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朔风诗五章原文、翻译和赏析

朔风诗五章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982 更新时间:2024/1/18 10:39:29

朔风诗五章

两汉:曹植所属类型:抒情,悲伤,伤怀

仰彼朔风,用怀魏都。

愿骋代马,倏忽北徂。

凯风永至,思彼蛮方。

愿随越鸟,翻飞南翔。

四气代谢,悬景运周。

别如俯仰,脱若三秋。

昔我初迁,朱华未希。

今我旋止,素雪云飞。

俯降千仞,仰登天阻。

风飘蓬飞,载离寒暑。

千仞易陟,天阻可越。

昔我同袍,今永乖别。

子好芳草,岂忘尔贻。

繁华将茂,秋霜悴之。

君不垂眷,岂云其诚!

秋兰可喻,桂树冬荣。

弦歌荡思,谁与销忧。

临川慕思,何为泛舟。

岂无和乐,游非我邻。

谁忘泛舟,愧无榜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抬头仰望那呼啸的北风,心中怀念着故都邺城。

多么希望骑上代马,迎风扬蹄,飞快地驰往洛阳。

然而在那总是和风徐徐的南方,我却要思念着那蛮北的江南。

希望跟随在那些南飞的鸟儿身后,去实现我南征的宏图大志。

时光荏苒,从太和元年徙封浚仪至此复还雍丘已过一年。

这一别正如一俯一仰,相隔看起来并不太久,可对我来说却像过去了漫长的三年。

回想当时“初迁”,雍丘还是百花盛开的春日。

而今我重返故地,却已是“素雪云飞”的冬季。

八年之中,就好像翻越于高山峻谷之间,尝尽了颠沛流徙之苦。

年复一年的风飘蓬飞和寒来暑往,不知何时才有我安定之所?

高山深谷阻隔,千难万险,也可以翻越,

你我同胞骨肉,却好像面临的是生离死别。

你说过喜爱芳草,我就牢记着要把它们进献给你。

谁料在它们荣华繁茂之际,你却驱使秋天的严霜,使它们归于憔悴凋零。

你毫不顾念我的忠贞之心,还谈什么诚信?

请你明白,我忠贞的意志就像那寒霜中的秋兰,北风前的桂木,决不易改。

弹琴放歌,虽可借以倾吐心曲,但却无人能帮我除去忧愁。

雍丘之地,亦有川泽可供泛舟,可是怎么泛舟呢?

不是我不想高高兴兴地去泛舟游乐,而是一起同游的跟我志趣不投。

即便是有雅兴泛舟,却连个撑船的人都找不到啊。

注释

仰:向。

魏都:曹魏的故都邺城。

代马:代郡产的马。

徂(cú):往。

凯风:南风。

蛮方:南方。

越鸟:生活在越国的鸟。

悬景:日月。景,同“影”。

脱:离。

朱华:指荷花。希:通“稀”,稀少。

旋止:归来。

俯降千仞:向下入深谷。

天阻:天险,指险峻的高山。

离:通“罹”,遭到。

陟(zhì):登。

同袍:指诗人胞兄曹彬

乖:离。

遗:赠。

悴:伤。

眷:顾念。

荣:茂盛。

荡思:荡涤忧思。

和乐(yuè):指弦歌。

邻:指志同道合者。

榜人:驾船的人。

赏析

全诗五章,写冬寒时节诗人复还藩邑雍丘时的复杂情思。第一章以朔风起兴,抒写怀念魏都之情;第二章转入抒写自己身世飘泊的感伤;第三章慨叹自己的处境;第四章透过朔风素雪,向疑忌他的远方君王发出责询;第五章抒写对未来生活的瞻念之情。此诗时而借用典故,时而化用前人名句,时而运用对仗和比喻,显示了诗人对诗句的锤炼之工,见出曹植之诗“始为宏肆,多生情态”的特色。

大约诗人落笔之际,正是朔风怒号之时,所以首章即以朔风起兴,抒写“用(以)怀魏都”之情。魏都洛阳,远在雍丘西北。诗人在那里,曾经度过美好的青春时光,留下过少年的宏大梦想。从黄初四年(223年)七月离开那儿以来,至今又已五年了。朔风北来,听去似乎全都是往日亲朋的呼唤之声。古诗有“代马依北风”之句,说的是北方代郡的良马南来,一闻北风之声,便依恋地嘶鸣不已。马犹如此,人何以堪。诗人因此凄楚地吟道:“愿骋代马,倏忽北徂(往)。”他是十分希望驱策代马,迎风扬蹄,飞快地驰往洛阳。不过,诗人此时的怀念国都,已不是为了寻回少年之梦,而是志在“捐躯济难”、列身朝廷、报效国家。每当凯风(南风)吹拂,他总要记起“蛮方”(指江南)还有“不臣之吴”。他在此年上明帝的《求自试表》中,就以“辍食忘餐,奋袂攘衽,抚剑东顾,而心已驰于吴会矣”之语,表达了愿为征吴大业效力的急不可待之情。此章结句“愿随越鸟,翻飞南翔”,亦正化用了古诗“越鸟巢南枝”之典,抒写了诗人南征孙吴的壮志和渴望。其辞促情迫,正与上引《求自试表》之语异曲同工。

