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功名

功名

  • 林觉民厌恶考功名:试卷写“少年不望万户侯”

    历史解密时间:2024/1/4 8:39:57阅读:635

    林觉民(1887年-1911年),字意洞,号抖飞,福建闽侯人。从小过继给叔父林孝颖,八岁丧母,由叔父抚育长大。他天资聪颖,刻苦用功,博闻强识,少年时即立下报国大志。1902年,林觉民以优异成绩考入全闽大学堂(今福州一中),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1907年,为寻求救国真理,东渡日本留学,不久参加孙中

  • 姚广孝简介:神秘的和尚军师,成祖即位,论功名列第一

    历史解密时间:2024/1/5 6:22:40阅读:752

    姚广孝,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出生于1335年。生逢乱世的他从小好学,擅长吟诗作画,14岁出家,取名道衍。通儒、道、佛诸家之学,善诗文,精通阴阳术数。交际广泛,与文学家宋濂、杨基等交友,又从灵应宫道士席应真习道家《易经》、方术及兵家之学。朱棣“靖难”兵变前,他曾推荐相士袁珙以

  • 庄子的故事,庄子故事两则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9 17:46:57阅读:4692

    [摘要]:庄子的故事,庄子故事两则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庄子》故事两则中的成语_作业帮《庄子》有许多内容已演化为寓言和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下列寓言和成语都出自《庄子》:鹏程万里扶摇直上越俎代庖望洋兴叹朝三暮四薪火相传。庄子故事两则的翻译_作业帮1.惠子相梁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

  • 《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赏析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3 23:32:37阅读:2144

    【本文】由其讲,功名之没有可患上遁,犹表②之取影,若吸之取响。擅钓者出鱼乎十仞之下,饵喷鼻也;擅戈者下鸟乎百仞③之上,弓良也;擅为君者,夷狄反舌殊雅同习④皆服之,德薄也。火泉深则鱼鳖回之,树木衰则飞鸟回之,嫡草茂则禽兽回之,人主贤则俊杰回之。故圣王没有务回之者,而务其以是回。强令之笑没有乐,强令之哭

  • 李白为什么不考取功名

    野史秘闻时间:2023/12/21 5:57:22阅读:3592

    李黑死仄里,有件事十分可疑。李黑末死没有列入科举测验,那是为何呢?固然李黑本人道我是天赋,天赋哪有列入测验的?果然云云么?唐朝的一个念书人没有往列入科举测验,那是没有可念象的事件。唐朝人要高人一等,一般有两条路子:您原先便是王公贵族的先人,能够享用当局特别关照。万一您没有是那个出生,又念长进,正轨的

  • 谈迁:穷得连饭都吃不上,写一本书名扬千古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7 2:31:59阅读:888

    他穷得连饭都吃不上,却用28年写了一本书,从此名扬千古。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谈迁是明末清初的史学家,他的一生只专注于学史写史,《国榷》这本史学臣著就是他的毕生杰作。这当中有过多次的重大机遇与波折,谈迁的坚守初心让人无比的钦佩,世所罕见。谈迁出生在一个贫苦的人家,生活上只能说恰够

  • 叶方蔼是什么人?他的功名是如何丢掉的?

    历史人物时间:2024/3/2 11:30:26阅读:2311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叶方蔼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顺治十八年的时候,江南一共发生了三大要事。其中就有一件事,那就是奏销案这个案件,其实说来也并不复杂。在明朝时期的时候,由于江南当时的经济非常的发达,应天府又是都城。时间长了肘,这里面的士绅们也都形成了一个传统,他们开始勾

  • 主考官误认颜姓举子为颜真卿子孙,把他选为状元,结果闹出大笑话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5 13:56:15阅读:3705

    唐宣宗大中八年(854),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如期进行,礼部侍郎郑薰奉命担任主考官,发誓要选出对国家有大用的栋梁之才。郑薰是文宗朝进士出身,在朝廷和地方上都做过官,按说阅历如此丰富之人,断不会在为国家选材这种大事上感情用事,犯低级错误。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郑薰恰恰因为自己的好恶,竟然在评选状元一事上闹

  • 功绩卓越的吴起,却在历史上有着杀妻的骂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4 13:20:18阅读:2072

    历史上的名将众多,但是能真正做到一辈子无败绩的却是寥寥无几,而战国吴起则是其中之一。吴起,是战国初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还是兵家的代表人物。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在鲁国时曾为鲁穆公率军大败齐军,在魏国时训练出了战国最精锐的步军——魏武卒,投奔吴国后又进行了“吴起变法”。可以说,吴起一

  • 古代年终奖:汉代皇帝最大方,明代皇帝最抠门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3 18:52:15阅读:4299

    不过你知道吗?古代官员也有“年终奖”的,而且有的朝代还十分丰盛呢!最大方的朝代——汉代汉代时,皇帝给官员的年终奖称之为“腊赐”,因在每年腊日发放赏赐而得名。而所谓的“腊日”就是农历十二月(腊月)初八,即腊八节。“腊月”的由来:据《隋书·礼仪志》载:岁终之月称“腊”,其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

