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翻译和赏析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931 更新时间:2024/1/13 13:26:02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代:李白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送别,抒怀,怀才不遇,隐逸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送秋雁,对此可以酣之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揽一作:览;明月一作: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销愁一作:消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天,早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绪的今天,使人无限烦忧。

**长风,送走行行秋雁。面对美景,正可酣饮之楼。

先生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之之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浓烈。

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注释

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学家)。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饯别:以酒食送行。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叔云:李云,又名李华(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家,任秘书省校书郎,专门负责校对图书。李白称他为叔,但并非族亲关系。

长风:远风,大风。

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酣(hān)之楼:畅饮于之楼。

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文俊逸。

俱怀:两人都怀有。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李白《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壮思飞:卢思道《卢记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思。

揽:摘取。

销:另一版本为“消”。。

称(chèn)意:称心如意。

明朝(zhāo):明天。散发(fà):不束冠,意谓不做官。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弄扁(piān)舟:乘小舟归隐江湖。扁舟:小舟,小船。春秋末年,范蠡辞别越王勾践,“乘扁舟浮于江湖”(《史记·货殖列传》)。

赏析

本诗是作者在宣州谢朓楼上的饯别之作。诗人感怀万千,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和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语言明朗,似脱口而出,音调激越之昂。

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现实的感受。他的“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遭遇和**感受的一个艺术概括。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的愈趋**和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所引起的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的表现形式。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长风**送秋雁,对此可以酣之楼。”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之楼的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目接“长风**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之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两句承之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的诗像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朓楼和校书。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两句就“酣之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这正是李白的性格。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之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长风**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之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比喻是奇特而富于独创性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谢朓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由于比喻和眼前景的联系密切,从而使它多少具有“兴”的意味,读来便感到自然天成。尽管内心的苦闷无法排遣,但“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却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这就和沉溺于苦闷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结论当然不免有些消极,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成分。但历史与他所代表的社会阶层都规定了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尽管他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的情怀。“长风”二句,“俱怀”二句,更象是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之昂乐观的音调,在黑暗的云层中露出灿烂明丽的霞光。“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因此,整首诗给人的感觉不是阴郁绝望,而是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雄放的气概。这说明诗人既不屈服于环境的压抑,也不屈服于内心的重压。

全诗如歌如诉,情感起伏涨落,韵味深长,一波三折,章法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之昂,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所属朝代:唐代

更多文章

  •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唐代:李白所属类型:初中古诗,音乐,抒情,思乡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译文及注释译文这是从谁家飘出的悠扬笛声呢?它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出怀念故乡的愁情?注释洛城:今河南洛阳。玉笛:笛子

  • 羌村三首·其三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羌村三首

    羌村三首·其三唐代:杜甫所属类型:初中古诗,生活,感激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译文及注释译文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的时候还在争斗。

  •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月下独酌四首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代:李白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孤独,月亮,饮酒,抒情,忧愤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一作:相交欢)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译文及注释译文在花丛中

  • 行路难·其一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行路难

    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乐府,宴饮,怀才不遇,励志,哲理,忧愤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同:馐;直同: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一作:雪暗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一作: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 望月有感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望月有感

    望月有感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望月,抒情,思乡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因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

  • 登楼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登楼

    登楼唐代:杜甫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写景,怀古,感时,忧国忧民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梁甫一作:梁父)译文及注释直译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

  • 送灵澈上人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送灵澈上人

    送灵澈上人唐代:刘长卿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送别,山水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斜阳一作:夕阳)译文及注释译文遥望苍苍山林中的竹林寺,远远传来报时的钟响声。他带着斗笠身披斜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渐行渐远。注释灵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

  • 长沙过贾谊宅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长沙过贾谊宅

    长沙过贾谊宅唐代:刘长卿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怀古,迁谪,生活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寻,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译文及注释译文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的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我在秋草中寻觅着你的足迹,寒林里空见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代:韩愈所属类型:初中古诗,叙事,抒情,愤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潮州一作:潮阳)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欲为一作:本为;圣明一作:圣朝;肯将一作:敢将)云横秦岭家何明?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译文及注释译文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

  • 观刈麦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观刈麦

    观刈麦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初中古诗,夏天,农民,劳动,生活,讽喻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