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重别李评事原文、翻译和赏析

重别李评事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024 更新时间:2023/12/15 15:22:32

重别李评事

唐代:王昌所属类型:送别,友谊,抒情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要说秋江离别使人难堪,明日解缆开船便驶向长安。

看吴姬轻歌曼舞你我尽情酣饮,不要去管青枫白露秋夜凄寒。

注释

重别:重新别。李评事:作者的友人。

莫道:不要说。

是长安:就要到长安。

吴姬:吴地的侍妾。

缓:慢。君:李评事。

随:任随。

赏析

诗写得很别致。对于友人的离去,他送过一次之后,离情别绪更加浓烈,于是就趁着友人还没起程,又摆下酒宴安排歌舞,与之“重别”。按照常情,这次相别,一定是两情依依恋恋不舍,“骊歌愁绝不忍听”。但是诗人为了减轻朋友的痛苦,却抢在前面先说:“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秋江离别”,在读书人心中,似乎早就有许多伤情的沉淀,其“难忍之情”恐怕是公认的。何况目下,又是他和李评事遇到的现实。然而诗人却不让说这些,用“莫道”一下子把话题引向他处。说你明日就踏上去往长安的路途,哪里有什么难?既然不难,当然也就不要说什么难了。这话是极巧妙的。友人明日登程,可留的时间很短。诗人抓庄这一点,把离别之快转换成了走得容易:把不忍分离之“难”的内涵完全抽去了。这样,“秋江离别”便无“难”可言,且以人们乐意接受的姿态出现在面前。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诗人以诙谐的巧言把李评事的思绪引升之后,便开始热情地劝他开怀畅饮,尽欢至醉了,说出来的都是热情话,没有吐出半个愁字。但是不言愁并不等于不存在愁。诗人所以不言,正表明他内心藏着深深的愁情,也正是因为他有愁情,才偏偏让人“莫道”,怕朋友勾起愁绪。而怕朋友愁自己就强压愁绪这种作法又使人感到了昌龄对朋友的一腔挚情。

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他在芙蓉楼送辛渐,是话别通宵。这次送李评事,是一别再别。同是相别之情,表现方法却不一样。《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先是“寒雨”、“楚云”给蒙上一层愁网,然后在感情逆转中,更显其光明磊落之心;这首“重别李评事”,则是在欢情的推进里显现抑制的别绪。近人刘拜山评论说:“别在明朝,留在今宵,而今宵之缓舞延歌,正为明朝之远别,特见缠绵至深。”这“缠编”之情,说穿了,还是首句中“秋江离别难”的那个“难”字。诗人有意压它,反使它更加明显。看来诗人是很幢得反作用这个理的。

诗以逆振开篇,接下第二句正说“不难”.第三句因“不难”故以吴姬缓舞留醉,第四句既醉则忘情而适意。全诗借第一句逆振取势,语意顺流而下,婉曲的表达出对友人依恋之情。

作者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所属朝代:唐代

标签: 重别李评事

更多文章

  • 从军行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从军行二首

    从军行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边塞,战争,组诗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译文及注释古代“榆关”是范围广泛的军事防区概念,南至海、北至山,东至山海关,西北抵青龙都山。隋唐时期,榆关作为中原汉王朝防御辽东高句丽入侵的重要的军事重地,设关扎营,屯集大批兵马。本诗作者是唐人,所

  • 从军行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从军行二首

    从军行二首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边塞,感伤,思归,组诗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平沙**馀,飞鸟宿何处。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边声摇白宿,海气生黄雾。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秋宿马蹄轻,角弓持弦急。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长风金

  • 从军行七首·其五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从军行七首

    从军行七首·其五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边塞,战争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译文及注释译文大漠风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中途捷报传来,敌酋已被生擒。注释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洮

  • 塞下曲四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塞下曲四首

    塞下曲四首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边塞,组诗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纷纷几万人,去者无

  • 出塞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出塞二首

    出塞二首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边塞,战争,抒情,组诗秦时明月汉时关,**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骝马新跨白玉城,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译文及注释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出关**去参加远征的人都还未回还。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不会许匈奴

  • 采莲曲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采莲曲二首

    采莲曲二首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荷花,女子,组诗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口,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译文及注释译文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她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

  • 长信秋词五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长信秋词五首

    长信秋词五首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秋天,女子,宫怨,生活,组诗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火照西宫知夜饮

  • 代扶风主人答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代扶风主人答

    代扶风主人答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写景,战争,抒情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不信沙场苦

  • 送任五之桂林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送任五之桂林

    送任五之桂林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送别,写景,抒情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译文及注释桂林:指唐桂州。《旧唐书·地理志》谓桂州治临桂(今广西桂林),“江源多桂,不生杂木,故秦时立为桂林郡也”。楚客:犹迁客。指任五。楚三闾大夫屈原因

  • 送狄宗亨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送狄宗亨

    送狄宗亨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写景,送别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译文及注释译文秋水清澈蝉鸣不歇,远望暮色苍茫洛阳树色依稀可辨。送君离去后心中愁绪无穷尽,只能空度这凉风飒飒的秋天。注释暮:傍晚。鸣皋:山名。狄宗亨要去的地方,在今河南省嵩县东北。赏析这是一首送别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