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最美诗词 |《清平乐 · 春晚》王安国

最美诗词 |《清平乐 · 春晚》王安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喵咪文学 访问量:4008 更新时间:2023/12/18 21:06:41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下方卡片”,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每天与您分享精品文章。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清平乐·春晚

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01

解读

这是一首伤春词,《唐宋诸贤绝妙好词》题名为“春晚”。此词的手法非常巧妙独特,立意也不落俗套,可谓是同类作品中的佼佼者。

词的开篇用了倒装句式,正常用语应该是“费尽莺儿语,留春不住”。黄莺又名黄鹂,鸣叫声清脆悦耳,被称为是“大自然的歌唱家”,古诗中也有“夏木阴阴啭黄莺”“隔叶黄鹂空好音”“两个黄鹂鸣翠柳”“树树树梢啼晓莺”等很多描写黄莺歌喉的词句,直到今天,还存留有“莺歌燕舞”的俗语。但在词人笔下,黄莺却不是在唱,而是在“语”,以其巧妙的口舌在恳求春天,再多留一段时日。这种拟人手法是非常新颖的,然而当然,结果也是可以预见的——“留春不住”,季节的转换,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即便想象中黄莺可以和春天打个商量,但结果还是无法挽留春景。于是风雨骤起,落花满地,这两句也是倒装,事实上先有“昨夜南园风雨”,然后才有的“满地残红宫锦污”。

上阕写景,下阕却并不直接抒

情,而是用写人写事来抒发情怀。“小怜初上琵琶”一句,是化用李贺冯小怜》中的“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冯小怜本是北齐后主高纬穆皇后的侍女,因为美貌多姿,善弹琵琶而被穆皇后推荐给后主,受封淑妃。高纬对冯淑妃极其宠爱,传说因此荒废了国事,导致北齐被北周所灭。这里以小怜指代善弹琵琶的歌女,说她见景生情,哀伤春之归去,所以清晨时分,她才刚端起琵琶,尚未弹奏,愁思却已经飞到遥远的天涯去了。

那么,这歌女究竟在愁些什么呢?是感叹身世,还是怀想爱人呢?一般填词至此,大抵也都离不开这般情感的抒发吧。然而词人别出心裁,却说“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这一结句有三层含义:一,杨花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宁可随春而去,也不肯停留于富贵豪门之中,享受奢靡而无忧的生活;二,歌女如同杨花一般,不贪富贵,只求自由;三,词人以歌女自况,为求自身之高洁,本心之无愧,而绝不贪慕虚荣,高攀权贵。

王安国乃王安石之弟,王安石曾经官至宰辅,权倾满朝,王安国只要表示支持新法,高官厚禄,唾手可得,然而王安国却并不愿意这么做。他的政治倾向是否正确暂且不论,但他这种坚持原则,不肯违心附和的品德,确实是值得赞扬的。所以谭献在《谭评词辨》中称赞此词,“末二句见其品格之高”。

02

作者

王安国(1028~1074年),字平甫,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他是王安石的大弟,与弟王安礼、侄王雱(王安石之子)并称“临川三王”。虽然是王安石之弟,但王安国对于变法是持反对态度的,熙宁四年(1071年),他回京述职,神宗召见时询问他外界对变法的反应,王安国直言不讳地回答说:“恨知人不明,聚敛太急耳。”为此遭到神宗冷落,不予重用。

王安国的诗名重于文名,文名重于词名,但其词博采众长,工丽曲折,上承花间派,也颇有可观处。曾巩曾经称赞他:“于书无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闳富典重,其诗博而深。”

不想错过我们每天的推送?

您可 以进入【每日解读诗词】主页面,

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点图标,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更多文章

  • 结党营宋(十六)王安国是王安石的弟弟,为何反对王安石的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王安国,王安石,变法,宋神宗,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作为宋朝最为著名的变法家,在主持熙宁变法的过程中受到了保守派旧党的普遍反对,甚至很多与他亲密的人都站在了反对者的一边。这其中有他的朋友韩维、吕公著等人,也有他的学生郑侠。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也站在了对立面,与旧党的官员密切来往,支持他们废除新法的意见。为此兄弟俩的关系非常不好

  • 王安国的一首情词,全词含蓄委婉,深蕴不露,不着情字却处处见情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杨花,梦魂,垂杨,帘里,深蕴,情词,情字,宋朝,唐朝,散文家,王安石,王安国(北宋)

    王安国,王安石四弟。自幼聪慧,操笔为文皆有条理,年十二时,出其所作铭、诗、赋、论数十篇,观者惊叹。王安国诗歌多为寄情山水之作,艺术上格律稳健,风韵秀雅,足以名家。王安国亦擅词,并能打破词的香艳传统,将丰富的社会人生内容融入词中。如下面这一首《清平乐·春晚》,全词含蓄委婉,深蕴不露,不着情字却处处见情

