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原文、翻译和赏析

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868 更新时间:2023/12/14 1:36:50

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

唐代:张籍所属类型:地方,写莲,写人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并船歌。

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漾微波。

试牵绿茎下寻实,断处丝多刺伤手。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

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阿谁家住远。

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及注释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并船歌”,清秋时节,莲子成熟了,碧荷沿江连绵无际,正是收获的季节。采莲女们笑着,唱着驶船来江上采莲。“并船歌”,几只船儿紧紧相靠,并驾齐驱。一个“并”字,突出了采莲是群体活动,以及采莲女们的爽朗和快乐。她们的船摇到哪里,她们那优美的歌声就飞到哪里。江流蜿蜒前,欢快悠扬的歌声随着江流一路飘荡。这阵阵甜美的歌声,为清秋江面增添了无限风光。这两句环境描写,烘托出秋江采莲的热闹场景。下面两句具体描绘采莲细节:“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漾微波。”齐戢戢,形容众多莲蓬露出水面,一个挨一个,戢戢然。这些饱满的莲子,吸引着采莲女们。她们荡着小船,在荷丛里穿梭,在绿色的芙蓉国里你追我赶,相互竞赛,都想多采一些莲子。澄碧的水面,溅起一朵朵晶莹闪亮的水花,荡起一道道翡翠般的波浪。歌声、笑声、桨声,合奏出一支支活泼欢畅的青春曲。绿叶青莲,映衬采莲女红润的面颊,采莲女和粉红的荷花在阳光下相映生辉。颜色的相互映衬,使画面明丽多姿;荷叶和莲子是静态的,采莲女和江水是动态的,静态和动态相互转换,衬托出画面的中心——采莲女轻盈、敏捷。“争前,”描写她们争着划船向前,使轻舟竞采的动人画面跃然纸上。“竞折”,突出她们争相采摘莲子的情态,把她们的青春风采写活了。从“争前”到“竞折”,采莲画面的动态感越来越强。诗人连用争、折、漾几个动词,描绘出采莲女们神速、灵敏的动作、兴奋欢快的心境,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她们轻盈飞动的神彩。前四句押“歌”韵,为第一段,展现出广阔而热闹的秋江采莲场景,情调悠扬甜美。

五、六两句写寻实:“试牵绿茎下寻实,断处丝多刺伤手。”“试牵”说明她们寻实的目的只是想看一看实长得多大了。因为此时的实只是小嫩实,还没有到扒实的季节。绿茎上有刺,如果不小心就会刺伤手。因此,她们就慢慢地、小心翼翼地顺着绿茎向下摸实,采莲子是那样飞快,寻实却是如此缓慢,一快一慢,突出了她们寻实的细致。这两句押“有”韵,为第二段,刻画寻实的具体细节,表现出她们劳作的情景。节奏缓慢,给人以舒缓轻松的感受。

下面四句转入刻画采莲人。“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这两句用白描手法描绘采莲女的妆扮。她们用白色的带子系着腰,显示出形体曲线美和俊俏优美的风姿。她们不插玉钗,只施淡妆,表现出采莲女的自然风采,表现出一种朴素大方的美,“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阿谁家住远”,莲子还没有把船舱装满,她们便相互鼓劲:“我们结伴到前面的洲边继续采吧。”她们边采边相互关切地询问:“我们越往前采,离家就越远了,谁家住得远一些?”一句亲切的问话,揭示出她们善良的心地和开朗的性格,突出了她们相互的友爱和关切。这浓厚的人情显示出她们美的心灵、美的情操,她们的形体美和内在美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给人美的享受。

这四句押“洗”韵,为第三段,刻画采莲女们的形体外貌和内心世界,情调朴实亲切。

最后两句描绘采莲女暮归:“归时其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傍晚还在采莲,表现了她们的勤劳。日暮涨潮,正好可以乘船疾驶。这个“共”字用得妙,突出了她们同出同归和丰收后共同的欢乐。在归途中,她们边荡着桨边拿着荷花玩耍。一天劳动后,她们还是那样轻松。这最后两句展现出一幅水彩画:红色的晚霞给采莲女披上了绚丽的色彩,她们的欢笑和歌声,为日暮秋江增添了无限的情趣。结尾和开头照应紧密。最后两句押“漾”韵,描绘出一幅采莲女丰收归来边荡桨边弄荷花的动人画面,让人们在轻松愉快中回味全篇。

