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安石弟弟王安国儿女情长,文采飞扬,成就1首千古名篇

王安石弟弟王安国儿女情长,文采飞扬,成就1首千古名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真游泳的猫 访问量:3303 更新时间:2023/12/18 21:10:19

#头条创作挑战赛#

现在很多网友都热衷于调侃苏轼的弟弟苏辙,说苏辙之所以当宰相,就是为了捞一路被贬官的哥哥苏轼。

苏轼一次次被贬官,苏辙却一步步往上爬,还不同捞苏轼,让人觉得非常好玩。

显然,这个梗之所以有趣,还在于苏轼太有话题度,连带着弟弟苏辙也加上了许多热度。

不然的话,很多网友只知道苏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基本不会知道苏辙当了宰相之类的大官,还以为苏辙只是个芝麻绿豆官呢。

苏辙因为哥哥苏轼而名气大增,可是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却反而因为哥哥王安石而在现代缺乏名气。

虽然王安国在宋代的时候也是一位名人,拥有响亮的名声。

但是在现代,身为宰相又精通诗文的王安石占尽了风头,光芒太亮,把弟弟王安国完全给遮掩了。

普通网友记不住王安国,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诗词达人,动动手指关注我吧!

今天我和大家聊聊王安石弟弟王安国。王安国儿女情长,文采飞扬,成就1首千古名篇!

王安国,字平甫,从小博览群书,才情飞扬,得到了人们的赞誉。

特别是13岁那年,王安国以一首《滕王阁诗》惊艳了文化界,成为了文化界的一颗新星。

但是王安国不愿借着哥哥王安石的权势升官发财,又因为户籍问题而多次不能考上进士。最终,由于名气太大,王安国以布衣的身份进入仕途。

可是,王安国对天下的看法与王安石截然不同。

王安石主张变革,而王安国则偏于保守,诋毁变革,甚至在宋神宗面前说哥哥王安石的坏话,真是一家子两种人了。

而在文学观念上,王安国与王安石也有截然不同。

早期王安石的文学观念,比较注重文字的实用意义,“要之以适用为本”、“务为有补于世”,反对辞采华丽的文风。(见王安石《上人书》。)

而王安国更偏向文人化的消遣与审美功能,比较追求文字本身的艺术价值。

据说,有一次,王安国在阅读宰相晏殊的《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王安国看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一旁的王安石却嗤之以鼻:“宰相这样的朝廷重臣,怎么能填词取乐,写这种无聊之词呢?”

王安国反驳说:“晏殊只是在高兴的时候,偶尔写上一两首言情词罢了。难道因为一两首词,就可以说晏殊的志向与兴趣都只在填词取乐之上吗?”

这个故事为我们展示了王安石、王安国两兄弟对于文学观念的不同理解,也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理解王安国的诗词作品。

显然,王安国是一个注重儿女情长的人。

下面我们来欣赏王安国的1首流传千古的绝美宋词。

《减字木兰花·春情》: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词的标题点出这首词乃是春天之作,而内容则是写有情人相遇之后又必须分离的苦痛。

这类题材早已经被古人写遍,朋友们脑海中也会浮现出许多诗词名篇。

而我们来读这首词,仍然会被词中的情绪感染到,依然会被王安国的才华惊艳到。

爱情之所以成为文学的永恒主题,就是因为爱情不怕被反复念叨,不怕过时。

每一代人都会有爱情,而过去与现在,他人与自己,差异化的体验反而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有兴趣去窥探他人的感情经历。

当然,要让大家产生兴趣,自然要有吸引力。这也是精品诗词与普通诗词的差别所在。好的诗词,总能够轻松引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轻易捕捉到那丝情绪。

词的上片,写的是词人对情人的思念。

画桥流水,景色如此美好,却没有心情欣赏。

雨湿落红飞不起,花之掉落正见出春光之流失,华年之虚度,本该是无限欢乐,却变成了无限凄楚。此时词人的心情,恰似在雨中的落花,点点滴滴,都是心头泪。

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时间从黄昏来到了夜晚,分离已经很久了,可是词人骑着马,似乎还留着情人的芬芳。

清冷的月光出现了,这是安慰人的月光,还是嘲讽人的月光,又或者是无动于衷的冷漠月光?

