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智氏

智氏

  • 春秋晋国智家最强大,三家分晋时为何没有智家?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22:39:13阅读:3375

    [var1]首先,智瑶狂妄自大,自以为是,不懂得团结他人据史料记载,智瑶自以为自家的兵力,远远大于其他两家的联合兵力,所以就眼高于顶,同韩赵魏三家都敌对。在他成为晋国的执政大臣后,智瑶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不想给,但是他的谋士跟他说,智瑶这个人,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我们如果不把土地给他,他肯定会来攻

  • 三家分晋or智氏代晋-浅谈春秋第一强国晋国被瓜分的始末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1:05:16阅读:766

    栗姬之乱“栗姬之乱”是晋三氏分裂的根源。晋献公时代,献公偏袒丽姬,后来丽姬俘虏了晋献公,逼迫申太子自尽。后来他逃脱并杀死了王子。晋王室由此而亡,从此晋国不再立子孙为太子。用皇家血统守卫公共建筑的传统已经被打破。[var1]栗姬之乱流清系统晋文公时期,建立六大臣制,设立三军,分为上、中、下。每支军队都

  • 智氏家族在晋国最有势力,为什么会灰飞烟灭?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1 2:29:03阅读:2598

    智瑶的思路仍然是智氏家族的祖传秘方:直接伸手向某一家去要土地,给土地的话就算了,不给土地就发挥其龙头老大的作用,引诱并且胁迫其他家和自己一起去夺。此招在历史上屡试不爽,智瑶自信在他手里定会发扬光大。[var1]智瑶先向韩氏家族掌舵人韩康子要地,韩康子肯定不想给,但他的家相段规说:“智瑶贪财好利,又刚

  • 「春秋故事」晋国智氏的起源-荀首战场救子,楚共王归还智罃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4:08:22阅读:1590

    晋景公三年,荀林父当上了中军元帅,执掌国政。楚庄王趁晋国新帅上任之际对郑国发动战争,晋国前来救援,双方在郑国邲地发生邲之战。[var1]荀首在此场战斗中担任下军司马,因为晋军遭遇楚军的猛烈进攻而发生溃败,中军和下军争相涌向黄河岸边,抢着渡河。在溃散中,荀首的儿子智罃(ying,一声)被楚军俘虏。荀首

  • 瓜分晋国的韩赵魏三家是怎么来的?晋文公的三军六卿是源头

    历史解密时间:2024/3/9 13:16:58阅读:4721

    当赵襄子把智瑶的人头做成酒具,到处摆Pose拍照留念的时候,晋哀公就隐隐预感到,祖宗传了六百年的姬家江山快要改姓了。果然,分光了智氏家产的韩、赵、魏三家把手伸向了主人,他们还算“大度”,给主人留下了绛和曲沃两块地盘养老,其余的都插上了三家的旗帜。在苟延残喘了几十年后,赵烈侯、魏文侯和韩景侯三巨头开了

  • 真傻还是装傻?当年,智伯为何非要带着两个坑货去打赵襄子

    历史解密时间:2024/3/9 13:16:07阅读:4512

    熟悉历史的小伙伴们都知道,《资治通鉴》开篇是以三家分晋开头,而对于导致三家分晋事件的过程,书中也进行了比较详细记载。智伯的讹诈 大致就是控制晋国王室的大臣智襄子(也就是后面说的智伯)看着晋国衰微不振,国内公侯割据的局面,便想通过弱化其他公侯势力,来最终实现智氏一家独大,以达到由智氏主导,再次振兴晋

  • 揭秘:实力强大的智氏为什么没有统一晋国?(晋国智氏)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5 20:09:00阅读:2912

    在春秋时期,晋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在春秋五霸中名列前茅,被称为中原霸主,但是即使再强大的国家,也必须要有一个英明的君主和合理的制度,由于各种原因,强大的晋国在春秋末期衰落了,连年的内乱导致晋国空虚,君主权利下降,最后沦落到被分裂的地步。那么,晋国为什么一步步走向衰落了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卿大

  • 晋国六卿之一:智氏的历史渊源(晋国智氏)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2 19:01:25阅读:4108