  • 战国名将吴起杀妻只为换取功名利禄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8 23:59:52阅读:4143

    战国时期,有一位文武双全的人物,他既因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受后世尊崇,又因其复杂的性格和行为而被道德家所批判,他,就是名将吴起。他穷毕生军事思想所著的兵法四十八篇,与《孙子》一起,被后人并称《孙吴兵法》。都是自尊惹的祸据说吴起出生在卫国一个富贾之家,自小衣食无忧。他本可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小康生活,可

  • 唐宋八大家无一是状元 陆游因秦桧未得功名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 22:51:12阅读:741

    本来秦桧想授意主考官陈之茂让自己的孙子当第一,但是由于陆游的文章太好,陈之茂没有听从秦桧的安排。秦桧一怒之下,取掉了陆游的卷子,所以陆游不要说夺魁,连进士都不是。网络配图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王茜,原题为《唐宋八大家无一是状元 陆游因秦桧未得功名》上千年的时间里面,并非历届状元都有清楚记载,也并非

  • 马致远:如果一个人越来越不合群,说明他活明白了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4:59:54阅读:893

    合群是一群人的孤独,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推崇不合群的生活,却不得不装出合群的样子,或者主动去某些群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利益。这,应该是很多人的无奈吧。元代戏剧家马致远,也是如此。上半生为了谋发展,挤进很多的群,后半生,抽身而退,才真正发展起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

  • 辛弃疾写《鹧鸪天》,送给即将“高考”的弟子,九句话用五个典故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7 22:06:53阅读:3847

    又到一年的高考季了,作为过来人和长辈,你对你的朋友、晚辈们,有什么想说的话呢?在这种时候,有人会运用成语和警句,向他们表达鼓励和祝福;也有人会提前给他们打“预防针”,告诉他们成败不重要,重要的是求学过程。在八百多年前,南宋词人辛弃疾,也有一位门生要去参加“高考”。作为先生,辛弃疾满怀热情地送上了一首

  • 民间故事:李逵巧做主,员外归正路……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16:34:25阅读:2383

    这天李逵闲来无事,往石碣村走去,在路上遇到了一辆牛车,车上坐着一位年轻女子,赶车的是个老汉。那女子呜呜啼啼的哭着,老汉也老泪横流。李逵感到奇怪,惹起了他好管闲事的脾气,他问:“我可以蹭一段车吗?”老汉同意了。李逵说到:“我是梁山的李逵,你们有啥难事?给我说,我能给你们办。”老汉听说是梁山的李逵,知道

  • 柳永因为自己的一句词,断送了科举之路,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0:10:27阅读:1594

    前言在中国文学史上,柳永的一生,绝对算得上是一段传奇。他的一生,风流倜傥,放荡不羁,流连于勾栏瓦舍,可谓是一个风流公子。然而,如此风流的背后,也饱含了许多的凄楚苦涩,还有无人能知的寂寞与悲哀。他也曾十年寒窗苦读,期待有朝一日金榜题名,然而,却因为自己的一句词,断送了自己科考之路,自此流落烟花柳巷,穷

  • 柳永最狂的一首词,一句得罪全天下,另一句贻害终生!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8 8:43:51阅读:3336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有水的地方都能听到柳永的歌,超级巨星柳七哥,仅凭一人之力就引领了整个大宋王朝的文娱走向!他虽然未在仕途上立下赫赫功名,但他对宋词的大幅拓展和纵向延伸却是功不可没。由于屡试不中,柳永遂一心填词,他对宋词进行了全面改革,更创造了两宋词史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记录,深深影响了后续词人。即

  • 言多必失谈柳永考试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6 3:28:55阅读:2001

    说话没有分寸,就容易招致无妄之灾。南宋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祥符二年,25岁的柳永参加礼部考试,他信心满满,觉得自己必能考取头名。可没想到的是,他的文章被皇帝看作“文辞虚华不实”,惨遭落榜。原本这也不算什么大事,接受这次成绩,安心准备,争取下次考中便是。然而柳永却不服气,他逢人

  • 朱熹谈学习:闻大道,莫做俗儒,莫学权谋之术……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6 0:11:15阅读:3900

    “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间。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覆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朱熹在《大学章句序

  • 陈师道:娃呀,人家是皇上他妈拾麦——岔个心慌,你可不敢学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0 22:13:23阅读:4547

    次韵少游春江秋野图二首宋 陈师道翰墨功名里,江山富贵人。倏看双鸟下,已负百年身。江清风偃木,霜落雁横空。若个丹青里,犹须著此翁。有个流传已久的故事:说两个老农正在地里干活,歇息的时候说闲话,想这大热天的皇上的日子过得如何。一个老汉说:那肯定是在地里干活歇息的时候,旁边有个丫鬟给扇着蒲扇,前面摆着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