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鹿柴原文、翻译和赏析

鹿柴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060 更新时间:2023/12/13 6:21:49

鹿柴

唐代: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写山,写景,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及注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注释

鹿柴(zhài):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复:又。

赏析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读者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原本无轩轻之分。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独特的一面。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则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但是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作者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浩然合称“王孟”。

所属朝代:唐代

标签: 鹿柴

更多文章

  • 送别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送别

    送别唐代:王维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友情,送别,抒情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译文及注释译文请你下马来喝一杯美酒,想问问朋友你要去往哪里?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要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只管去吧我不会再追问,那里正有绵延不尽的白云,在天空中飘荡。注释饮君酒:劝

  • 相思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相思

    相思唐代:王维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抒情,思念,早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译文及注释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注释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唐代:王维所属类型:高中文言文,书信,写景,邀请,友人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

  • 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

    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羁旅,抒怀,思念芦叶梢梢夏景深,邮亭暂欲洒尘襟。昔年曾是江南客,此日初为关外心。思子台边风自是,玉娘湖上月应沉。清声不远行人去,一世荒城伴夜砧。译文及注释译文芦叶萧萧作响,已经到了盛夏时分,暂且在驿馆里洒扫一下满身风尘。从前我曾经是半纪漂泊的江南客,今日第

  • 忆住一师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忆住一师

    忆住一师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追忆,思念,友人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译文及注释译文我无端端离开“远公”多年了,此刻长安城中清晓闻钟令我回忆起他所在的西峰佛寺来。住一师也许还在室中煮茗读经,不觉烟炉中焚香已尽,寒灯也渐渐晦暗。外间童子见天色微明,便打开房门,不

  • 端居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端居

    端居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思乡,愁情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译文及注释译文盼望妻子远书不至,寻觅归梦慰藉不成,两者皆悠悠,只有那空荡荡的床榻与那寂寥清冷的素秋默默相对。台阶下的青苔和庭中被秋霜染红的树叶,在迷濛的秋雨以及冷冷的清月笼罩下,越发勾起我那悠长的愁绪

  •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送别暂凭尊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折尽,半留相送半迎归。译文及注释译文暂且借着这杯酒遣散无聊,不要损坏了你的愁眉与细腰。人世间除了死亡没有比得上离别更痛苦了,春风不因为爱惜柳枝而不让离

  • 杜工部蜀中离席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杜工部蜀中离席

    杜工部蜀中离席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宴会,离别,忧国忧民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译文及注释译文人生在世,有什么地方能够不经历离别?在战乱年代,短暂的分离也让人依依惜别。远处雪岭那边朝廷的使臣还稽留

  • 重有感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重有感

    重有感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爱国,忧国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岂有蛟龙愁失已,更无鹰隼与高秋!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译文及注释译文将军的玉帐牙旗正处有利地位,国家危难的时刻应与皇帝分忧。虽然已像窦融从关右奏上战表,还应效法陶侃率大军进驻石头。哪能有蛟

  • 城上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城上

    城上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伤怀,抒情,愁苦有客虚投笔,无憀独上城。沙禽失侣远,江树著阴轻。边遽稽天讨,军须竭地征。贾生游刃极,作赋又论兵。译文及注释译文虽然已经从军入幕也只是徒劳无为,生活是这般无聊,我只有独自登上高城。看沙洲上的禽鸟因失去伴侣而翘首远望,江边的树木在云彩掩映下留下淡淡的阴影。边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