然而,诗人的这一壮志,总是化为碎坠的泡影。他的**生涯,大多是在不断流徙的“汲汲无欢”中度过的。诗之第二章,由此转入对自己身世飘泊的感伤抒写。“四气(节气)代谢,悬景(日、月)运周”,时光荏苒。诗人于太和元年(227年)徙封浚仪,至此复还雍丘,这一别正如一俯一仰,相隔并不太久。但在痛惜于光阴流逝的诗人眼中,却是“脱(忽然)若三秋(年)”,未免生出年华不再的失落之感。回想当时“初迁”,雍丘还是百花盛开的春日;而今重返故地,却已是“素雪云飞”的冬季。这四句,化用了《小雅·采薇》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将自身流徙往返的凄怆之感,与千年前西周戍卒重返家园的物换星移之伤,融为一体,显得愈加深沉、酸楚。

第三章慨叹自己的处境。

从黄初二年(221年)以来,诗人东封鄄城、北徙浚仪、二徙雍丘。八年之中,正如翻越于高山峻谷,忽而“俯降千仞”,忽而“仰登天阻(险)”,尝尽了颠沛流徙之苦。诗人因此慨叹于身如“风飘蓬飞’,不知何时才有安定之所。这两句,与次年所作《吁嗟篇》中“宕宕当何依”、“谁知吾苦艰”之语一样,饱含着诗人无数酸辛和泪水。如果仅仅是飘徙,倒还罢了。最使诗人痛苦的是,当局还明令禁止他与同胞兄弟相往来,这简直令诗人绝望。诗中接着四句,便是诗人绝望之中的凄厉呼号:“千仞易陟(登),天阻可越。昔我同袍,今永乖别!”极言险阻之可翻越,更反衬出当局者之禁令正如无情的“雷池”,难以跨越半步。兄弟的分离,恰似生死永别,令诗人怆然泣下。

诗人当然明白这悲剧是谁造成的。诗之第四章,即中断对自身飘泊痛苦的泣诉,透过朔风素雪,向始终疑忌他的远方君王,发出了责询。

前四句运用屈原《离骚》的比兴方式,以“芳草”喻忠贞之臣、“秋霜”比小人,愤懑地大声责问:你(君王)说过喜爱芳草,我就牢牢记着要把它们进献给你;谁料到它们荣华繁茂之际,你却驱使秋天的严霜,使它们归于憔悴凋零!“君不垂眷”以下,诗人又以凛然之气,表明自己的心迹:即使君王毫不顾念,我的忠贞之心,也决无改易。请看看寒霜中的秋兰,朔风前的桂木吧:它们何曾畏惧过凝寒,改变过芬芳之性、“冬荣”之节!“秋兰可喻”二句,于悲愤中振起,显示了诗人那难以摧折的“骨气”之“奇高”。

第五章为全诗结尾,抒写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瞻念。

君王既不眷顾,诗人的流徙生涯定是绵长无尽的了。想到这一点,诗人不禁忧从中来。弹琴放歌,虽可借以倾吐心曲,但无知音,没有人能和他同销忧愁;雍丘之地,自然亦有川泽可供“泛舟”,但无同志,没有人能了解他临川思济的**怀抱。在《求通亲亲表》中,诗人曾这样描述他的孤寂生涯:“近且婚媾不通,兄弟永绝。”“每四节之会,块然独处。左右惟仆隶,所对惟妻子。高谈无所与陈,发义无所与展。未尝不闻乐而拊心,临觞而叹息也!”这正是诗人最感痛苦的,难怪他在结句中发出“岂无和乐,游(交游)非我邻(同志);谁忘泛舟,愧无榜人(撑船者)”的啸叹了。

前人称曹植的诗“肝肠气骨,时有块磊处”(钟惺《古诗归》)。《朔风诗》正是一首颇有“块磊”的抒愤之作。诗人抒写胸中愤懑,吸收了《诗经》、《楚辞》运用比兴的成功经验,借助于“朔风”、“素雪”、“芳草”、“秋霜”、“飘蓬”、“天阻”种种意象,情由景生,物随意驱,辉映烘托,将心中的思情和壮志、哀伤和怨愤,表现得九曲回肠、悲惋感人。诗中时而借用典故,如“代马”、“越鸟”之喻;时而化用《诗经》名句,如“昔迁”、“今旋”之比;时而运用对仗和比喻,如“别如俯仰,脱若三秋”等等,均思致灵巧、意蕴深长,显示了诗人对诗句的锤炼之工。

