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原文、翻译和赏析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723 更新时间:2024/1/19 1:18:32

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

唐代:李白所属类型:初中古诗,音乐,抒情,思乡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这是从谁家飘出的悠扬笛声呢?它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出怀念故乡的愁情?

注释

洛城:今河南洛阳。

玉笛:笛子的美称。

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声:声音。

春风:指春天的风,比喻恩泽,融和的气氛等引申涵义

闻:听;听见。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故园:指故乡,家乡。

赏析

此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人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第一句“暗飞”二字可谓传神,“暗”字更是首句之关键。因为此时不知笛声自何处飞来,用此“暗”字,恰当非常,足见诗人亦是经过了细心推敲。此“暗”字寓意颇深。说笛声暗飞,似乎是为了来触动羁旅者的离愁别绪。此外,“暗”也有隐约之意,与诗的情境相呼应。“谁家”之“谁”与“暗”照应。第二句渲染笛声,形象而生动,“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整个洛阳城无处不萦绕着悠扬的笛声。这自然是诗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极妙,说“笛声“散入春风”,意即笛声随着春风均匀散布于洛城的各个角落。“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相得益彰,充分表现了洛城春夜之静谧,表达了诗人的思念故乡之心切。

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杨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晋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词语。北朝《折杨柳歌辞》中说:“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多岁就离家东游,后长期居住湖北、山东,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所属朝代:唐代

标签: 春夜洛城闻笛

更多文章

  • 羌村三首·其三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羌村三首

    羌村三首·其三唐代:杜甫所属类型:初中古诗,生活,感激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译文及注释译文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的时候还在争斗。

  •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月下独酌四首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代:李白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孤独,月亮,饮酒,抒情,忧愤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一作:相交欢)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译文及注释译文在花丛中

  • 行路难·其一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行路难

    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乐府,宴饮,怀才不遇,励志,哲理,忧愤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同:馐;直同: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一作:雪暗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一作: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 望月有感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望月有感

    望月有感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望月,抒情,思乡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因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

  • 登楼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登楼

    登楼唐代:杜甫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写景,怀古,感时,忧国忧民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梁甫一作:梁父)译文及注释直译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

  • 送灵澈上人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送灵澈上人

    送灵澈上人唐代:刘长卿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送别,山水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斜阳一作:夕阳)译文及注释译文遥望苍苍山林中的竹林寺,远远传来报时的钟响声。他带着斗笠身披斜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渐行渐远。注释灵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

  • 长沙过贾谊宅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长沙过贾谊宅

    长沙过贾谊宅唐代:刘长卿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怀古,迁谪,生活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寻,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译文及注释译文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的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我在秋草中寻觅着你的足迹,寒林里空见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代:韩愈所属类型:初中古诗,叙事,抒情,愤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潮州一作:潮阳)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欲为一作:本为;圣明一作:圣朝;肯将一作:敢将)云横秦岭家何明?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译文及注释译文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

  • 观刈麦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观刈麦

    观刈麦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初中古诗,夏天,农民,劳动,生活,讽喻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

  • 商山早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山早行

    商山早行唐代:温庭筠所属类型:初中古诗,写景,乡情,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明驿墙一作: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译文及注释译文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踏上遥遥征途,游子悲思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晖;板桥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