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警世

警世

  • 《警世》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5 22:33:53阅读:4775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 《警世通言》作品简介

    文史百科时间:2024/1/19 1:26:01阅读:4378

    《警世通行》是明终冯梦龙纂辑黑话短篇小道散。该书实现于今天启四年(1624年)。其题材或者去自平易近间传奇,或者去自平易近间宗教宝卷以及小道。故事形容的时期包含宋、元、明三代。该做品散中很多做品与材于上层国民的事实死活,体现了他们的头脑情感。个中刻画恋情的做品占据很年夜比例,传颂了青年男女对于幸运恋

  • 太平天国最强名将,曾国藩自叹不如,行刑后胃部全是青草树皮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5:49:11阅读:812

    太平天国是由这一批的由农民起义军创造的农民政权,是中国悠久的历史中产生的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1850年末至1851年初,太平天国建立。但是终究是抵抗不了满清王朝,于1872年在贵州彻底灭亡。但是在这场农民起义的运动中,依旧出现了不少的英雄豪杰,比如说电帅翼王石达开,或者是能攻善守的堵王黄文金。可是当

  • 不可想象!汉武帝四皇子自杀前的警世遗言

    历史解密时间:2024/3/30 21:34:40阅读:2678

    如果给每个古代帝王都开一个微博账号,汉武帝绝对是大V,有着超高的人气、庞大的粉丝群、无数的聚光灯,之所以如此,不仅仅因为雄才大略、开疆扩土,他的风流韵事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什么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等,晚年还老牛吃嫩草冒出个钩弋夫人,虽然风流成性、美女如云,可儿子却不是特别多,加起来才六个,是有

  • 演艺界嫖娼成风,官场腐败成性,读读明代文学家陈继儒的警世通言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6 15:50:01阅读:1744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麇令,明代文学家、书画家,他写下的千古奇文《警世通言》句句经典警醒了多少人。一生都是命安排,求甚么?今日不知明日事,愁甚么?不礼爹娘礼鬼神,敬甚么?弟兄姊妹皆同气,争甚么?儿孙自有儿孙福,忧甚么?奴仆也是爹娘生,凌甚么?当官若只行方便,做甚么?公门里面好

  • 吕洞宾劝人戒色的一首诗,因太露骨被认为是污诗,今成警世名诗

    历史解密时间:2024/4/7 8:53:21阅读:4802

    自古就有“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的说法。可见“酒色”对人的影响之大,而我们所熟知的人,因色而误国的也是一数一大堆。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以烽火戏诸侯,闹得国灭身死;唐玄宗因迷杨贵妃,从此“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弄得大唐从此转入颓败,最终使得大唐进入

  • 吕洞宾写了首“云雨诗”,本是劝人戒色,却被《金瓶梅》选作开篇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8 8:41:01阅读:4227

    现如今流传的大部分诗作中多是积极正向的佳作,这些诗文多是作者借诗文以寄托自己的情感,或是表达离愁,或是表达思乡,或是表达欣喜,这都是我们常见的,但是有一个作家似乎大家并不太熟悉他的身份,那就是吕洞宾。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其实也是满腹诗书的,他所作的诗文曾被当做经典收录,其中有一篇诗文在历史上有很大争议,

  • 吕洞宾一首“云雨诗”,本意是劝人戒色,被《金瓶梅》引为开篇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8 12:04:51阅读:3673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八仙之首——吕洞宾。吕洞宾一生修道,最终得以得道飞升,离不开他在人间关心百姓疾苦,一生不怕艰难险阻的良好品格,但却因为一首被《金瓶梅》收录为开篇的“云雨诗”而遭世人质疑排挤。八仙之首,人间吕洞宾八仙过海的神话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八仙作为最接地气的神仙,全部都是

  • 吕洞宾一首“云雨诗”,本意是劝人戒色,被《金瓶梅》收录为开篇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8 12:13:33阅读:1483

    导读:《金瓶梅》是明朝时期长篇白话世情小说,很多人认为,它是历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它的作者是明朝时期的兰陵笑笑生,“兰陵笑笑生”只是作者的笔名,至于他的真实身份,至今已经成为了历史谜团。《金瓶梅》这三个字,是取自书中的三个女主人公的姓名中的一字,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这三人合起来

  •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你知道他摔的那把琴有多珍贵吗?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0 4:52:31阅读:4178

    都说知音难觅、知己难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巨著《警世通言》的第一篇,就以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把这个理说了通透。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相国的俞伯牙,偶然邂逅隐居乡间侍奉父母的钟子期,二人以听琴结缘成为知音,并约定来年中秋再会于听琴之处。可惜造化弄人,第二年俞伯牙赴约之时,钟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