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仿北宋十则图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艺天下
访问量:3304
更新时间:2024/1/3 17:47:55
倪瓒(1301-1374),字元稹,自号云林子、风月主人等,无锡(今属江苏)梅里镇人,元代杰出画家。
倪瓒的绘画开创了水墨山水的一代画风,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元代四大家"。画法疏简,构图多取平远之景,景物极简。
在元四家中,倪瓒在士大夫的心目中享誉极高。其绘画实践和理论观点,对明清数百年画坛有很大影响。被评为"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一。
十则图册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茶,倪瓒,孙逸,水墨,乐器,香草,画家,黄公望,山水画,书法作品
导语:孙逸山水得黄公望法,画风受李永昌影响较深,淡而神旺,简而意足。有“文待诏后身”之称,工花卉,亦擅行草。入清后寓居芜湖,与萧云从齐名,同为姑熟画派之盟主。“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如用这句话来理解孙逸的静淡超逸画风在适合不过了。孙逸山水清静淡远,虽有倪瓒的幽静深远,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茶,倪瓒,石涛,沈周,香草,乐器,画家,董其昌,黄公望,文徵明,杨维桢,书法作品
倪瓒,初名珽,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元代画家。倪瓒的祖父,富甲一方。父早丧,兄弟三人,长兄倪昭奎,是当时道教的上层人物,二哥为倪子瑛。在元代,道教的上层人物地位很高。倪瓒少时得到长兄抚养,生活优裕,并为他请来同乡“真人”王仁辅为师。倪瓒受到这样的家庭影响和教育,养成了他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茶,倪瓒,江南,乐器,香草,画家,山水画,风景画,朱屺瞻,吴冠中,朱德群,书法作品
澎湃新闻获悉,“居然水中间——近代以来的江南景观美术作品展”这些天正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展出,展览汇集了黄宾虹、贺天健、朱屺瞻、吴湖帆、赵无极等近现代艺术大家代表性的作品,以及持续关注江南景观的当代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作品共140余件。据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长陈翔介绍,此次展览上还可以看AI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倪瓒,王蒙,台北故宫博物院,竹石
倪瓒《秋林野兴图》上图为倪瓒存世最早的一幅画作——《秋林野兴图》。这幅画创作于1339年,倪瓒时年38岁,一时兴起,画了这幅画,在画上的题跋中,他叙述了创作的灵感来源,这段话大意是:我为小山画《秋林野兴图》后,九月中旬他携画而来,请我题词。今年自春天起,至今无一日有好兴致,恰巧上月十五,看见经鉏斋前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倪瓒,沈周,董其昌,山水画,苏轼
倪瓒 虞山林壑图中国历史上名画家多矣,但像云林这样的画家十分罕见,李日华感叹道:“此君真绘事中仙品也。”这是一位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家,影响了六百余年来中国画乃至中国艺术的进程。探讨云林艺术的规律,必须别具只眼。云林绘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形式,其虽出于晚唐五代以来大家之脉(如荆浩、关仝、李成),但终究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茶,倪瓒,生命,笔意,画家,乐器,香草,山水画,中国画,书法作品
倪瓒 容膝斋图在倪瓒的山水画中,我们可以窥探到他对生命的看法。倪瓒的画作十分淡然,不懂得欣赏的过客匆匆一瞥,随后将其忘却,而了解门道的人却对此久久不能释怀。山水还是山水的样子,云飘在空中也并未变化,但是看画的人却从中收益良多。倪瓒对生命的态度如同我们在写作中常常用到的一种手法——反衬。潭水也是死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青睐标签:倪瓒,沈周,黄公望,张雨,容膝斋图,题诗
全天下都知道倪瓒有洁癖,但除了洁癖,还有什么呢?其实也说不大清楚。他是高士,是修道者,是隐居者,是诗人,是黄公望的小友,是沈周的偶像……接近他越多,越是无法描述他。他是倪瓒,不该只有洁癖为世人所知。还是从大家熟知的《容膝斋图》开始吧。01自35岁的《秋林野兴图》之后,他从来不画人多年漂泊,倪瓒有些厌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倪瓒,山水画,画家,黄朴存,石涛,马远
画里空疏处,个中尽是诗。倪瓒山水,画面空疏,故其所作,向有“疏体”之 称。他与同时代的王蒙“密体”山水形成强烈的对照。倪瓒的画空,空中有灵气;倪瓒的画疏,疏的有秀气。他的这种空疏景色,是象外之美。画家於象外写之,观者于象外得之。绘画上的这种空疏,如抚琴者得弦外之音,吟诗者得言外之境,因为艺术的审美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倪瓒,山水画,黄朴存,画家,石涛,马远
画里空疏处,个中尽是诗。倪瓒山水,画面空疏,故其所作,向有“疏体”之 称。他与同时代的王蒙“密体”山水形成强烈的对照。倪瓒的画空,空中有灵气;倪瓒的画疏,疏的有秀气。他的这种空疏景色,是象外之美。画家於象外写之,观者于象外得之。绘画上的这种空疏,如抚琴者得弦外之音,吟诗者得言外之境,因为艺术的审美境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茶,倪瓒,行书,隶书,篆书,画家,香草,乐器,赵孟頫,书法作品
此轴上方篆书“静寄轩”和赞前篆书“静寄轩诗文”为张绅所书。 《静寄轩诗文》是倪瓒所书自作诗文,纸本,62.9x23.3厘米。钤五玺,故宫博物院藏。 内容分三部分,包括《邾伯盛氏小像赞》《刻古印文诗四韵》五律一首、《静寄轩诗》七绝三首。款署:“辛亥十二月,云林子因过云门先生之娄江寓馆,遇伯盛,相从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