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七国皆有攻伐之举,为何独秦国被称为虎狼之师?

战国时期七国皆有攻伐之举,为何独秦国被称为虎狼之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153 更新时间:2024/2/9 16:22:13

一提起虎狼之师这四个字,人们很容易就能够想到战国之时的大秦铁骑,在那个时候,山东六国的人都将大秦的军队称之为虎狼之师,用此来表示他们对于秦国部队的恐惧以及憎恶。很多人都说那是因为秦国的军队对六国攻打的次数太多,因此才会被人称之为虎狼之师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基本上每一个诸侯国都对其他的诸侯国有过攻伐的行为,尤其是在战国前期和中期的赵国和魏国。

[var1]

魏国进行李悝变法之后国力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军队实力也有着非常大的提高。那个时候,魏文侯又任用了吴起作为魏国大将,吴起的领兵作战能力十分出众,在他领兵作战的时期连续打下了其他国家百十余座城池,扩大了魏国的领土面积,并且吴起终一生当中没有打过一场败仗,能说魏国的军队不勇猛吗?

再说赵国,赵国进行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法之后,在军事实力上是堪比秦国的存在,并且赵国这个民族本身就是崇尚武功的民族,像是廉颇李牧赵奢这些忠臣良将都出自于赵国,能说赵国的军事实力比秦国就弱很多吗?再比如说楚国,在战国末年楚国算是打赢了山东六国对抗秦国以来最大的一场胜仗,那一场战争楚国打败了秦军二十万,不仅如此楚国军队还基本上缴获了秦国所有的重型装备,那一战楚国可谓是一场完胜,能说楚国的军队就是不堪一击的吗?那么,为什么其他的国家也都有着攻伐之举却单单称呼秦国为虎狼之师呢?

[var1]

首先是因为在攻伐的程度上,秦国相比于其他的国家所进行的斗争更加彻底。

《史记》记载,秦国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对于军队的功勋衡量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变。这说明自从军工衡量的方法改变之后,秦国的军队是按照斩首人数纪录功勋的,并且秦国军对士兵的功勋是可以有自己的亲人继承的。

因此,这就在极大的程度上加强了军队士兵行兵打仗的决心,又因为自己的功勋记录方式是按照斩首人数记录的,所以在战场之上,秦国士兵们都是争先恐后的对敌方进行斩首并以此来获得功勋。所以,在其他的国家与秦国进行对战的时候,死伤人数就会比与其他的国家对战之时的数量增加很多,所以说再那要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里面按照斩首人数记录功勋的秦国自然会被独立于其他国家之外了。

[var1]

再者,就是因为秦国战场胜利的情况上。

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个乱世,其中发生的战争不计其数,到了战国中后期秦国强大起来之后,对抗秦国的战争一般都是山东六国联合起来进行合作以对抗秦国部队。但是哪怕是再这样合纵的情况之下,山东六国打赢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的。

所以,秦国军队在战场上的胜率大幅提升,这也给了秦国军队赫赫声名,一个基本上屡战不败的部队自然会让别人闻风丧胆。如此一来,在战场之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愿意正面与秦国军队进行较量,秦国军队的战力也是其他国家的部队所不能够比拟的。哪怕是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变法之后,赵国与秦国之间军事方面的较量也丝毫没有占据上风,所以基本上百战百胜的秦国部队就被其他军队无比忌惮了。

[var1]

除此之外,就是秦国部队开疆拓土的速度上。

秦国属于东周的开国诸侯,起源于西部的偏远地区,在那个时候秦国所处的位置并不是十分发达的,因此,整个秦国国内的生存情况十分不如意。

在秦人的民歌当中所写到的:“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样的画面是对于当时秦国生存情况最恰当的描述。

但是那怕就是这样的生存情况,经过在经历了商鞅变法之后依旧能够在乱世当中崛起,从最弱小的国家变成最为强大的国家。那个时候,秦国不仅国力比较弱小,土地面积也并非十分广大,但是,自从上秧变法之后秦国部队在战场之上的战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军队开疆拓土的速度比之之前远远提升。

[var1]

于是,秦国的部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占据了其他国家大量的领土。所以,经过部队的军队改良情况让其他的国家大跌眼镜,他们开疆拓土的速度也让其它的国家忌惮,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其他的国家十分畏惧秦国的部队也就不奇怪了。

综合以上这些情况来看,其他国家的部队虽然也进行过攻伐之战,但是在那样的乱世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斗争是十分普遍的,所以并不能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队最主要的部分,而秦国部队从一开始诞生之后的成长速度以及在战场上的表现都是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军队的。

[var1]

除此之外,秦国部队在每一场战争当中的战术体现和通过战争占领其他国土,国土面积的广大让别的国家对其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因此,秦国才会被称之为虎狼之师。

虎狼之师这一个词是山东六国之人对于秦国部队憎恶的表现,这里面体现的不仅仅是秦国部队战力的强大,也体现着山东六国对于无法对抗全国部队的无奈。实际上大秦帝国的铁骑在整个冷兵器时代都可以算作是翘楚的,铁骑基本上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哪怕是在楚国的战场上经历了如此之大的失败,秦国也能够发动更大的灭国之战,秦国的部队依然能够发挥出无上的战力,这在整个古代礼史上也是极少有军队能够与之比拟的。

参考资料:《史记》等

更多文章

  • 长平一战,赵军主力已经被秦军消灭,为什么赵国还能坚持40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长平之战赵军有没有可能突围,长平之战赵军为什么会被包围,长平之战秦军是怎么包围赵军的

