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之师

之师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什么意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典故介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说明什么)

    文史百科时间:2024/1/17 14:31:47阅读:3164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个习语来自《战国策》中的赵策,意思是要记取前事不忘。当时,智伯掌管着晋国,晋定公成了傀儡师。后来范、杭发动叛乱,使晋国元气大伤。为了振兴晋国,智伯打算让赵、魏、韩主动捐出一些土地和户口,但这件事引起了争议。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段历史,看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背后有什么故事?

  • 战国后期,秦国的虎狼之师,居然还出了三个叛国将领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 22:11:37阅读:3156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军队有力军功激励机制,整个秦国军队从士兵到将军精气神都焕然一新,一个个都变成了铁血战士,天下人都称秦国军队为秦锐士。在这种晋升体系在当时来说算是很先进的,基本上大家为了军功都是视死如归,既然死都不怕就更别说叛变投敌了。不过任何事情都还是有例外的,在这支秦国新军中就有三个叛

  • 春秋时期楚国的申息之师在对外征战中发挥了怎样的重要作用?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4 1:22:14阅读:1567

    楚国是春秋时期七大国之一,位于今天的湖北、湖南、安徽等地。申息之师是楚国的一个重要军队,是由申婴和息壤两个姓氏组成的部队,因而得名申息之师。据《史记》记载,申息之师在楚国王室的庇护下,不断壮大,成为楚国的主力军之一。 申息之师在楚国历史上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在楚国内部政治斗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

  • 孔子的快乐是什么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1 16:43:12阅读:4510

    孔子伤心吗?假如单只是瞧他的直合的人死履历,咱们很易瞧到伤心,身旁逃随者固然寡多,可是他的头脑却并无哪一个君主乐意实正奉行。为了真现本人的幻想,55岁的孔子入手下手漫游各国,四瞅茫茫,奔忙14年,死里逃生,委曲求全,但是并无与患上念要的了局。68岁的孔子收出:“知我者,其天乎"的哀叫以后,凄惶天回到

  • 宋襄公的仁义之师到最后战败 竟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1 10:52:42阅读:232

    春秋霸主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国襄公于是就通知各国诸侯,请他们共同护送公子昭到齐国去接替君位。但是宋襄公的号召力不大,多数诸侯把宋国的通知搁在一边,只有三个小国带了点人马前来。宋襄公率领四国的兵马打到齐国去。齐国一批大臣一见四国人马打来,迎接公子昭即位,这就是齐孝公。齐国本来是诸侯的盟主国,如

  • 虎狼之师秦军是怎么炼成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4/2/8 0:41:38阅读:4269

    从古到今,戎行皆是保卫一个国度的基本地点,是国度综开收展的武力保证。只要具有着可以威慑他国的军事力气,外国的收展才干没有遭到中部非合作性的挨击。正在我国现代,存正在着很多战争力对比彪悍的戎行,比方东晋的北府军、明代的戚家军、北晨陈庆之的黑袍军等。古天咱们将要懂得横扫六国,北击匈仆,北攻蛮族,一统山河

  • 战国时期七国皆有攻伐之举,为何独秦国被称为虎狼之师?

    历史解密时间:2024/2/9 16:22:13阅读:4153

    一提起虎狼之师这四个字,人们很容易就能够想到战国之时的大秦铁骑,在那个时候,山东六国的人都将大秦的军队称之为虎狼之师,用此来表示他们对于秦国部队的恐惧以及憎恶。很多人都说那是因为秦国的军队对六国攻打的次数太多,因此才会被人称之为虎狼之师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基本上每一个诸侯国都对其他的诸侯国有过攻伐的

  • 战国时期厉害的军队非常多,为什么只有秦国被称为虎狼之师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6 7:04:51阅读:4793

    [var1]首先虎狼之师并不是褒义词,绝对是贬义词。这句话是山东六国来形容秦国的军队的。我们知道,秦国一直位于西面,一直和少数民族生活在一起。虽然周平王封秦为诸侯国,但山东六国还是看不起秦国了。连孔子西进都不去秦国。而且中原诸侯会盟的时候都不带秦国玩,主要是秦国和其他国家不一样。不是正统的,和中原文

  • 战国七雄相互厮杀几百年,为什么只有秦国被称为虎狼之师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 14:00:12阅读:4643

    [var1]其实战国时期的并不是只有秦国一家军队厉害。比如魏国的魏武卒,那可是称霸战国初期近百年的。赵国的胡服骑射改革之后,也是可以和秦国军队对抗的。齐国更是当时最富裕的国家,军队装备先进,人数众多,完全可以统一六国的。不过最后他们都败给了秦国,败给了这支虎狼之师。我们看一下是什么造就了秦国的虎狼之

  • 虎狼之师,名将辈出的秦国,为何后期无人可用

    历史解密时间:2024/1/8 6:13:04阅读:4755

    秦国靠着强大的实力顺利消灭其他国家,这与他们所实行的商鞅变法有着极大的关系。靠着这套变革制度,秦国还打造出了一支强悍的军队,秦军无疑是战国时期最为成功的军队,秦能成功靠的就是这种强悍的军事实力。往往实力强大的军队,就必然能培养出众多的名将,秦国也是名将辈出的国家,诸如白起,王翦这些顶级的名将,在历史

  • 虚伪的仁义丨探析宋襄公“仁义之师”败亡的根源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6 19:36:00阅读:401