诗人运笔的徐疾变化、辞气的抑扬宕跌,更表现了一种“兔起鹘落”的气象。就一章来说,诗情时有起伏。如首章前四句叙怀思,哀婉低回;后四句抒壮志,辞促情迫。就全篇来说,章与章之间,亦往复回环、顿跌奋扬,呈一波三折之形。首章徐徐振起,二章平缓悠长,三章啸叹直上,四章于结尾忽作金石掷地之声,五章复以悠悠之叹收束。这些,都可见出曹植之诗“始为宏肆,多生情态”的特色(王世懋《艺圃撷余》)。

作者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所属朝代:两汉

标签: 朔风诗五章

更多文章

  • 行女哀辞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行女哀辞

    行女哀辞两汉:曹植所属类型:哀悼,抒情序:行女生于季秋,而终于首夏。三年之中,二子频丧。伊上帝之降命,何修短之难哉;或华子以终年,或怀妊而逢灾。感前哀之未阕,复新殃之重来!方朝华而晚敷,比晨露而先晞。感逝者之不追,情忽忽而失度。天盖高而无阶,怀此恨其谁诉!译文及注释译文序:我的小女儿行女出生于深秋时

  • 赠白马师彪·并序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赠白马师彪

    赠白马师彪·并序两汉:曹植所属类型:抒情,长诗,离别,亲情,悼念,怨情黄初四年五月,白马师、任城师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师薨。至七月,与白马师还国。后有司以二师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师辞焉,愤而成篇。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

  •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宋代:杨万里所属类型:写景,怀旧,孤寂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似青似白天浓春,欲堕还飞絮往来。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乍暖柳条无气力,春晴花影不分明。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

  • 舟过谢潭三首·其一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舟过谢潭三首

    舟过谢潭三首·其一宋代:杨万里所属类型:写景,抒情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帏急看紫巉岩。译文及注释译文风头突变,刚刚向北忽地又向南,风顺船快,转眼便由黄田过谢潭。依稀之间,船外似见朦胧一山影,掀帘急看,紫色险峰已扑到眼前。注释黄田、谢潭:当是赣江上游的两处地名。褰(qiān

  • 晓行望云山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晓行望云山

    晓行望云山宋代:杨万里所属类型:写景,寓理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译文及注释译文下了一夜的雨,东方刚破晓,诗人出门,影影绰绰地看到天边有连绵不断的山峦。忽然他发现有一座山峰向上升,于是在对比之下,知道那不动的山,才是真山。注释可观:壮观。方知:才知道。赏析作者

  • 舟过谢潭三首·其三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舟过谢潭三首

    舟过谢潭三首·其三宋代:杨万里所属类型:写景,抒情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译文及注释译文碧清的美酒一杯又一杯,船上的门帘刚闭还复开。千皱万褶的好山无人能描绘,都被斜阳的余辉一一拈出来。注释皱:皱褶。拈(niān)出:用两指夹出。赏析写船行过程中欣赏斜阳映山的景

  • 南溪早春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溪早春

    南溪早春宋代:杨万里所属类型:春天,写景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译文及注释译文回家五年来,已经五度见到春天的容貌,我病且老,常被娇艳的春光欺恼。柳树下垂的枝条末梢刚生出嫩绿的叶片,几枝上伸的桃枝上

  •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宿池州齐山寺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宋代:杨万里所属类型:写景,抒情,怀古,写人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译文及注释译文我来到秋浦(池州)正是秋季,初游池州,却宛如梦中重来,游历故地;自然风景不能偿付诗

  • 浯溪摩崖怀古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浯溪摩崖怀古

    浯溪摩崖怀古宋代:杨万里所属类型:游历,写景,怀古,感慨湘江曾闻有浯溪,片帆今挂湘东西。上摩石崖与天齐,江头落日云凄凄。山昏雨暗哀猿啸,步入烟萝转深峭。元颜千古迹不朽,星斗蛟龙两奇妙。中兴当时颂大唐,大唐家国天为昌。妖环忽见诚非祥,土花失色急寿王。明皇父子紊大纲,从此晏朝耽色荒。天下黎庶暗罹殃,击损

  • 过杨村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过杨村

    过杨村宋代:杨万里所属类型:田园,农村,写景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译文及注释译文石桥的两边有一座美好的村庄,和其他的村子相比真可说是别一天地。那儿杨柳浓荫里有新开的酒店,葡萄架下系着小小的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