晏殊说:“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此刻词人心中,是不是也在埋怨这月光不懂人的相思?

词的下片则目光一转,从词人转到了他思念的女子身上。那位女子也同时在思念着词人。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何处去未必是不知道该去哪里,而是因为去了之后,仍是难解相思。

恋爱中的女子,总是患得患失,总是莫名怨艾。

此时的男与女分离两地,女子心中既有思念,也有埋怨,更有猜疑:“是不是情郎已经忘了我?他是不是根本不在意我?要不然,他为什么还不来找我,为什么再无音讯?”

但徘徊之后,女子今夜的梦魂,依然会飘到情郎身边。因为一切的徘徊最终只会增加思念的深度,痛苦越发堆积,便越发需要情郎来慰藉相思。

可是,女子究竟有些意难平。

“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就连垂杨还懂得让花絮飞入闺房,怎么情郎就这般薄情呢?

无限感慨,尽在月光之中。

这时候我们应当注意,词里说“不语”,但整首词都是在“语”,都是在“怨”,情绪氛围已经拉得很满,足以让人感受到有情人思而不见、爱而不得的心声,足以感受到那让人欢喜让人忧更让人痛苦的爱情。

这首词从男与女两个角度写离愁相思,写法细腻,用词精准,时间上中规中矩,从屋外到屋内,从白天到夜晚,都有脉络可循。

但是这首词读来并不会觉得枯燥,因为不管是屋外还是屋内,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女子的相思之苦始终浸润在文字里,巧妙引导着读者的情绪,显示出王安国高超的写作水平。

当然,也有人说,这首词写的是王安国身在异地,思念情人却苦于无法相见,故而羡慕垂杨飞花能与心上人厮守为伴。这也是一种解释。

大家还知道哪些好诗词呢?你们自己有创作过诗词吗?欢迎留言哦。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家多多赞赏,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哦。

标签: 王安石王安国苏辙苏轼宰相诗词

更多文章

  • 江阴农商行副行长王安国很年轻今40岁 是研究生学历很受重视多次被提拔

    历史解密编辑:运营商财经网标签:王安国,农商行,江阴,研究生,经济师

    运营商财经网 实习生 杨雪利/文近日,江阴农商行收到了《中国银保监会无锡监管分局关于核准王安国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了王安国江阴农商行副行长的任职资格。接下来运营商财经网将梳理江阴农商行副行长王安国的履历。王安国很年轻,公开资料显示,他出生于1982年,今40岁,是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研究生学历。此

  • 北宋诗人王安国的十首诗词,其词工丽曲折多婉约,其诗多山水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诗词,杜牧,其诗,唐朝,王安石,散文家,北宋诗人,千古名句,唐宋八大家,王安国(北宋)

    王安国,字平甫,临川人,北宋时期诗人。宰相王安石同母弟,与王安礼、王雱并称为“临川三王”。王安国自幼聪慧,操笔为文皆有条理,年十二时,出其所作铭、诗、赋、论数十篇,观者惊叹。屡举进士不第。神宗熙宁初,因韩绛的举荐,召试,赐进士及第,除武昌军节度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秩满,授崇文院校书,改秘阁校理。因

  • 太监之秦翰:谁说太监不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秦翰,太监,宋神宗,宦官,宋太宗,赵恒

    作者:甘棠如果说唐朝的太监在朝堂之上搅动风云,那么宋朝的太监,他们的天地就是在战场之上,在守护家国中。秦翰,以太监之身,戎马半生,立下赫赫战功。(一)征战30余年,战功赫赫13岁的秦翰进入了大宋宫廷,成为了无数小太监中的一个。因为聪明伶俐,所以很快脱颖而出。那是宋太宗赵光义亲征辽国的那年,秦翰也随军

