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乡人至夜话原文、翻译和赏析

乡人至夜话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659 更新时间:2024/1/17 21:43:31

乡人至夜话

明代:昌祺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伤怀

形容不识识乡音,挑尽寒灯到夜深。

故旧凭君休更说,老怀容易便沾襟。

及注释

译文

来的乡人虽然不认识但乡音格外熟悉,挑尽寒灯一直交谈至深夜。

故旧去世的消息请你不要再说起,老年人总是容易伤感泪湿衣襟。

注释

凭:请求。

老怀:老年人的心怀。

赏析

李昌祺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二十九岁成进士,入仕途,居官北京和广西、河南,到六十多岁才告老归家,一生游宦三十多年。古人重乡土。在外地的日子越长,越是怀念故乡,一旦能晤乡人,即使彼此素不相识,也觉得特别亲热,有说不完的话。李昌祺活了七十多岁。当他老年居官异地时,故乡的许多亲朋已经谢世;由于当时交通不便,音书梗阻,这些人的消息他无法一一知道;一旦听到故乡来人说起,老人便不禁伤心泪落,不忍卒听。这首小诗写的就是这种心情。诗中“故旧凭君休更说”的“凭”是请求的意思,“凭君”犹言“请你”,唐诗词中用此义。

不忍心听故旧死亡的消息,是老年人共同的心态。一来,人到老年,心多慈软,不能承受这种刺激;二来,故旧飘零,往往勾起老人许多辛酸往事,陷入复杂痛苦的回忆中,容易引起感伤;再则,亲朋一个个**,他这位幸存者能不想到自己的来日无多吗?对此,年龄越大的人,越发敏感。因此,这首诗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具有广泛的典型意义。

但是,有趣的是:故旧死亡的消息老人不忍闻,故乡的近事老人却特别想听,哪怕只是一丘一壑的变迁,一时一事的兴革。诗把这两种心情写得非常生动突出。“形容不识识乡音,挑尽寒灯到夜深”:来的这位乡人,尽管老人从不认识,但他那满口乡土语音,老人听来却格外熟悉,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长期在广西、河南游宦,几曾听到过江西吉安人的口音?贺知章说:“乡音无改鬓衰”,乡音是一种特殊的乡土文化的印记;在天涯异域,听到乡音便倍感亲切,彼此的心自然靠近了,而且有了共同的话题。今晚,这话题是那样富于吸引力,把老人带入了色彩斑斓的世界。天尽管寒,夜尽管深沉,老人却听得津津有味,挑尽寒灯,毫无倦容。诗句对此只作了平静的叙述,我们却借着那“寒灯”的微光,看见了这位老人兴奋的脸色,激动的童心。

于是我们看到:这首小诗揭示了一种有趣的矛盾心态——又是爱听,又是怕听。“爱听”的心情,通过“挑尽寒灯”四字写得盎然欲滴,老人仿佛小孩瞪着大眼,托着腮帮子听人讲故事一样,形象十分鲜明。“怕听”的心情,通过“凭君”二字,也显得深沉迫切,老人的形象又变得皱纹满脸,灯光下老泪纵横。正是这种有趣的矛盾,这种前后截然不同的形象,使这首小诗充满了喜剧情调。你读着它,将止不住发出幑再一想,又不禁感到凄然。

更值得一提的是:诗写得如此自然浑成,你找不到什么“诗眼”,也找不到什么“警句”,诗人只是叙写了这次夜话的过程,他只是顺着生活的本来面目来写一己之哀乐,却无意之中表现出了老年人的普遍的心态,勾画出从童心盎然到老怀凄怆的形象变化。诗,真有不可思议的魅力!

作者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话》。

所属朝代:明代

标签: 乡人至夜话

更多文章

  • 重赠吴国宾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重赠吴国宾

    重赠吴国宾明代:边贡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送别,友情汉江明月照归人,**秋风一叶身。休把客衣轻浣濯,此中犹有帝京尘。译文及注释重赠者,再作一诗相赠也,这首诗,还是送别诗。汉江,流经陕豫鄂,经过作者的好友吴国宾的家乡,吴国宾来到南京,现在就要回乡,只身踏上**归途,汉江的明月会一路相送,回家后,不要轻

  • 发淮安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发淮安

    发淮安明代:杨士奇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写景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萍。双鬟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译文及注释译文岸边的蓼草淡红水中的荇草青青,慈姑开着白花小小如萍。她梳着双鬟穿着短袖羞于见人,背着身子立在船头自顾采菱。注释淮安:县名,在今江苏省,东濒运河。蓼(liǎo)、荇(xìng):皆

  • 塞上曲送元美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塞上曲送元美

    塞上曲送元美明代:李攀龙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送别,军旅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译文及注释译文元美手持插着白羽的军事文书,冒着霜冻的寒气出行塞外。东北边境的异族侵扰边关,那报警的狼烟在相连不断的烽火台上一个个燃起,直抵京城。元美出行之时,正当拂晓,城头上斜挂一

  • 在武昌作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在武昌作

    在武昌作明代:徐祯卿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孤独,思乡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译文及注释译文洞庭湖畔树叶还没有掉落,潇湘一带秋天正要来临。高敞的书斋,今夜风雨飘摇,孤独地躺卧在武昌城中。对故乡的思念重又萦绕心头,身处江汉不由产生凄

  • 天平山中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天平山中

    天平山中明代:杨基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纪行,写景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译文及注释译文细雨蒙蒙打湿了楝花,在南风的吹拂下,每棵枇杷树的果实都慢慢变熟了。顺着山路慢慢地走着,竟不知路途远近。沿路的**鸣叫着把我送到了家。注释天平山: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山顶正平,

  • 柯敬仲墨竹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柯敬仲墨竹

    柯敬仲墨竹明代:李东阳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议论,画竹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译文及注释译文不要随意地谈论画竹的难与易,应该说工笔不易写意更加难。您看他萧疏地涂下几片竹叶,便渲染出满堂风雨寒气凛然。注释柯敬仲:名九思,号丹丘生,元代台州人。著名书画家,博学能诗

  • 京师得家书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京师得家书

    京师得家书明代:袁凯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思乡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译文及注释译文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注释京师:指都城。赏析作者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

  • 即事三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即事三首

    即事三首明代:夏完淳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爱国,壮志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战苦难酬国,仇深敢忆家?一身存汉腊,满目渺胡沙。落月翻旗影,清霜冷剑花。六军浑散尽,半夜起悲笳。一旅同仇谊,三秋故主怀。将星沉左辅,卿月隐中台。东阁尘宾

  • 船板床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船板床

    船板床明代:李梦阳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生活,抒怀船板胡在兹,而我寝其上。情知非江湖,梦寐亦风浪。译文及注释这是明朝诗人李梦阳为自己睡“船板床”写的一首诗。睡在船板上,梦的是什么?虽然知道不是在江湖上,但仍梦见江湖上的风浪。一个文学大师,寥寥几笔,就把思绪浓缩于笔端,殊为不易。“江湖”,除解释为江河

  • 题《墨葡萄图》 / 题葡萄图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题《墨葡萄图》

    题《墨葡萄图》/题葡萄图明代:徐渭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感叹,壮志难酬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译文及注释徐渭借宿在净众寺中时,方丈室中迎面墙上挂着的一幅《墨葡萄图》吸引他。方丈又道:施主乃大明才子,贫僧早有耳闻。今日有缘光临敝寺,实在是三生有幸,恳请施主为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