这首诗采莲活动写得相当细致,从头到尾都是运用叙述和白描手法,如同采莲女一样淡妆浅梳,不假雕饰,表现出一种纯朴明丽的风格,洋溢着浓郁的江南民歌风味。全诗构思独特,每韵一段,各段之间富有变化,从而展示出从晨出到暮归群体采莲的全部过程。全诗场景多变,情节丰富,令人留连往返,兴味无穷。

赏析

作者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所属朝代:唐代

标签: 采莲曲

更多文章

  • 寄和州刘使君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寄和州刘使君

    寄和州刘使君唐代:张籍所属类型:写人,友人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译文及注释译文与君离别已经很久了,您依然在郡州里供职。清闲的日子里您定当临春风连连举杯,直到倾尽瓶中之酒。每当送客之时,您都会特意

  • 酬朱庆馀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酬朱庆馀

    酬朱庆馀唐代:张籍所属类型:赠答,考试,写人,赞美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版本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版本二)译文及注释译文一个刚刚经过修饰打扮,从清澈明净,风景优美的鉴湖中走出来的采菱女。采菱女自己也知道自己长

  • 送远曲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送远曲

    送远曲唐代:张籍所属类型:送别,友情戏马台南山簇簇,山边饮酒歌别曲。行人醉后起登车,席上回尊向僮仆。青天漫漫复长路,远游无家安得住。愿君到处自题名,他日知君从此去。译文及注释“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临歧徘徊,执手相送,构成了送别诗的基本情调。要在这同一基调上奏出不落窠臼、自成体格的送别曲,确非易

  • 沙堤行·呈裴相公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沙堤行

    沙堤行·呈裴相公唐代:张籍所属类型:叙事,抒情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宫中玉漏下三刻,朱衣导骑丞相来。路傍高楼息歌吹,千车不行行者避。街官闾吏相传呼,当前十里惟空衢。白麻诏下移相印,新堤未成旧堤尽。译文及注释长安城中专为丞相和枢密重臣从私邸前往宫中通行车马所铺筑的沙面大路,早上即使刮风也不会

  • 凉州词三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凉州词三首

    凉州词三首唐代:张籍所属类型:边塞,组诗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古镇城门白碛声,胡兵往往傍沙堆。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译文及注释译文其一低飞的雁群在傍晚时分出现在边城,芦苇正在努力地成长

  • 夜到渔家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夜到渔家

    夜到渔家唐代:张籍所属类型:写人,游子,抒情,田园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译文及注释译文渔家就住在江口岸边,涨潮时分江水就漫过柴门。赶路的行人想在此借宿,但是主人迟迟未归。竹林寂寂,村边的小道曲曲折折的向远方蜿蜒,明月悬空,依稀

  • 蓟北旅思 / 送远人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蓟北旅思

    蓟北旅思/送远人唐代:张籍所属类型:柳树,思乡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译文及注释蓟:州名,在今天津市蓟县以北地区;蓟北——蓟州以北。白苎词:指《白苎舞歌》,它是一首吴声歌曲。客亭:即离亭,是行者出发、居者送别之所。赏析作者张籍(

  • 春别曲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别曲

    春别曲唐代:张籍所属类型:春天,长江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译文及注释译文长江春水碧绿如染料,刚刚破出水面的点点荷叶只有铜钱大小。自己在那江头种下的橘树,也无法拴住将要远行的小舟。注释堪:能,可。钱:指铜钱。赏析长江中春水碧绿,颜色浓得简直可以作为染料,荷叶刚

  • 湘江曲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湘江曲

    湘江曲唐代:张籍所属类型:写景,抒情,送别,友人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送人发,送人归,白蘋茫茫鹧鸪飞。译文及注释译文秋天的湘江风平浪静,宽广无际,江上月落时出外的人乘船而去。送人出外,我还得回去,面对茫茫的白蘋和翻飞的鹧鸪,我惆怅无限。注释潮:指波涛。发:出发。白蘋:一种植物。鹧鸪:鸟名,

  • 成都曲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都曲

    成都曲唐代:张籍所属类型:地名,写景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译文及注释译文新雨初霁,锦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山头岭畔,荔枝垂红,四野飘溢清香。城南**桥边有许多酒家,来游玩的人最喜欢在哪家投宿呢?注释锦江:在四川省,流经成都。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桥: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