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重有感原文、翻译和赏析

重有感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027 更新时间:2024/1/24 18:24:40

重有感

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爱国,忧国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已,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将军的玉帐牙旗正处有利地位,国家危难的时刻应与皇帝分忧。

虽然已像窦融从关右奏上战表,还应效法陶侃率大军进驻石头。

哪能有蛟龙为失已而愁的道理,偏没有鹰隼在高爽的秋空遨游。

京城里日夜号哭不分人世阴间,宫内何时能抹干眼泪恢复自由。

注释

玉帐牙旗:指出征时主帅的营帐大旗。得上游:居于有利的军事地理形势。

安危:偏义复词,这里偏用“危”义。须:应当。主君:指皇上。

窦融:东汉初人,任梁州牧。此处指代刘从谏上疏声讨宦官。

陶侃:东晋时荆州刺史,时苏峻叛乱,陶侃被推为讨伐苏峻的盟主,后杀了苏峻。石头:石头城,即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

蛟龙:比喻掌握天下大权的天子。愁:一作“曾”,一作“长”。

鹰隼:比喻猛将名臣。与:通“举”。

幽显:指阴间的鬼神和阳间的人。

早晚:即“多早晚”,什么时候,系不定之词。星关:天门,指宫廷,即皇帝住处。雪涕:指落泪。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五四〇。作者在写此诗不久前已就甘露之变写过《有感二首》,所以此篇题为“重有感”。这种标题,类似无题。

首句“玉帐牙旗”,是说刘从谏握有重兵,为一方雄藩。昭义镇辖泽、潞等州,靠近京城长安,军事上据有极便利的形势,所以说“得上游”。这句重笔渲染,显示刘的实力雄厚,条件优越,完全有平定宦官之乱的条件,以逼出下句,点明正意: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作为一方雄藩理应与君主共忧患。句中“须”字极见用意,强调的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改用“誓”字,就变成纯粹赞赏了。“须”字高屋建瓴,下面的“宜”“岂有”“更无”等才字字有根。

颔联用了两个典故。东汉初凉州牧窦融得知光武帝打算征讨西北军阀隗嚣,便整顿兵马,上疏请示出师伐嚣日期。这里用来指刘从谏上表声讨宦官。东晋陶侃任荆州刺史时,苏峻叛乱,京城建康危险。侃被讨苏诸军推为盟主,领兵直抵石头城下,斩苏峻。这里用来表达对刘从谏进军平乱的期望。一联中迭用两件性质相类的事,同指一人,本来极易流于堆垛重沓,但由于作者在运用时各有意义上的侧重(分别切上表与进军),角度又不相同(一切已然之事,一切未然之事),再加上在出句与对句中用“已”“宜”两个虚字衔连相应,这就不仅切合刘从谏虽上表声言“清君侧”,却并未付诸行动的情况,而且将作者对刘既有所赞叹、又有所不满,既有所希望、又不免有些失望的复杂感情准确而细密地表现出来。不说“将次”,而说“宜次”,正透露出作者对刘的“誓以死清君侧”的声言并不抱过于乐观的看法。“宜”字中有鼓励、有敦促,也隐含着轻微的批评和谴责。

颈联中用了两个比喻。“蛟龙愁失已”,比喻文宗受制于宦官,失去权力和自由。“鹰隼与高秋”,比喻忠于朝廷的猛将奋起反击宦官。(《左传·文公十八年》:“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隼之逐鸟雀也。”鹰隼之喻用其意。)前者,是根本不应出现的,然而却是已成的事实,所以用“岂有”表达强烈的义愤,和对这种局面的不能容忍;后者,是在“蛟龙失已”的情况下理应出现却竟未出现的局面,所以用“更无(根本没有)”表达深切的忧恨和强烈的失望。与上面的“须共”“宜次”联系起来,还不难体味出其中隐含着对徒有空言而无实际行动、能为“鹰隼”而竟未为“鹰隼”者的不满与失望。

末联紧承第六句。正因为“更无鹰隼与高秋”,眼下的京城仍然昼夜人号鬼哭,一片悲惨恐怖气氛。“早晚星关雪涕收?”两句所表达的是对国家命运忧急如焚的感情。

用“有感”作为**抒情诗的题目,创自杜甫。李商隐这首诗,不但承继了杜甫关注国家命运的精神和以律体反映时事、抒写**感慨的优良传统,而且在风格的沉郁顿挫、用事的严密精切乃至虚字的锤炼照应等方面,都刻意描摹杜律。诗的风格,酷似杜甫的《诸将五首》;它的立意,可能也受到“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这两句诗的发。但比起他后期学杜的律诗(如《筹笔驿》《二月二日》等),他前期的这类作品就不免显得精严厚重有余而纵横变化不够。

