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高柔

高柔

高柔的介绍

字文惠,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末,曹操任高柔为管长,县中人一向听说他的名声,一些奸吏因而退避。后辟为刺奸令史,丞相仓曹属。魏国初建,为尚书郎,后迁丞相理曹掾。当时,鼓吹宋金等人在合肥逃亡。依旧法,要连同妻、子一起处罚。曹操为绝后人效法,主张加重刑罚。金有母亲,妻子和两弟弟在官中,有人建议全部杀死,以示征戒。高柔向曹操进言说:士卒在军中逃走,事情确实可恨。不过我听说逃走的士卒中常有想悔过的人。

有关“高柔”的历史故事

  • 高柔: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以善于治法闻名

    高柔(174年-263年),字文惠。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并州刺史高干从弟,以善于治法闻名。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从小吏任起,二十年后官至九卿。任廷尉二十三年后,升任太常。七十二岁时出任司空,随后仕途高升,在高平陵之变时支持司马

  • 高柔是个见证了曹魏政权的兴衰、位列三公的老臣

    高柔是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以善于治法闻名,他仕于曹操及曹氏五位皇帝,几乎横跨整个曹魏历史,见证了曹魏政权的兴衰。接下来品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多数人对于三国历史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随口也能说上几个三国名人,然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恐怕很多人都没有听

  • 高柔是什么人,为何能在曹魏混的风生水起?

    高柔是什么人,为何能在曹魏混的风生水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三国演义》似乎高柔从来没有出场,所以大部分人对于高柔还是非常的不熟悉的。而高柔的哥哥高干,可能有一小部分人会比较的熟悉,《三国演义》中,高干也是一个类似于炮灰的角色。不过高柔和他的哥哥高干不同,高柔善于治法,从小

  • 高柔是什么人?高平陵之变时他为何要支持司马懿?

    高平陵之变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魏国,是魏国建立以后的一次重大政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时期,高寿的牛人有很多,比如孙权71岁,司马懿73岁,司马孚93岁,程昱和钟繇都活了80岁,今天咱们聊聊一个不出名的大臣——高柔!高柔生于公元174年,卒于公元263年,历仕曹魏五帝,见证了曹魏的兴

  • 高柔

    高柔(174年-263年),字文惠。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并州刺史高干从弟,以善于治法闻名。那么高柔是怎样的人哪?下面就和三国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柔的堂兄高干是袁绍的外甥,当时高干呼唤高柔到河北,高柔于是与宗族一起去依附高干。适逢父亲死去,高柔不畏兵劫路远,冒险到蜀地治丧,

  • 三国时期曹魏大臣高柔简介:从小吏任起,二十年后官至九卿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高柔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柔(174年—263年),字文惠。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并州刺史高干从弟,以

  • 历史上高柔是什么人?高平陵之变时他为何支持司马懿

    249年的高平陵之变可以说是曹魏甚至是三国历史的转折点,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高柔是谁,很多三国迷可能都不甚清楚,我们看一看他的人生履历:30岁归附于曹操,被任命为县长;50岁任廷尉,一干就是二十三年;72岁官至三公之一的司空;75岁任司徒;76岁高平陵政变中支持司马懿;83岁任太

  • 三国曹魏重臣司徒:高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魏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魏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

  • 三国曹魏大臣太尉:高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高柔,字文惠。陈留郡圉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并州刺史高干从弟。公元192年,曹操初步占领兖州,此时的高柔担心曹操不会安心留守陈留,这里会是一个四战之地,决定投靠高干。适逢父亲死去,高柔便不畏兵劫路远,冒险到蜀地前去应丧,三年后回到了北方。建安九年(204年),高干与高柔归降曹操,曹操任命高柔为菅

  • 三国曹魏大臣太尉安国侯:高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高柔(174年263年),字文惠。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并州刺史高干从弟,以善于治法闻名。从小吏任起,二十年后官至九卿。任廷尉二十三年后,升任太常。七十二岁时出任司空,随后仕途高升,在高平陵之变时支持司马懿,据曹爽大营,以假节行大将军事。数年后荣升太尉,进爵安国侯。景元四

