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杜审言自傲无人能比,却有个孝顺儿子和一个受后世敬仰的孙子

杜审言自傲无人能比,却有个孝顺儿子和一个受后世敬仰的孙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说新语 访问量:672 更新时间:2024/1/20 19:11:31

如果要推选一个狂士,我觉得此人可以入选,为什么呢?请看一看他到底有多少狂。

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太平广记.卷二百六十五·轻薄一 》

屈原和宋玉是著名的辞赋家,宋玉是屈原的徒弟,这位仁兄觉得他写的文章,如果屈原和宋玉看到了,也只能当他的帮手。他写的字,如果书圣王羲之见到了,也只能作为他的学生。

假如屈原,宋玉见到他这么说,不知道是什么感觉。但是书圣王羲之,别说是王羲之听到,就算是其他书法爱好者听到之后肯定也会很不舒服。这让我想起了已经仙逝的李敖先生。

如果你认为他只拿古人作比喻,就结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他对和他同时代的人,他也发表看法。

苏味道,这个名字熟悉的人肯定不多,但他的后世子孙中出现过大名人。唐宋八大家中占了三个,苏东坡,苏辙,苏洵。所以基因还是有遗传的。苏味道也是一个才子,曾两次入阁拜相,武则天时期,他明哲保身,有“苏模棱“之称,不敢下决断。

但是他的才华是真的,也被当时的人们认可。

他居然被人说成看到文章羞死了。

出谓人曰:“味道必死。”人惊问故,答曰:“彼见吾判,且羞死。——《太平广记.卷二百六十五·轻薄一 》

他大言到苏味道会看到他的文章羞死。

如此狂妄自大的人是谁呢?

这个人叫杜审言

他真有才吗?当然,他的确很有才,也有自傲的资本,因为武则天很喜欢他的才华。

他病重之时,宋之问等人去看他,结果他说我的文章死死地压着你们,让你们出不了头,现在我要死了,只可惜没有找到接班人。幸好大家都知道他的脾气,不然早就被他这种狂士风格活活气个半死。

他与李峤、崔融、苏味道组成一个团体,这个团体叫“文章四友”,在唐诗的发展中有很大的影响力。

虽然杜审言非常狂,但见到武则天之后就没有了任何脾气。

武则天准备用杜审言,问他开心不?

结果杜审言表示十分开心,然后写了《欢喜诗》。武则天也被深深折服。

后令赋《欢喜诗》, 叹重其文,授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新唐书.列传·卷一百二十六》

说实话我有些不太喜欢杜审言这一种行为,或许他父母可能预知他会狂言,说不定故意起名审言。包括他后来与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有牵连,说明他也已经站队。

但是他的儿子的行为却十分令人佩服。他被司马周季重、司户郭若讷陷害入狱,要被杀头了。这时候,他的十三岁的次子杜并带着匕首,埋伏在周季重府里,等他们喝得差不多的时候,突然冲进去杀了周季重。杜并寡不敌众,被周府的人杀死。

这件事发生之后,迅速引发关注,杜并这种刚烈的行为在现在看是违法,但当时看来这是义举,是孝行。连周季重临死前都说他是孝子。

审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讷故误我。——《新唐书.列传·卷一百二十六》

因为这个事情一闹,最终杜审言免于一死,后来还得到武则天的重用,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欢喜诗》。

有时候想想,杜审言的狂傲是不是只是一种标签,如果真的是狂到没别,怎么会教育出这么刚烈而且有胆气的儿子呢?

如果真的这么狂,那么宋之问,苏味道怎么还会和他做朋友呢?仔细想想这里面还是有些疑问的。

赠苏味道

北地寒应苦,南庭戍未归。

边声乱羌笛,朔气卷戎衣。

雨雪关山暗,风霜草木稀。

胡兵战欲尽,虏骑猎犹肥。

雁塞何时入,龙城几度围。

据鞍雄剑动,插笔羽书飞。

舆驾还京邑,朋游满帝畿。

方期来献凯,歌舞共春辉。

这首送苏味道的诗中还是能读出真情的。或许杜审言的狂只是他的表象而已。

但是杜审言的确不是做官的料,他当过一些小官,最大的应该是膳部员外郎,相当于礼部的次官,从六品的模样,这也是因为投靠武则天朝的红人张易之混到手的。张易之倒了,他也跟着受难了,被流放到峰州 。召回来之后就在国子监工作了。

他有一个孙子很有名气——杜甫。原来杜甫有一个这么狂的爷爷啊。杜甫的父亲叫杜闲,是杜审言的长子,杜甫又是长子,所以他是杜审言的长子长孙,但奇怪的是似乎这股狂劲没有得到遗传,在杜甫身上找不到。这也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标签: 杜审言

