番出征,何止是要拒敌于国门之外,而是要率领这两三万虎狼之师奋勇前进,一举夺取中原!”

然而刚一接敌,即被击溃,三战三败,王昭远再也没了斗志,一路跑到剑门,想要仗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利天险抵挡宋军的攻势。谁知宋军由险僻小路突然现身于蜀军身后,重演了一次当年邓艾入蜀的故事。王昭远又惊又怕,瘫倒在床上不能起身,结果剑门也失守了。这时的王昭远早已没有了当初的牛气和傲气,一路狂奔,只顾逃命。可是他终究没能逃出宋军的手掌心,很快就在东川成了阶下囚。

王昭远简直就是个跳梁小丑,他的滑稽表演令人厌恶和不齿。当初不少人不称其名,而是美之曰“诸葛亮”,后来大家送了他一个绰号“猪狗浪”,可谓名副其实。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此人高中进士,乾隆为何出俩上联刁难?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在人们的惯常印象里,探花郎虽然没有状元郎地位高,但做探花郎的人一定容貌俊美。这是一种误解,因为“探花”与科举扯上关系自唐朝始,当时进士们高中后会举办隆重庆典,皇帝选出两个最年轻英俊的进士,让他们做“探花使”遍游名园摘花,然后用鲜花迎接状元。至于探花郎被固定成进士第三名,已经是北宋晚期的事了。所以,后

  • 清朝后宫里的妃嫔为什么脖子上要围一块白条?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清朝是个少数民族王朝,其衣着服饰与历朝历代均有不同,有着典型的少数民族特色。出于游猎的需要,为了保持脑袋转动的灵活性,清朝的衣服基本保持了无衣领的特色,或者说衣、领分离。因此,在部分影视剧中,清朝服饰上出现的立领是完全不正确的。这种竖领其实到清末才开始出现无衣领设计本是出于游猎生活所需,因此随着清军

  • 传说杨贵妃睡觉时有个坏习惯,让唐玄宗爱不释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杨贵妃睡觉时有什么坏习惯让唐玄宗非常喜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其实,杨玉环原本是皇帝的儿媳。当初入宫面见皇帝的时候,皇帝对她一见倾心,于是就想让她当自己的妃嫔。但是毕竟皇帝还是要顾及天下人的看法,不可能直接将她抢过来,所以皇帝先是让她和她的丈夫(寿王)

  • 同样是为帝王打天下的谋士,姚广孝的结局为何好于刘基?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明太祖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在民间留下很大的名声,其阴阳术数很是有名,预测后世的《烧饼歌》名闻天下,不过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夺取天下,其结局并不好,被胡惟庸下毒害死,令人叹息,明成祖朱棣的谋士姚广孝则比刘伯温好多了,在帮助朱棣夺取天下后,朱棣对他依然高看,最后得以善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

  • 安史之乱为什么没让唐朝灭亡?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

    安史之乱为什么没让唐朝灭亡,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唐玄宗执政后期,是非常昏庸的,整天和杨贵妃嬉戏玩乐,荒于朝政,而且生活非常奢侈。因为唐玄宗后期的昏庸统治,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是唐朝一次非常大的灾难,叛军一度势不可挡,攻破了大唐首都长安,迫使唐玄宗逃往蜀地。我们知道安史之乱最后

  • 清朝第一位皇帝皇太极,它为什么没有太祖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太祖,商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对于太祖、高祖、太宗这样的称号,就是比较常见的庙号。其中,就带有“祖”的庙号,比如太祖、高祖,一般是属于开国皇帝的,比如汉太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不过,对于爱新觉罗·皇太极来说,是清朝第一

  • 咸丰的生母,孝全成皇后为什么死因不明?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孝全成皇后,清朝,野史秘闻

    虽然说皇帝的后宫三千佳丽,不可能每一个妃嫔的档案都详细记录在册。很多妃子的生平都是一笔带过,但是皇后作为后宫里的一个特殊人物,关于她的生平,也一般会比较详细记载。但是,清史上却有这么一位特殊的皇后,关于她的出身,经历都详细记载在册,唯有一样,在盛年之时暴毙,却没有任何的死因说明,成了清史上唯一死因成

  • 北宋大臣陈彭年简介:古韵书《广韵》的主要修撰人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陈彭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彭年(961~1017),字永年,江西省南城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音韵学家。最重要之古韵书《广韵》

  • 明朝的宦官问题,为何能在在中国宦官史上力拔头筹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宦官问题,历来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各朝各代,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多见。柏杨说中国经历了三次最黑暗的宦官时代:第一次是在东汉后期的二世纪;第二次是在唐朝后期的九世纪;第三次从公元1435年王振当权一直到明王朝覆灭为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代的宦官虽然没有东汉之末

  • 长平之战为何是战国历史的转折?白起在这一战中起什么作用?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长平之战,白起,战史风云

    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0年),秦军越过韩国进攻赵国,被赵将赵奢击败于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北)。这时,魏人范雎入秦,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秦昭王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首先攻魏,然后转向韩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