    智氏起源于东周时期,曾是晋国六卿之一,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华夏望族,得姓始祖是晋国次卿智庄子。春秋时期,晋国相国荀息之孙荀首,食采于智邑(今山西永济市),史称智庄子,是为智氏始祖。智氏连续七代立身晋国政坛,到智襄子执政时,智氏远强于韩、赵、魏三卿,成为晋国乃至周王朝最具权势的大夫家族,在晋阳之战中,智氏

  • 晋国智氏和中行氏本出一家,为何后来却“窝里斗”?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0 9:57:27阅读:4748

    “晋国六卿”(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魏氏、赵氏)中有两家其实是从一家分出来的,那就是中行氏和智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叫原黯。原黯是晋武公时候的大夫,因为灭荀国有功被封于荀地,其后改为荀氏。荀氏在晋国发展得很好,原黯的孙子荀林父后来任中军将(正卿),开辟了中行氏一脉;荀林父的弟弟荀首后来任中军

  • 智氏说了一句话,赵魏韩便三家分晋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3 17:10:17阅读:1397

    大家都知道,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在末期朝政逐渐被“六卿”所把持,而晋国国君的权力和地位也越来越低微。“六卿”指的是智氏、赵氏、魏氏、韩氏、范氏和中行氏,其中以智氏势力最大,后来联合赵氏等逐渐吞并了范氏和中行氏,形成智氏、赵氏、魏氏、韩氏四家并存的局面。按照道理来讲,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智氏肯定会逐一吞

  • 三家围攻赵襄子之时,晋国智氏再无翻身的余地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7 1:06:19阅读:2298

    晋阳之战是决定晋国命运的的一场重要战役,晋国这一场战争,晋国的国力其实已经被大大的消耗了,并且晋国国内的大权被晋国其他三个家族瓜分,最后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局面。当时晋国国内的四大贵族赵、魏、韩、智四大家族在国内的战争里其实已经消灭了其他两个贵族势力,晋国实际上被三家势力瓜分,而智氏其实就是晋国王族势力

  • 晋国六卿之一:智氏的历史渊源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23:57:40阅读:4659

    智氏起源于东周时期,曾是晋国六卿之一,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华夏望族,得姓始祖是晋国次卿智庄子。春秋时期,晋国相国荀息之孙荀首,食采于智邑(今山西永济市),史称智庄子,是为智氏始祖。智氏连续七代立身晋国政坛,到智襄子执政时,智氏远强于韩、赵、魏三卿,成为晋国乃至周王朝最具权势的大夫家族,在晋阳之战中,智氏

  • 晋国智氏的实力挺强的,为什么会被较弱的赵魏韩灭族?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20:56:13阅读:859

    在《史记 魏世家》中有秦昭王分析魏韩两国形势的一段,意思大概是讲,现在的魏韩两国不如曾经的魏韩,曾经魏韩强大而秦弱,尚不能把秦国怎么样,如今秦国富强天下无敌,魏韩微弱,更不能把秦国怎么样了。但是手下却有个大臣讲了个故事。这不是故事,应该是历史。就是说,当年晋国六卿掌权的时候,智氏最强,灭了中行氏和范

  • 揭秘:实力强大的智氏为什么没有统一晋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 14:07:06阅读:2114

    在春秋时期,晋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在春秋五霸中名列前茅,被称为中原霸主,但是即使再强大的国家,也必须要有一个英明的君主和合理的制度,由于各种原因,强大的晋国在春秋末期衰落了,连年的内乱导致晋国空虚,君主权利下降,最后沦落到被分裂的地步。那么,晋国为什么一步步走向衰落了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卿大

  • 晋国智氏是怎么灭亡的?同宗相残天命难违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6:36:41阅读:126

    晋国智氏和中行氏源出一家,都是荀氏,所以,智氏的发展轨迹和中行氏多少有些相似,巧合的是:他们的覆灭竟然也如出一辙。智氏到底缘起缘灭?且往下看。智氏的开基祖荀首和中行氏的开基祖荀林父是亲兄弟,他们都是荀逝敖的儿子,算起来,中行氏是大宗,智氏是小宗。所以,直到中行氏覆灭,智氏都屈居中行氏之下。智氏的发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