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献可的命门学说是怎么一回事?有着怎样的科学依据(温补学派)

赵献可的命门学说是怎么一回事?有着怎样的科学依据(温补学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886 更新时间:2023/12/23 0:55:14

赵氏创立命门理论,阐发肾命水火的关系,并将其广泛应用于临证。如痰证、血证、咳嗽、吐血、喘证、喉咽痛、眼目病、齿病、口疮、耳病、消渴、中满、噎膈、泻痢、大便不通、小便不通与失禁等多种病证,不仅从其一般辨证规律进行施治,而且均注意到从肾命水火亏虚方面进行分析,广泛使用六味、八味诸方,为治疗以上疾病提供了有益经验。如其辨治血证,赵氏提出,血不仅有其本身为血的特点,而且属水,故而肾中真水干涸,则真火势必上炎,血亦随火而上腾;反之,若肾中真火衰竭,则真水反盛,血亦失所依附而上泛,这是血证产生的两种病机。因此,在治疗时,由于阳虚而动血上泛者,用桂、附加于八味丸之中,使肾中温暖,龙雷之火潜归于原宅,不用寒凉而火自降,不必止血而血亦自安。若因肾中水涸而火炎者,就可用六味丸以补水配火,不必去火,而血亦安。

其辨痰证

认为痰本非人身所固有,或是水泛为痰,或是火炼为痰。因此,辨痰证,当分辨有火无火,由于火衰不能制水,水不归原,泛溢为痰,痰如清水者,赵氏主用八味丸以补命火,火壮水化则痰自消。由于阴虚火动,水液沸腾而动于肾,骤而成痰者,其痰重浊白沫,则应当选用六味丸以滋水配火,火静则痰自消。脾为生痰之源,赵氏治痰,虽亦接受用四君子或六君子汤之类补脾燥湿化痰之法,然更重视治肾命之本。其论喘证,一般认为属气有之证,赵氏认为,当属火之有余,水之不足。因此治疗当用六味丸加麦门冬、五味子等,壮水之主,使水升火降,喘息自定。若有由于命门真元之火,不能归其下元,阴气在下,阳气浮越于上,亦可见呼吸气促,其证似喘非喘,外见四肢厥逆,面赤烦躁,脉象两寸浮大而散,两尺微而无力。治疗主张用八味丸等,以人参生脉散煎服送下。总之,对喘证属虚者,从肾命水火治疗,亦可见其重视肾命的观点。

对于郁证的治疗

认为“凡病之起,多由于郁。郁者,抑而不通之义。”赵氏所论郁证不仅包括各种杂证,还包括一切外感病。由于多因木郁导致诸郁,故可“以一法代五法”。其治木郁,使肝胆之气舒展,则诸郁自解。逍遥散是赵氏治疗木郁的主剂,并结合左金丸六味地黄丸同用。他认为,“世人因郁而致血病者多。凡郁皆肝病也,木中有火,郁甚则火不得舒,血不行藏而妄行”。这种失血,或因怒郁、忧郁,或因阴虚火旺之人外感风寒暑湿,皮闭塞,火不能泄,以致血随火而妄行,出现鼻衄、吐血等证。其辨证要点是:“凡系郁者,其脉必涩,其人必恶风恶寒……须视其面色必滞,必喜呕,或口苦,或口酸”。审有如是证,则当舒散其郁为主,即“木郁达之”、“火郁发之”之义。其方用逍遥散加丹皮、茱、连。血止后当用六味地黄丸滋阴善后,否则多复发。

更多文章

  • 藤原仲麻吕之乱的发动者:藤原仲麻吕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藤原仲麻吕,日本,藤原仲麻吕之乱

    藤原仲麻吕,生于706年(庆云3年),卒于764年10月21日(天平宝字8年9月18日),奈良时代的公卿,藤原武智麻吕(藤原南家之始祖)的次子,又名惠美押胜,《公卿补任》、《尊卑分脉》中也记载为"藤原仲麿"或"藤原仲丸"。藤原仲麻吕的母亲是安倍贞吉的女儿安倍贞媛。《续日本纪》评价藤原仲麻吕"率性聪敏

