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海棠原文、翻译和赏析

海棠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542 更新时间:2024/1/23 3:11:14

海棠

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初中古诗,写花,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袅袅的东风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浓。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只害怕夜深人静花儿独自开放无人欣赏,特意点燃蜡烛来照亮海棠的美丽姿容。

注释

东风:春风。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一作“渺渺”。

泛:摇动。

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空蒙:一作“霏霏”。

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史载,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

故:于是。红妆:用美女比海棠。故烧高烛照红妆:一作“高烧银烛照红妆”。

赏析

首句是起。诗人写道:“东风袅袅泛崇光。”“东风”即春风。“袅袅”形容烟气缭绕升腾。“东风袅袅”这里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吹来啊阵阵清凉,洞庭起浪啊落叶飘扬).之句,属于用典中的“语典”。“泛”即弥漫。“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崇”推崇,引申为“增长”。其中,诗人在此用一“泛”字,活化出了春意浓浓的景象,也为海棠的盛开营造氛围。

次句是承句。诗人写道:“香雾空蒙月转廊。”这一句侧写海棠。“香雾”指的是氤氲的雾气中的海棠花香。“空蒙”即细雨(烟雾)迷茫的样子。南朝齐谢眺《观朝雨》中写道:“空蒙如薄雾,散漫似轻埃。”唐代杜甫的《渼陂西南台》中写道:“仿像识鲛人,空蒙辨鱼艇。”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里,“香雾空蒙”描写了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的景象。诗人从嗅觉的角度来写,香飘四溢,不但扩大了诗歌的空间,也提高诗歌的审美境界。“月转廊”即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其中的“转”字,不但表明了月光动态性,给诗歌增添空间感,也暗示夜已深而人难以入眠的寂寞之感。

后两句写爱花心事。第三句转句。诗人首先写道:“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紧承第二句而转,担心“夜深花睡去”。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句,是从上面描写环境进入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中,表现了赏花者的心态。上面写“月转廊”,月光再也照不到海棠了。其中,一个“只”,可以说虚词表意,深化了爱花人的痴情。一个“恐”字,不但强调了诗人对海棠的痴情,更暗示了自己的孤寂、冷清。最后是合句。

诗人接着写道:“故烧高烛照红妆。”这一句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即所以之意,含有“特意而为”之意。同时,这一句运用了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据宋释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记载,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里,“红妆”表面指海棠,实则诗人在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明了自己对心上人的思念。可以说,诗人以花喻人,不但含蓄,而且给人以审美想象。

“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竟然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于是作者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此处隐约可见诗人的侠义与厚道。“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作者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他想在“玩物”(赏花)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哪怕这只是片刻的超脱也好。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没有谁可以阻挠。

全诗语言浅近而情意深永。写此诗时,诗人虽已过不惑之年,但此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萎靡之气,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的达观、潇洒的胸襟。

作者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所属朝代:宋代

标签: 海棠

更多文章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卜算子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代:王观所属类型:宋词三百首,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送别,友情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译文及注释译文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

  •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代:范成大所属类型:田园,写景,小学古诗,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惟通:唯)译文及注释译文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夏天日长,篱落边无人过往,大家

  •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代:范成大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农村,夏天,劳动,生活,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译文及注释译文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浣溪沙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宋词三百首,小学古诗,写景,抒怀,人生,哲理,言志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萧萧一作:潇潇)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译文及注释译文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 清平乐·村居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平乐

    清平乐·村居宋代:辛弃疾所属类型:宋词三百首,小学古诗,初中古诗,乡村,生活,劳动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发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同:无)译文及注释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江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代:辛弃疾所属类型:宋词三百首,小学古诗,初中古诗,婉约,夏天,农村,写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丰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一作:溪头)译文及注释译文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

  • 舟过安仁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舟过安仁

    舟过安仁宋代:杨万里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赞美,儿童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译文及注释译文一艘小小的渔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把撑船的长竹篙收起来,坐在船里。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注释安仁:县名,1914年

  • 书湖阴先生壁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书湖阴先生壁

    书湖阴先生壁宋代:王安石所属类型:小学古诗,写景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译文及注释译文茅舍庭院由于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木规整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自栽种的。庭院外一条小河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两座山峰仿佛要推开门,给主人送上满山的青翠。注释书:书写,题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代:苏轼所属类型:西湖,写雨,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写景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献花游

  • 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西湖,写景,早教,优美,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译文及注释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