  • 王安石弟弟王安国儿女情长,文采飞扬,成就1首千古名篇

    历史解密编辑:真游泳的猫标签:王安石,王安国,苏辙,苏轼,宰相,诗词

    #头条创作挑战赛#现在很多网友都热衷于调侃苏轼的弟弟苏辙,说苏辙之所以当宰相,就是为了捞一路被贬官的哥哥苏轼。苏轼一次次被贬官,苏辙却一步步往上爬,还不同捞苏轼,让人觉得非常好玩。显然,这个梗之所以有趣,还在于苏轼太有话题度,连带着弟弟苏辙也加上了许多热度。不然的话,很多网友只知道苏辙是唐宋八大家之

  • 江阴农商行副行长王安国很年轻今40岁 是研究生学历很受重视多次被提拔

    历史解密编辑:运营商财经网标签:王安国,农商行,江阴,研究生,经济师

    运营商财经网 实习生 杨雪利/文近日,江阴农商行收到了《中国银保监会无锡监管分局关于核准王安国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了王安国江阴农商行副行长的任职资格。接下来运营商财经网将梳理江阴农商行副行长王安国的履历。王安国很年轻,公开资料显示,他出生于1982年,今40岁,是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研究生学历。此

  • 北宋诗人王安国的十首诗词,其词工丽曲折多婉约,其诗多山水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诗词,杜牧,其诗,唐朝,王安石,散文家,北宋诗人,千古名句,唐宋八大家,王安国(北宋)

    王安国,字平甫,临川人,北宋时期诗人。宰相王安石同母弟,与王安礼、王雱并称为“临川三王”。王安国自幼聪慧,操笔为文皆有条理,年十二时,出其所作铭、诗、赋、论数十篇,观者惊叹。屡举进士不第。神宗熙宁初,因韩绛的举荐,召试,赐进士及第,除武昌军节度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秩满,授崇文院校书,改秘阁校理。因

  • 太监之秦翰:谁说太监不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秦翰,太监,宋神宗,宦官,宋太宗,赵恒

    作者:甘棠如果说唐朝的太监在朝堂之上搅动风云,那么宋朝的太监,他们的天地就是在战场之上,在守护家国中。秦翰,以太监之身,戎马半生,立下赫赫战功。(一)征战30余年,战功赫赫13岁的秦翰进入了大宋宫廷,成为了无数小太监中的一个。因为聪明伶俐,所以很快脱颖而出。那是宋太宗赵光义亲征辽国的那年,秦翰也随军

  • 南宋最无耻的降将:纳女儿为妾,临死还向完颜亮献策灭宋

    历史解密编辑:认真的罗刹标签:颜亮,钟相,金朝,孔彦舟,伪齐

    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汴梁,北宋王朝宣告灭亡。当时局势动荡,兵匪四起,一些原来北宋的将领纷纷依附于金朝,或者金朝的傀儡伪齐。在局势稳定后,一些将领纷纷重投南宋政权,比如说牛皋,可是还有一些人仍然为金朝卖命!在这些叛将之中,有一个人是最无耻的,他居然违背伦理,纳女儿为妾!那么这个败类到底是谁呢?一、

  • 柳永一首《望海潮》,引得完颜亮跃马挥鞭直取江南,读罢不无道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柳永,望海潮,颜亮,王禹,江南,歌伎

    宋朝词人柳永的《望海潮》,在当时算是主旋律的作品,描写北宋仁宗时期杭州西湖的繁华景象。这首词把杭州写的不仅仅是好,而是太好了,连远在北方大漠中的金国完颜亮看完之后都活动心眼儿,他跃马挥鞭率领干军万马直取江南,非要把这人间仙境抱到自己手中,于是,由一首词作为导火线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爆发了。故事先要从

  • 完颜亮遭兵变被杀之后,南宋为什么不趁机反攻金朝恢复故土?

    历史解密编辑:三煎客标签:颜亮,金朝,赵构,岳飞,宋太祖,张浚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这首诗出自金朝的第四位皇帝完颜亮。完颜亮少时风姿俊朗,颇具英才之像。但是皇统9年,27岁的完颜亮篡位弑君,成为金朝的第四位皇帝。成为皇帝后的他一改往日作风,残暴不仁成为他的新标签。终于,在又一次兴兵伐宋时,完颜雍发动兵变,结束了他不光彩的一生。完颜亮死后先是被去帝

  • 金朝海陵王完颜亮已经称帝,可后世历史为什么称他为“王”

    历史解密编辑:凝视他呀标签:金朝,皇帝,赵构,海陵王,金熙宗,金太宗,完颜亮

    我们先确定一点,金朝海陵王完颜亮是个昏君。完颜亮,字元功,本名完颜迪古乃。金朝第四位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孙,二十七岁篡位登基。在位十二年。驾崩时四十六岁。还得说明一点就是,完颜亮文武兼资。雄才伟略。之所有后世留下的名声不好,一是他伐南宋失败。二是他被他人所篡位,他的这一脉绝嗣。后世金朝皇帝自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