    赵国在当时并非那么的柔弱不堪,不然也不会让秦国耗费那么多的精力才只是打的险胜,而唇亡齿寒的道理其他国家都懂,只要秦国进入赵国,那么诸侯国不会坐视不理的。[var1]秦昭襄王的计划是一举进攻邯郸,拿下赵国后,秦国的东进之路就会畅通很多,这个想法其他国家都明白,因此在秦国兵分三路,让白起带一路进攻邯郸。

  •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反灭吴国,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越王勾践灭吴国过程,越王勾践是怎样灭吴国的,越王勾践为什么能获胜

    春秋后期,列国争霸,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兵圣孙武等人的协助下于栢举之战中大败楚国,楚都寿春被攻破,当时和吴国互为表邻的越国,乘吴国大军伐楚后方空虚奇袭吴国,吴国被迫退兵,致使伐楚功败垂成。越王允常死后,勾践即位,吴王阖闾兴兵讨伐,勾践元年(496年),越国在檇李之战中大败吴国,吴王阖闾被越大夫灵姑浮射

  • 在长平之战后,秦国还有能力不顾一切地“深入”邯郸毁灭赵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国45万大军葬身长平,长平之战秦国怎么包围的赵国,赵国长平大败秦军

    长平之战,秦昭襄王没能乘胜追击破灭赵国,这被视为战国末代的一个“遗憾”。可问题来了,在长平之战白起坑杀了大量赵国精锐主力后,秦国真的还有能力不顾一切地“深入”邯郸毁灭赵国吗?[var1]其实长平之战后秦国可以灭掉赵国,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战国末期的天下局势并不是“赵、秦”两国对垒那么简单,还涉及

  • 在秦国历史上被封侯的人特别少,那么长信侯嫪毐属于什么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真实的嫪毐凭什么封侯,秦朝嫪毐为什么能封侯,秦国嫪毐封侯

    想搞清楚长信侯是什么级别,先要弄明白秦国的爵位。商鞅变法规定,爵位的授予必须有严格的标准,那就是军功,或者和军功相应的功劳。秦国的爵位一共分20级,最高一级是侯,长信侯就属于这一级。只要被封为侯,就有自己的领地,建立属于自己的封国。[var1]在秦国想封侯是非常难的,秦国推行的是郡县制。商鞅变法以前

  • 战国时期,中山国可谓是赵国的心腹大患,赵国是如何灭掉它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国被灭后赵国的下场,战国时代赵国实力,战国时期的赵国到底有多强

    中山国可谓赵国的心腹大患。此国不灭,赵国始终不能强大。在消灭这个心腹之患的过程中,赵武灵王表现出惊人的洞察力和谋略。很难根除的心腹大患中山国是一个“千乘之国”,实力不容小觑。[var1]他的领土嵌入赵国中部,使赵国几乎被分成两半。由于太行山的阻隔,赵国只能依靠壶口和崎岖山路维持南北两部的联系。要致富

  • 原本可以善终的吕不韦,为何最后还是落得饮鸩而亡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如何评价吕不韦的一生,吕不韦饮鸩而亡,历史上怎么评价吕不韦的呢

    要知道此时的异人,只不过是一个母亲不受宠爱,更无靠山,排行居中的安国君之子。但作为商人,吕不韦在与父亲的对话之中便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商人秉性暴露无遗,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既然耕田能获利十倍,贩卖珠玉可获利百倍,而拥立君王能够获利无数,其实这样的选择在吕不韦看来也便顺利成

  • 韩国作为战国中最弱的国家,为什么能抵挡二十年秦国的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时期韩国最强盛的时候有多强,韩国灭了多久秦国才垮掉的,韩国vs秦国

    [var1]随着秦王扫六合的步伐不断迈进,看似羸弱的韩国却在虎狼之圈中迟迟没有被灭,反而抵挡了秦国的进攻长达二十年之久。这就不禁令人感叹实力弱小的韩国为何能抵抗秦国那么久呢?韩国建国初,其地理位置独特,位于秦、齐、楚、魏四大强国的包围之间,周边任何一个国家欲进攻韩国则必先思虑自己后方是否安全,以免其

  • 卫青、李靖、岳飞、戚继光、吴起对比,谁的综合军事实力最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靖和戚继光谁更厉害,吴起和卫青谁厉害,李靖岳飞谁厉害

    [var1]但若是和吴起比,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也就是说,吴起要比这几个历史人物都强,都高,都厉害——史上唯有吴起可以和孙子并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大军事家,史称孙吴,一个兵圣,一个亚圣,都是军事史上神一般的存在。有孙吴在,其他人只能望其项背。这么说也不是就说卫青几个人弱,他们只是比孙吴弱一些,依

  • 白起在长平之战后,试图一鼓作气灭了赵国,为何会被范雎给拦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白起死后多久杀范雎,长平之战后白起能打过赵国吗,白起杀赵国的原因

    有人或许要说了,范雎就是个奸臣,他收受了苏代的贿赂,然后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为名,请求秦昭襄王同意。假如不是范雎在秦昭襄王面前建议秦兵班师,后来又进谗言,说白起的坏话,导致白起被杀,赵国或许很快就被灭掉了,白起的功劳更大了,正如那个说客苏代所说:“白起会在秦国位列三公

  • 历史上三家分晋之前,最鼎盛时的晋国,究竟有多强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最鼎盛的晋国是什么,三分归晋晋国如何灭亡,历史上真的有晋国吗

    晋国最强大的时刻,是他灭亡的前一刻。当时的晋国,是天下最强的诸侯,没有之一。始终胜出一筹的综合国力整个春秋之世,晋国的国力基本都在“最强之一”与“最强,没有之一”之间切换。[var1]在春秋之初,并不是头等大国。《国语.晋语一》说晋国当时只算“偏侯”,国土狭小,秦、齐在侧,想嚣张也嚣张不起来。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