更多文章

  • 重识薛家(增八)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凭什么号称孤篇盖全唐

    历史人物编辑:民间故事会标签:张若虚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崛起,中国文化的风潮也重新吹遍了大江南北。唐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推广中有着非常独特的作用。尽管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但唐诗的魅力依旧不减,赢得了很多文学爱好者的推崇。在各方文学爱好者称赞唐诗的文章中,总会提到一首唐诗叫做《春江花月夜》。他们对这首诗极为推崇,号称

  • 张若虚一生留下2首诗,仅用一首击败李杜,被称为“孤篇盖全唐”

    历史人物编辑:天生有梦标签:张若虚

    一眼大唐,梦回神都。如今大唐距离我们千年之久,但唐诗百首陪伴我们跨越千年。一首首对仗工整的诗句,仿佛带我们回到那大唐盛世。世人皆知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却不知唐朝还有一位“孤篇盖全唐”的诗人——张若虚。大唐盛世,诗赋满朝唐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最开放且最强盛的一个朝代。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 杨广这两首诗,启发了张若虚,写下孤篇横绝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张若虚

    世人只知“孤篇横绝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不知杨广也有两首在唐朝的历史当中,除了那些非常有名的政客,还有很多出名的文人,要想了解整个唐朝,眼光不能只是局限于朝堂中,还应该把目光看向那些大诗人们,他们的人生也向我们反映了唐朝的一些状况。在唐朝时期,有着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做张若虚。关于他的字还有号

  • 张若虚、白居易、苏轼、白居易、曹雪芹,每人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历史人物编辑:春花灿烂标签:张若虚

    张若虚、白居易、苏轼、白居易、曹雪芹,每人一首描写春天的经典名篇,值得欣赏,还有译文呢 !一、《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唐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

  • 隋炀帝杨广的《春江花月夜》不输张若虚!一代帝王的柔情你可懂?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曲调有说陈后主始创,也有说是隋炀帝所创。从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所载的两首杨广诗来推断,杨广作此诗应在张若虚之前。我们知道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首诗冠压全唐,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峰。然而,杨广的同题诗读来,却也不输张若虚。黄昏时分,远眺长江,暮霭沉沉,江水浩渺,水波不兴。而江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为何被称为孤篇压盛唐?

    历史人物编辑:阅微文史堂标签:张若虚

    古代的作品能够穿越时空,依然被现代人敬仰传颂,必定有它独特的价值。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唐宋时期的文学。这两个时代出现的文学明星有很多,其中有很多人获得了光荣的称号。他们的作品一直到现代,还是国人在教育阶段应该掌握的学习内容。同样令人瞩目的是富有文学魅力的时代,盛唐成为了后人们纷纷向

  • 打好高中语文基础5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历史人物编辑:地理历史纵横交错标签:张若虚

    每一道题,都是壹得老师亲自甄选。细读原文铺垫根基: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

  • 《书法问集》1136、你认为是王羲之的草书好,还是怀素的草书好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笔记标签:怀素

    我是一人。这个问题,问得很有趣味。笔法是指用笔的技法和方法,既包括用笔的效果,也包括用笔的过程。用笔的效果指的是字画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笔墨效果,如笔画的粗细、方圆、饱满、柔媚、潇洒等等,是笔法运用的结果。而用笔的过程则指的是书画家在创作时所使用的笔法技巧和运用的方法,如控制笔画的轻重、快慢、疏密、顿挫

  • “江南四大才子”中,他的草书排第一,可与怀素相比,别被周星驰电影骗了!

    历史人物编辑:李秋玲标签:怀素

    受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影响,不少影迷心里普遍认为,除了唐寅,其他三人都是徒有虚名,只会整日拈花惹草、虚度光阴的人。然而真实的情况是,论诗文,唐寅比不过徐祯卿,论书法与绘画,文徵明和祝枝山丝毫不在其之下。尤其是在草书一门,祝枝山更是盖过了其他三人。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曾说:“吴中如徐博士昌谷(徐祯

  • 光明日报发表:魏才秦用与魏衰秦盛

    历史人物编辑:乡姐晓霞标签:秦用

    魏才秦用与魏衰秦盛公元前225年,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为秦所灭。一百多年后,司马迁来到当年魏都的遗址,实地考察水淹大梁的故实。那里的人讲述了魏国沦亡的经过后都说,“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至于亡”。司马迁并不赞同这样的看法,他说,天令秦国来平定四海,其功业未成,魏国即便得到伊尹那样的贤臣辅佐,又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