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南乡子·春情原文、翻译和赏析

南乡子·春情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941 更新时间:2024/1/17 2:55:10

南乡子·春情

宋代:苏轼所属类型:春天,写景,抒情,思乡

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

春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夕阳美丽的景色倒影在手中的玉杯里,青山绿树把一杯的玉液都染绿了。认得这杯中琼浆是故乡岷山和峨眉山上的积雪融化而来。初次看来,万顷的江水都好像那尚未过滤的酒。

阳台山上春雨忽至,胡乱地洒在歌楼打湿了美人的粉腮。忽然一阵东风卷地而来,吹散了云雨,落日的余晖从乌云缝隙中斜射出来,染红了半边天。

注释

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为单调,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双调平韵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用韵。另有五十八字体。又名《好离乡》、《蕉叶怨》等。

晚景:指夕阳之景。景,日光。琼杯:玉杯。

照眼:耀眼。翠作堆:形容绿色之盛。

岷峨(míné):四川境内岷山山脉北支,峨眉山傍其南。而眉山距峨眉甚近,故作者常以之代指家乡。

渌醅(pēi):美酒。蒲萄:即葡萄。此处与“渌醅”均喻江水澄澈碧绿。

阳台:地名,传说在四川巫山。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此指歌女所处之所,亦即下句之歌台。

粉腮:歌女的香腮。

吹回:指风吹雨散。

落照:落日之光。

赏析

上阕写词人在临皋亭上看到的黄昏景致。“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起首两句新奇突兀,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水天一色的景致。放眼望去,傍晚的云山显得苍翠欲滴,夜色与山色交相辉映,倒映在琼杯一样的江中,仿佛将满江春水都染成了绿色。阔大的“晚景”落在精致的“琼杯”里,比喻与夸张两种手法双管齐下,营造出新颖生动的意境。

“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作者看着满眼碧绿的江面,回想起初到黄州时,见到这碧波荡漾如葡萄美酒般的江水,竟认为是由岷山与峨眉山上的雪浪融化而来的。苏轼《与范子丰八首》其八曾有言:“临皋亭下不数十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作者见到这样的景致,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峨眉山的雪浪,勾起了乡思之情。

下阕由静景转向描写动景,写春雨骤降骤停,更为满江春水增添了新的情调。“春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写春雨来势迅疾,而来不及防避。因满江碧波,作者的思绪正飘向**之外的故乡,忽然天色骤暗,迅疾的春雨倾泻而下,打湿了未及躲避的美人的粉腮。

经过春雨的搅扰,作者被迫收回思绪,但其对外界的观察十分敏感,转而以更加细腻的手法描景色的变化。“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写雨停,随着一阵突如其来的东风,仿佛有人掌控一样,雨立即停止了。如同来时一样,春雨在人们没有反应过来之前突然停止。“落照江天一半开”,雨停,云开。雾散,夕阳的余晖斜倚着山顶,将半边天空都染成了红色,天水辉映,江面上霎时呈现出半红半绿的景色来,奇幻瑰丽,令作者叹为观止。

虽未描述作者的行为事迹,也恰恰表现了他被贬之后不得自由、无所适从,只能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作者,对自然环境自然有超乎常人的感知能力。所以他状景细致入微,思维广阔,描写景致奇幻瑰丽;抒情则含蓄蕴藉,于字里行间不经意散发出饱满的乡思愁绪,似有自得之趣,又有千回百折的情感波澜。

作者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所属朝代:宋代

标签: 南乡子

更多文章

  • 减字木兰花·立春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立春宋代:苏轼所属类型:春天,习俗,写景,抒怀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译文及注释译文牵着春天的泥塑耕牛,拉起春天的泥塑犁杖,泥塑的耕夫站在二者的近旁。春风无限,来自海上。于是请来春神的神功,把桃花红染得像肉色

  •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写雪,抒情,乐观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译文及注释译文门外漫山白雪银光照眼,连马儿都感到惊异,我乘兴踏雪游览,将木屐的齿痕一一印上石阶。雪花误入这乾明寺,

  •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浣溪沙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译文及注释译文阳光照入潭水中形成深红色,暖暖的潭水中能见鱼儿游,潭四周树木浓密可藏乌鸦,儿童和老人喜悦地聚观谢雨盛会。常到潭边饮水的麋鹿突然逢人惊恐地逃避,猿

  •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抒怀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译文及注释译文乱山环绕我的住所,江水侵袭我的屋门,长久以来我居住在淮南尽头荒远的小村。置下五亩薄田终老此地的计划

  • 一斛珠·洛城春晚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一斛珠

    一斛珠·洛城春晚宋代:苏轼所属类型:春天,写景,抒情,感慨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自惜风流云雨散。篆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译文及注释译文西都三月,客舍外,垂丝的杨枝杂乱无章地遮盖了华美楼房的一半,那小池中轻风吹起的波纹都成了条条花

  • 舟中夜起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舟中夜起

    舟中夜起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夜晚,写景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译文及注释译文微风吹拂着湖中的菰蒲,沙沙作响;打开舱门查看是否下雨,却

  •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江城子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山水,喜爱,赞美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真。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译文及注释译文远眺马耳山跟九仙山,只见碧山与天相连,晚云悠闲地飘

  •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宋代:苏轼所属类型:端午节,纪游,写景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译文

  •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宋代:苏轼所属类型:送别,友情,写景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译文及注释译文初春的严寒里,十天来我未曾走出家门,不知道江边柳丝,已摇曳着新的青春。渐

  •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抒情,怀才不遇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