作者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所属朝代:唐代

标签: 重有感

更多文章

  • 城上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城上

    城上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伤怀,抒情,愁苦有客虚投笔,无憀独上城。沙禽失侣远,江树著阴轻。边遽稽天讨,军须竭地征。贾生游刃极,作赋又论兵。译文及注释译文虽然已经从军入幕也只是徒劳无为,生活是这般无聊,我只有独自登上高城。看沙洲上的禽鸟因失去伴侣而翘首远望,江边的树木在云彩掩映下留下淡淡的阴影。边境的

  • 送母回乡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送母回乡

    送母回乡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写人,母亲,抒情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译文及注释译文将车子停下来,茫然的回顾周边,感觉自己就像楚囚一般困顿窘迫。忧愁伤感从中蓦然升起,悲伤的眼泪如鲠在喉。慈母刚刚得了重病,

  • 东还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还

    东还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抒情,怀才不遇,愁苦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长梦采华芝。秋风动地黄云暮,归去嵩阳寻旧师。译文及注释译文自个儿有仙人的才分自己却竟然不知,十年来常在梦中采摘那名贵的灵芝。暮色苍茫秋风席卷大地,满天是片片黄云。还是归去吧,回到高山去投我的旧师。注释仙才:仙人的才分。华芝:灵芝,仙药

  • 滞雨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滞雨

    滞雨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抒情,思乡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译文及注释译文连绵不断的夜雨,留滞在长安之夜;独对黯淡的残灯,客子更触绪生愁。我向往着的故乡,美丽的云水之地;怕的是归乡之梦,不宜于这个清秋。注释滞雨:久雨不止。一说为因雨而停滞之意。云水地:等于说云水乡,云水弥漫之

  • 漫成三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漫成三首

    漫成三首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抒情,离别,感慨不妨何范尽诗家,未解当年重物华。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沈约怜何逊,延年毁谢庄。清新俱有得,名誉底相伤。雾夕咏芙蕖,何郎得意初。此时谁最赏,沈范两尚书。译文及注释译文年纪不同都成名人也不妨碍何逊与范云一起成为诗人,我不了解他们当年那个时候为什么看

  • 哭刘司户蕡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哭刘司户蕡

    哭刘司户蕡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抒情,悲伤路有论冤谪,言皆在中兴。空闻迁贾谊,不待相孙弘。江阔惟回首,天高但抚膺。去年相送地,春雪满黄陵。译文及注释译文行路的人们都在议论您的冤情,您的言论全是为着国家的中兴。空听说昔年贾谊曾被召回任用,已等不到公孙弘那样拜相高升。隔着辽阔的大江唯有频频回首,仰视高远

  • 荆门西下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荆门西下

    荆门西下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漂泊,抒情,思念,家乡一夕南风一叶危,荆云回望夏云时。人生岂得轻离别,天意何曾忌险巇。骨肉书题安绝徼,蕙兰蹊径失佳期。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译文及注释译文江上风浪甚险,由江陵向西,江水曲折北流,夜间南风大作,舟行甚速。自荆门回望荆州,已是夏云重裹,清楚难辨。人

  • 西南行却寄相送者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南行却寄相送者

    西南行却寄相送者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离别,抒情,友人百里阴云覆雪泥,行人只在雪云西。明朝惊破还乡梦,定是陈仓碧野鸡。译文及注释译文大雪纷飞,路途泥泞,百里阴云浓重。我应召前往梓州幕府,告别亲人,一路西行。希望在途中做一个还乡梦,却被鸡鸣无端惊醒。定是陈仓的碧野鸡,打破了雪夜黎明的宁静。注释雪泥:积

  • 到秋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到秋

    到秋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抒情,怀人,友人扇风淅沥簟流离,**南云滞所思。守到清秋还寂寞,叶丹苔碧闭门时。译文及注释译文像扇子般的凉风吹过,像长簟般的细雨闪光。我遥望南天层云**,怀人不来呀多么惆怅。从春望到夏,从夏望到秋,只是一片寂寞凄凉。枫叶红时,苔藓翠绿,正是我闭门独处的时光。注释淅沥(xīl

  • 明神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神

    明神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抒情,感怀明神司过岂令冤,暗室由来有祸门。莫为无人欺一物,他时须虑石能言。译文及注释译文英明的神灵掌管人间一切是非功过,怎会令它是非不分功过不明?即使是暗室也自有致祸之门。请别以为暗室无人,就可以一掌遮天地!总有那么一天会来到:石头也会说话啊!注释明神:对神的尊称。司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