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几名

几名

  • 项羽帐下有五大名将,这五大将最终的命运如何了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19:58:06阅读:445

    西楚霸王悲壮的结局让人扼腕叹息,那么跟随项羽征战四方的大将们又是什么结局呢?除了虞子期,另外4位大将都在历史上有自己的风采。1、龙且真正开始闪光是在楚汉争霸之后,当时九江王英布叛楚,龙且奉项羽命令率10万大军讨伐九江国,结果天下第二猛将英布被打得落花流水,只能带着残军投靠刘邦。但是龙且碰到了他最强对

  • 哪个皇帝打仗能力最强,他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李世民都差一点

    历史解密时间:2024/2/4 13:10:06阅读:1162

    李世民就被认为是军事能力非常牛,李世民击败了隋末众多王者,军功赫赫,甚至还得了“天策上将”的官职。另一位就是朱元璋,他当时的对手是整个元朝,而他同样的击败了元朝,创建了一个全新的国家。李世民能够击败众王、登上皇位是因为他多年来在朝中的威望,那么平民出身的朱元璋是如何做到的呢?既然拼爹拼不过人家,朱元

  • 李世民能够成就千古一帝,有两个关键因素,缺了哪一个都不行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11:13:12阅读:4534

    李世民的这个皇位,得来的可谓是十分的艰难,也凶险无比。由于太子是正宗,在和李建成的权力争斗中,被太子下过毒,造成吐血而命悬一线。如果不是发动了玄武门事变,那么两天后的昆明湖给李元吉的壮行宴上,就将是李世民的最终归宿。就在这危急关头,李世民天策府的谋士房玄龄、杜如晦,将领尉迟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君

  • 从秦献公到秦始皇六代,秦国在此期间没有出现一个昏君是为何呢?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7 5:21:48阅读:4780

    [var1]第一,秦国在之前是有名的喜欢内斗的国家,贵族内部斗争不断,而君主也长期受制于贵族,有些君主的产生并非来源于继承,而是被贵族说支持才上台的。他们可不管君主是贤者还是无能之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昏君上台是可能的,其实从后来的王朝也可以看出,明明接班人是个白痴,皇帝也要让他接班,这是因为人

  • 董卓的五虎将军,在三国享有盛名,吕布都没有排第一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 23:52:06阅读:3522

    今天,我想谈谈董卓的五只老虎是谁。他们有多好?他们是怎么结束的?董卓的五虎将军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他们通常选自徐荣、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徐荣、牛辅、胡轸、段煨、董越、华雄和吕布。董卓的将军像云一样,但应该是徐荣、张绣、张辽、吕布和华雄,他们可以被称为“五虎将军”。虽然这五个人中有两个人在三国演义中

  • 孔子被尊为“圣人”,如果放在现代会是什么职称?可能还不如学生

    历史解密时间:2024/1/5 11:39:39阅读:3271

    孔子是我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思想家、教育家。两千多年来,他的思想至今都在被人流传,可谓是经久不衰!最难得的一点是,孔子不仅自身修养极高,而且还把自己的平生所学传授给他人,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可见其功劳之深。[var1]孔子的文化底蕴毋庸置疑,一直被尊为“圣人”。那如果将他放到现在,他的文化水平可

  • 13岁张居正乡试成绩优异,录取后却被划掉名字,主考:这是在救他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3:23:43阅读:3488

    公元1537年也即明朝嘉靖十六年,主持湖北武昌乡试的湖广巡抚顾对一个考生进行了“特别关照”:他故意将那个优秀考生的优秀试卷从录取的最高名次上划掉,让他落榜。奇怪的是,两人此前没有仇怨,甚至还是忘年交,相当赏识那个考生的学识与谈吐,那为什么他还要亲自出手让考生落榜?13岁张居正乡试成绩优异,录取后却被

  • 隋唐时期,有4位英雄能接李元霸三锤,第一名更是一枪挑翻李元霸

    历史解密时间:2024/3/8 16:00:44阅读:4687

    李元霸号称隋唐第一勇士,双手使得一对800斤铁锤,在普天之下,能扛住这位勇士三锤的仅有四人,而其中一位就是李元霸的力气相仿,排在第一的那位甚至还能一枪挑翻了元霸,那么这四个人分别就是谁呢?第一名在武艺上又有怎样的过人之处,李元霸的力气究竟有多大?书中仅用一句话来概括,两鬓有四象不过之力,无人能敌。据

  • 一个和尚的几名话就能影响明朝的历史走向吗?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9 4:02:27阅读:159

    众所周知,明成祖朱棣的皇位,是从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上夺来的,靠的是以“清君侧”(讨伐皇帝身边的奸臣)为借口发动的“靖难之役”。在民间的语境中,明成祖朱棣能登上皇帝宝座,靠的全是一个和尚。这和尚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道衍和尚。道衍和尚俗家姓姚,朱棣做皇帝之后赐名姚广孝,又封他为太子少师,世称“姚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