    [var1]可在这样一个“无义战”的时期,宋襄公却为自己打出了“仁义之师”的招牌。可是这支“仁义之师”最后却兵败泓水,宋襄公本人也被射伤大腿,不治而死。导致这支“仁义之师”失败的根源是什么?本文就将结合有关历史,对宋襄公的“仁义”作出分析,以探究导致其最后兵败泓水的根源。一、以“让位”而得“仁义”之

  • 帝王之师的张良告诉后人,能得贵人帮助,大都拥有三条特质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23:01:30阅读:2263

    秦汉时期是历史上最为有名的时期了,无论是秦始皇还是汉高祖以及失败的项羽,都是人们非常熟悉的。秦朝末期,出现了接连不断的起义军,这其中以陈胜吴广的实力为最强。当初秦始皇南巡时,突然驾崩,让秦朝乱了阵脚。原因就是秦始皇在位期间,没有选择了立储君,这就让赵高看到了机会。假如公子扶苏继位,那么赵高的结局可想

  • 宋襄公“仁义之师”败亡的根源探析-基于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6 1:57:21阅读:4163

    宋襄公,指的是东周春秋时期诸多诸侯国之一的宋国君主,此人在位14年,一直推崇“仁义”治国,是春秋时期非常著名的一位诸侯国主。其实作为君主以“仁义”治国是很好的一个政治理念,但是宋国当时处于中国社会的大变革阶段,因此拥有很多的变数,同时还在不断地产生诸多不同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政治环境阻碍着“仁义

  • 秦国最屈辱的一场战役:50万秦军被5万魏军击败,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17:15:43阅读:189

    [var1] 在商鞅变法之前,也即战国初期,秦国则是战国七雄中相对弱小的诸侯国。比如秦国的河西之地,就被旁边的魏国占据了。为了夺回被魏国占据的河西之战,秦国和魏国展开了多次较量。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秦国胜少败多。于是,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秦惠公见河西难下,下令举全国之力调集超过50万秦军

  • 秦朝拥有灭六国的虎狼之师,刘邦召集三千兵力,为何敢起兵反秦?

    历史解密时间:2024/1/9 8:58:22阅读:4018

    秦朝的强大曾让六国闻风丧胆。秦始皇凭借着秦国的虎狼之师,东出中原。一举灭掉六国,实现了天下一统。但强大的秦国,没有能够继续维持自己的强盛。秦国传了两代,便开始走向没落,最终秦朝的终结者刘邦走向了历史的舞台。[var1] 【一】秦国的虎狼之师 强大是有原因的。秦国的强大靠的并不是运气,而是秦国几代人的

  • 周人3代祖先都替商朝做一件事,武王灭商后,真相被有意隐藏

    历史解密时间:2024/1/8 22:35:23阅读:4225

    夏人的核心地区在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县和洛阳平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商人的祖先主要分布在豫东商丘地区;周人的祖先主要在陕西一带。 商人灭夏建立起夏朝,此时的周人还处于甘肃陕西深山之中,与周围的羌人部落一样。商王武丁时期,周成为商的封国。古公亶父(文王周昌的祖父)带着族人迁出深山,沿着一

  • 秦国士兵连工资都没有,却成了虎狼之师,莫非这里头也有福报?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1 0:05:27阅读:4088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军是始皇横扫六国的依仗,百多年前商鞅耕战的提出更是成了秦人异军突起的重要缘由,然而这样一支虎狼之师却需要自备物资,换句话讲,这是一群不拿工资拼命冲的秦国士兵,莫非这里头也有着福报么?[var1]从1975年发掘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不仅仅秦的严律得以揭

  • 关羽战秦琼—若满清铁骑穿越至战国,与秦军的虎狼之师孰强孰弱?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4:35:50阅读:267

    最近网上有个热点话题:一些网友声称,大清要是放在秦朝时代,会把秦军虐成渣。真的会如此吗?这个问题本身挺无厘头的,但本着严肃的历史研究精神,咱们来认真分析分析:一、双方对比的前提设定拿相差近两千年的军队相比,属于无稽之谈。但为了将不合理变为合理,我们设定几个前提:(一)选择两支军队的巅峰时期相比秦军从

  • 秦国的军功爵制度,让秦军变成虎狼之师,白起获得战神称号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3:51:59阅读:147

    [var1]商鞅变法对秦国的改造,因为老秦人全成了军人,打仗可以赚爵位提升自己的职位,而爵位是可以世袭的也就是打仗砍人头就是赚钱。表面上确实好像名将都出自名门,可是事实上大家都是当兵的,越是名门军功越高。这是幸存者偏差,以商鞅法家的风格以及后来秦国名将如云,士兵战力的恐怖来看,绝不可能在职位上对贵族

  • 宋襄公仁义之师为何败亡?个人道德高于国家利益,复商是历史逆流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11:30:43阅读:2019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讨伐郑国,楚国受托出兵围宋救郑,两军展开泓水之战。虽知楚兵强大,然宋襄公坚持“仁义”,错失战机,结果被楚兵大败且负伤,次年便伤重而死。而这也意味着宋襄公的“仁义之师”彻底的失败,尽管史记中将其归为“春秋五霸”之一,甚至获得“春秋大义”的称号,然其成就与前辈或者说效仿的对象齐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