  • 南宋最无耻的降将:纳女儿为妾,临死还向完颜亮献策灭宋

    历史解密编辑:认真的罗刹标签:颜亮,钟相,金朝,孔彦舟,伪齐

    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汴梁,北宋王朝宣告灭亡。当时局势动荡,兵匪四起,一些原来北宋的将领纷纷依附于金朝,或者金朝的傀儡伪齐。在局势稳定后,一些将领纷纷重投南宋政权,比如说牛皋,可是还有一些人仍然为金朝卖命!在这些叛将之中,有一个人是最无耻的,他居然违背伦理,纳女儿为妾!那么这个败类到底是谁呢?一、

  • 柳永一首《望海潮》,引得完颜亮跃马挥鞭直取江南,读罢不无道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柳永,望海潮,颜亮,王禹,江南,歌伎

    宋朝词人柳永的《望海潮》,在当时算是主旋律的作品,描写北宋仁宗时期杭州西湖的繁华景象。这首词把杭州写的不仅仅是好,而是太好了,连远在北方大漠中的金国完颜亮看完之后都活动心眼儿,他跃马挥鞭率领干军万马直取江南,非要把这人间仙境抱到自己手中,于是,由一首词作为导火线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爆发了。故事先要从

  • 完颜亮遭兵变被杀之后,南宋为什么不趁机反攻金朝恢复故土?

    历史解密编辑:三煎客标签:颜亮,金朝,赵构,岳飞,宋太祖,张浚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这首诗出自金朝的第四位皇帝完颜亮。完颜亮少时风姿俊朗,颇具英才之像。但是皇统9年,27岁的完颜亮篡位弑君,成为金朝的第四位皇帝。成为皇帝后的他一改往日作风,残暴不仁成为他的新标签。终于,在又一次兴兵伐宋时,完颜雍发动兵变,结束了他不光彩的一生。完颜亮死后先是被去帝

  • 金朝海陵王完颜亮已经称帝,可后世历史为什么称他为“王”

    历史解密编辑:凝视他呀标签:金朝,皇帝,赵构,海陵王,金熙宗,金太宗,完颜亮

    我们先确定一点,金朝海陵王完颜亮是个昏君。完颜亮,字元功,本名完颜迪古乃。金朝第四位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孙,二十七岁篡位登基。在位十二年。驾崩时四十六岁。还得说明一点就是,完颜亮文武兼资。雄才伟略。之所有后世留下的名声不好,一是他伐南宋失败。二是他被他人所篡位,他的这一脉绝嗣。后世金朝皇帝自然也

  • 这位姚将军的经历竟然跟岳飞有点相似,完颜亮还曾为他作诗

    历史解密编辑:阿陆标签:岳飞,元帅,祠堂,宋朝,诗人,宋钦宗,姚将军,完颜亮,书法家

    (图文作者: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多多留言,欢迎点赞、关注和转发。) 发现这座姚公祠纯属偶然,因为“人有三急”又不赶时间,所以通过导航绕了六七公里才来到这里。等问题解决,就看到路边白墙书有一诗:“金兵十万涌如潮,匹马冲锋尉子桥。王权拥军徒自保,姚公义独死同胞。英勇杀敌美名扬,激励后人奋向上”,

  • 书生带兵的奇迹:虞允文采石矶率万人宋军大败完颜亮的六十万金兵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虞允文,宋军,颜亮,金人,采石矶,秦桧

    两宋时代由于开国皇帝赵匡胤的重文抑武的政策所决定,这个存在三百二十年的王朝虽然文化和经济非常发达,但它无论是对辽与金甚至小小的西夏的战争中鲜有胜绩。因为这样,后人在述说宋史时经常以“北宋无将,南宋无相”来调侃这两个王朝。意思是北宋没有能征善战的大将,南宋没有政治能力超强的宰相。然而事实确非如此。北宋

  • 他是南宋儒将第一人,一万多人击败敌军十五万,金主完颜亮身死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颜亮,虞允文,宋军,岳飞,李显忠,金主

    “马蹄南去人北望”,偏安一隅的南宋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大金,说起抗金名将,公认的第一人当然是岳王爷岳飞。“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抢粮”,岳家军是中华史上少有的善战仁军。可当年风波亭之后,岳飞身陨。江山破碎的南宋,仍然是金军眼中的肥肉,所谓议和并不能得到豺狼的同情与怜悯。绍兴三十一年,风雨飘摇的南宋再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