  • 揭秘:藤原仲麻吕之乱的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藤原仲麻吕之乱,日本

    藤原仲麻吕之乱发生在764年(天平宝字8年),是藤原仲麻吕为打倒道镜而发动的叛乱。光明皇太后去世后,藤原仲麻吕失去了保护,势力日衰。而道镜深受孝谦上皇之宠,势力日盛。藤原仲麻吕趁自己拥立的淳仁天皇与孝谦上皇不和之机,起兵攻击道镜,结果在近江战败身亡。叛乱准备深感焦虑的藤原仲麻吕意图凭借军事力量与孝谦

  • 藤原仲麻吕之乱发生于什么时候?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藤原仲麻吕之乱,日本

    藤原仲麻吕之乱发生在764年(天平宝字8年),是藤原仲麻吕为打倒道镜而发动的叛乱。光明皇太后去世后,藤原仲麻吕失去了保护,势力日衰。而道镜深受孝谦上皇之宠,势力日盛。藤原仲麻吕趁自己拥立的淳仁天皇与孝谦上皇不和之机,起兵攻击道镜,结果在近江战败身亡。叛乱背景藤原仲麻吕得到了姑母光明皇后的信任,历任大

  • 揭秘:母系氏族是怎么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父系氏族社会

    细说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过渡。在古代人们的母系氏族社会,母亲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人们通常都会出现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情况。在当时的时期女性普遍掌握了氏族的领导权,当时女性作为首领是人们推举出来的。推举一个酋长负责公共事务的管理,另一个是军事上的首领。在母系氏族存在明显的阶级主义,世系按女性继承子孙归属

  • 父系氏族社会起源于什么时候?怎样发展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父系氏族社会

    约5500年至4000年前,母系氏族社会为父系氏族社会所取代,我国远古人类进人了父系氏族社会,从此,男权的时代开始了。后期仰韶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山东的龙山文化、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和下游的良渚文化等均属于父系氏族社会文化的代表。起源大约在距今 5000 年左右,遍布中国大陆的氏族部落,先后进

  • 竟然有母系氏族社会的话 有父系氏族社会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母系氏族,血缘关系,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氏族社会的早、中期为母系氏族,即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母系氏族实行原始共产制与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早期母系氏族就有自己的语言、名称。同一氏族有共同的血缘,崇拜共同的祖先。氏族成员生前共同生活,死后葬于共同的氏族墓地。随着原始农业及家畜饲养的出现,作为其发明者的妇女在生产和经济生活中

  • 邾庄公:因洁癖而意外死亡的国君(小邾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邾庄公,小邾国

    春秋战国,乱世纷争,各诸侯国国君的死法不尽相同。除了正常的病老之外,还有死于战争的,如吴王阖庐和儿子夫差;被兄弟杀死的,如楚灵王;被儿子给杀死的,如楚成王;被叛变的大臣囚禁饿死的,如齐桓公和赵武灵王;被列强扣押死在异乡的,如楚怀王和蔡哀侯。但是,有些诸侯的死法却很奇特,比如——邾庄公。邾国,曹姓,子

  • 蒙古帝国西征给当地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 都有发生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蒙古,成吉思汗,蒙古帝国西征

    成吉思汗曾梦想“让青天之下皆成蒙古人之牧场”。无数古代文献都记载,在蒙古帝国的扩张过程中,无数的古代文明遭到彻底毁灭,无数个城池被夷为平地,根据R. J. Rummel估计,在蒙古帝国的入侵下有3000万人被杀。在蒙古帝国对西方的扩张过程中有2,000万人被屠杀;整个亚洲的人口分布亦发生重大变化。D

  • 蒙古帝国西征一路势如破竹 西方各国惶惶不可终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蒙古,成吉思汗,蒙古帝国西征

    蒙古帝国建立后,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贵族不断发动掠夺战争,用兵的主要方向是南下与西征,南下攻击的主要目标是金朝和南宋,西征则是征服中亚东欧各国。1219 年,为了剿灭乃蛮部的残余势力,征服西域强国花刺子模,成吉思汗带着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以及大将速不台、哲别等开始了西征。蒙古20万大

  • 揭秘:中国骑兵有着怎样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骑兵,商朝

    骑兵,顾名思义它指的就是士兵坐在马匹进行作战。因为马匹拥有比较高的机动性及冲击下,所以,骑兵在古代是比较受欢迎的。我国作为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所以在比较早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骑兵部队。在我国春秋时期以前,作战方式是以战车为主力,步兵在当时起到辅助的作用。因为那个时候战车的攻击力和杀伤力搜比较强,所以