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答武陵太守原文、翻译和赏析

答武陵太守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147 更新时间:2023/12/24 22:54:51

答武陵太守

唐代:王昌所属类型:抒情,答谢

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就要凭借佩剑远行千里了,微贱的我冒昧地向您说一句话:

在武陵做门客时受到您的提携,决不会忘记您对我的恩惠。

注释

答武陵太守:作者离开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将返金陵,武陵太守设筵相送。作者以诗相谢。答:回话,回复,回信。

微躯:指自己微贱的身躯,作者自谦之词。

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大梁客即指信陵君的门客,犹指侯赢,此处代指诗人自己。

信陵:地名,今河南宁陵。在这里代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曾养食客三千人,以礼贤下士闻名于世。信陵恩即指信陵君礼贤下士,此处代指武陵太守对作者的恩惠。

赏析

古时“答”是一种敬称。王昌龄是武陵田太守的门客(即田的参谋),因此辞别(或者说辞职)的时候就专门写一首“答诗”来做交待。对于这首作品读者完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前一句是告辞,说明自己的去向;后一句就是表达对太守的谢意和尊敬,或者说是感激和忠实。

从文采修辞上讲,诗中用典故表露自己的心意。大梁,战国时魏国的都城。魏国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信陵君,他既是有才能的霸主,又是广纳贤才的爱才之君,因此门客们都很愿意为信陵君效力。诗中的大梁客是诗人用来比喻自己的,后面的“信陵恩”比得是田太守对他的恩德。有些评诗的书中有这样的说法:“此体中才与学俱无用也。五绝,仙鬼胜于儿童子女,儿童子女胜于文人学士,梦境所作胜于醒时。”意思是用贤德先人的典故来做五言绝句的素材最能发挥五言诗的长处,这样的作品才是最好的五言绝句。《答武陵太守》中就用典故表明诗人自己的心意,仔细想想确实将忠心委婉妥当得表示了出来,不流于轻浮,读起来也不会使人觉得仅仅是泛泛而言,没有诚意。对于表示感情,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

在此诗中,诗人一腔侠义之情再现得淋漓尽致,透过没有任何“形似之言”的四个短句,读者可以看到颇有英雄豪气的诗人形象。诗人借用信陵君的典故,直抒胸臆,有直接撼动人心的力量。

作者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所属朝代:唐代

标签: 答武陵太守

更多文章

  • 重别李评事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重别李评事

    重别李评事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送别,友谊,抒情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译文及注释译文不要说秋江离别使人难堪,明日解缆开船便驶向长安。看吴姬轻歌曼舞你我尽情酣饮,不要去管青枫白露秋夜凄寒。注释重别:重新别。李评事:作者的友人。莫道:不要说。是长安:就要到长安。

  • 从军行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从军行二首

    从军行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边塞,战争,组诗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译文及注释古代“榆关”是范围广泛的军事防区概念,南至海、北至山,东至山海关,西北抵青龙都山。隋唐时期,榆关作为中原汉王朝防御辽东高句丽入侵的重要的军事重地,设关扎营,屯集大批兵马。本诗作者是唐人,所

  • 从军行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从军行二首

    从军行二首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边塞,感伤,思归,组诗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平沙**馀,飞鸟宿何处。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边声摇白宿,海气生黄雾。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秋宿马蹄轻,角弓持弦急。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长风金

  • 从军行七首·其五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从军行七首

    从军行七首·其五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边塞,战争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译文及注释译文大漠风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中途捷报传来,敌酋已被生擒。注释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洮

  • 塞下曲四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塞下曲四首

    塞下曲四首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边塞,组诗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纷纷几万人,去者无

  • 出塞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出塞二首

    出塞二首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边塞,战争,抒情,组诗秦时明月汉时关,**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骝马新跨白玉城,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译文及注释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出关**去参加远征的人都还未回还。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不会许匈奴

  • 采莲曲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采莲曲二首

    采莲曲二首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荷花,女子,组诗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口,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译文及注释译文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她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

  • 长信秋词五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长信秋词五首

    长信秋词五首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秋天,女子,宫怨,生活,组诗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火照西宫知夜饮

  • 代扶风主人答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代扶风主人答

    代扶风主人答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写景,战争,抒情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不信沙场苦

  • 送任五之桂林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送任五之桂林

    送任五之桂林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送别,写景,抒情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译文及注释桂林:指唐桂州。《旧唐书·地理志》谓桂州治临桂(今广西桂林),“江源多桂,不生杂木,故秦时立为桂林郡也”。楚客:犹迁客。指任五。楚三闾大夫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