  • 曹魏太尉高柔第三子延陵县公:高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高光(?308年12月3日 ),字宣茂。陈留圉城(今河南杞县南) 。西晋时期大臣,曹魏太尉高柔第三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高光出身世代法家,年少时就通晓家业,熟悉刑法理论。历任太子舍人、尚书郎、幽州刺史、颍川太守、黄沙御史、廷尉等职,后封延陵县公。于八王之乱时尽心侍奉晋惠帝

  • 曹魏太尉高柔次子徐、雍二州刺史:高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高诞(生卒年不详),陈留圉城(今河南杞县南)人。西晋时期大臣,曹魏太尉高柔次子。历任徐、雍二州刺史。官至太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高诞为曹魏太尉高柔的次子,生性放纵没有规矩,但果断刚烈超过常人。与弟弟高光的品行不同,高诞常说高光拘于小节,总是轻慢欺悔他,高光对待高诞

  • 三国曹魏大臣司徒:高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高柔是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以善于治法闻名,他仕于曹操及曹氏五位皇帝,几乎横跨整个曹魏历史,见证了曹魏政权的兴衰。接下来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多数人对于三国历史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随口也能说上几个三国名人,然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恐怕很多人都没有听

  • 三国奇案之:高柔智断“逃兵被杀案”,而涉军案更显特殊复杂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任命高柔(字文惠)为廷尉,属于魏国的最高司法官,是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人,也是袁绍的外甥、并州刺史高干的从弟。当时,曹魏治军十分严明,稍有越轨,就会受到严惩,而且还会株连亲属,这也是军中士兵不敢当逃兵的一大主要原因。毕竟,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家中总有牵挂的亲人。一日,京城守

  • 高干死后曹操却留了高柔一命,他的家族在曹魏西晋间如何惊险布局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86章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司马集团篇第十八章:高干死后曹操却留了高柔一命,他的家族在曹魏西晋间如何惊险布局高柔的高光时刻,主要是在曹叡时期他锲而不舍地匡正曹叡。虽然他是高干的堂弟还差点因此被曹操杀害,但高柔通过高超的工作能力让曹操收起了屠刀。高柔逐渐走入权力高

  • 辅佐曹魏半个世纪,最终却转投司马懿,享年九十岁的律法大家高柔

    #头条创作挑战赛#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多数人对于三国历史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随口也能说上几个三国名人,然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恐怕很多人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他便是出身陈留高氏,长期从事司法事务,辅佐曹魏长达半个世纪,于九十岁高龄寿终正寝,一生历经曹魏兴衰、位列三公的老臣高柔。出身名门转投曹操,差

  • 曹魏5位四朝元老:司马懿、满宠、蒋济、高柔、王凌

    司马懿最终为何能够成功夺取曹魏政权,一方面是因为他精于算计,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能力强、资格老。其实除了司马懿,曹魏还有几个四朝元老,他们也是德高望重的重臣,可惜没有阻止司马懿夺权。所谓四朝元老,是指先后侍奉过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君王的大臣,要知道这中间的跨度有多大,即使从赤壁之战(公元208年)

  • 高平陵之变时高柔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结局如何?

    高平陵之变应该算是三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魏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魏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

  • 高柔:三国时期曹魏大臣高,晚年支持司马懿政变

    高平陵之变,亦称高平陵事变或正始之变,发生在三国时期的魏国,是魏国建立以后的一次重大政变。事件源自曹魏宗室曹爽和大臣司马懿之间的权力斗争,最后以司马懿杀害了曹爽以及夺取大权而结束。高柔,字文惠。陈留郡圉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并州刺史高干从弟。公元192年,曹操初步占领兖州,此时的高柔担心曹操不会安

  • 三国时期的高柔是忠是奸?仕于曹魏五代为何最后会和司马懿造反?

    高柔(174年—263年),字文惠。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并州刺史高干从弟,以善于治法闻名。从小吏任起,二十年后官至九卿。任廷尉二十三年后,升任太常。七十二岁时出任司空,随后仕途高升,在高平陵之变时支持司马懿,据曹爽大营,以假节行大将军事。数年后荣升太尉,进爵安国侯。景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